華文網

影響世界歷史的五場海戰,中國有一場

不久前,美國海軍戰略學教授將《改變人類歷史的五場海戰》發佈在了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五場海戰分別是:薩拉米斯海戰、英西大海戰、基伯龍海戰、崖門海戰、勒班陀海戰。

薩拉米斯海戰發生在西元前480年,

是波斯帝國和希臘之間的一次關鍵戰役。這次海戰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當時的波斯帝國盲目自大,自認為自己的30萬大軍和1000多艘船隻組成的強大部隊,一定會給希臘11萬軍隊和400艘戰艦以毀滅性打擊。因為對希臘薩拉米斯海灣條件陌生,輕敵,希臘戰船打了一場漂亮的“海上遊擊戰”,波斯王國戰敗撤退。

薩拉米斯海戰的主要意義是,此戰役後,波斯帝國開始走向衰落,而雅典帝國開始走向繁榮。而對於軍事上的警醒是,無論你陸軍多麼強大,遠洋作戰必須要讓海軍確保陸軍的補給線安全,奠定了海權為陸權服務的基調。

英西大海戰,發生在1588年,當時的西班牙海外殖民地頗多,遍及全世界。

當時西班牙帝國的腓力二世,同樣也是葡萄牙的國王,兩國被稱為伊比利亞聯盟,在當時就是一個國家。

因為英國看到了西班牙從美洲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於是也開始向美洲擴張,1568年,英國的艦隊在墨西哥被西班牙襲擊,兩國公然樹敵。1588年終於爆發了醞釀已久的格拉沃利訥海戰,

西班牙無敵艦隊戰敗,標誌著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的崛起。

基伯龍海戰,是英法爭奪海外殖民地的關鍵戰役。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以後,歐洲形成了兩大對抗聯盟,英、普和法、奧、俄的集團對立。不過英法之爭多集中在海外殖民地爭奪,1756年英法戰爭正式拉開帷幕。

1759年,在北美法國艦隊被英國團滅在基伯龍,次年,法屬加拿大殖民地全部移名英國名下。緊接著法屬印度殖民地也被英國搶走,基伯龍海戰主要的意義在於,英國控制了北美格局,法國殖民時代受阻。

崖門海戰發生在1279年的宋元時期,被視為元朝與南宋的最後決戰。最後南宋王朝在崖山海戰中慘敗給軍事力量弱於自己的元軍,

自此宋朝殘餘勢力徹底被滅。

崖山海戰的主要意義在於,使中華文明第一次被北方遊牧民族征服,也因此出現了文明斷層,影響深遠。

勒班陀海戰發生在1571年,是奧斯曼帝國進攻歐洲的一次重要海戰。而結果卻是奧斯曼帝國無法接受的,奧斯曼艦隊被西班牙聯盟軍擊垮慘敗,從此不再垂涎歐洲。

這場海戰並沒有結束奧斯曼帝國擴張的步伐,意義在於歐洲本土沒有被攻襲。在軍事層面,標誌著艦炮時代的到來。

從此不再垂涎歐洲。

這場海戰並沒有結束奧斯曼帝國擴張的步伐,意義在於歐洲本土沒有被攻襲。在軍事層面,標誌著艦炮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