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9%的麻煩,都是從這件事開始的

這幾天曬得太厲害,晚上必須敷面膜修復。但是又嫌浪費時間,

就閉著眼睛聽《愛情保衛戰》,裡面有一個姑娘被導師們懟哭了。這事兒挺有意思的,這姑娘是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啊!

說起來,其實都是小事兒。

姑娘有相戀五年的男朋友,兩個人感情還算穩定,最近兩個人天天鬧天天吵,覺得日子快過不下去了。

根源出在一位男網友身上。

姑娘是做主播的,一位男網友天天送禮物,然後兩個人的關係就越來越近了。男網友告訴姑娘自己的家庭地址,

姑娘也告訴男網友自己的家庭地址。

他們經常通電話,有一次男網友說還沒吃飯,姑娘就幫他叫了外賣,反正知道他家地址嘛。又某一次通電話時,姑娘說她還沒吃飯,男網友又幫她叫了外賣。

姑娘的正牌男友不樂意了,你們又是互換地址又是打電話又是送外賣的,當我不存在啊?

男朋友很生氣,不許姑娘跟那位男網友走得太近。姑娘也生氣,她生氣是因為覺得男朋友太小器了,

不就是互換個位址打個電話送個外賣嘛,這有什麼?我又沒出軌。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讓男朋友更生氣了。因為姑娘出差,不讓男朋友送,卻讓男網友接送。

男朋友成了擺設,當然生氣。一生氣就要吵架,就要搶過姑娘的手機,把男網友給拉黑。

姑娘覺得男朋友小題大做,我不就是讓人家接送一下嘛,又沒答應他的追求,這有什麼呀,值得你這麼大驚小怪,

普通朋友就不能接送了?

男朋友很不開心,姑娘也很不開心,兩個人為這事兒天天吵,個個弄得焦頭爛額,好好的日子給過得七零八落的。

導師們一致認為,責任在這位姑娘。

雖然有些導師的意見常常不敢恭維,但這次,我站在他們這一邊。

姑娘明明有男朋友,

卻偏要接受另一個男人對自己的好。是的,告訴家庭地址沒什麼,互通電話也沒什麼,彼此送外賣也沒什麼,甚至接送一下也沒什麼。

問題是,那麼多的事情都做了,接下來,是不是牽個手也沒什麼,接個吻也沒什麼,做個愛也沒什麼?

底線就是這樣被一點點突破的。

如果你不打算接受一個人的愛情,那就在一開始就拒絕他所有的好,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些事。

你不能自我安慰,說,他給我送個禮物,其實也沒什麼,送個禮物不很正常嗎?又不代表我們之間會怎麼樣。

當你接受了第一波好,就會有第二波好隨即襲來,隨後還會有更多的好,直到你一點點淪陷,完全處於被動狀態,麻煩不斷。

這位被懟哭的姑娘就是典型的一遇事情就降底線,結果弄得自己焦頭爛額。如果再往前滑一步,可能就是在兩份愛情中搖擺,被兩個人逼著做選擇,甚至有更多更大的麻煩。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真的都是從自降底線開始的。

朋友的店裡招過一個收銀員,是位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做了不到一個月,說什麼都要辭職。理由也特別奇葩,是因為婆婆不許她上班。

婆婆家有錢,所以從結婚開始,她就處處被限制。

她穿得暴露一點,婆婆就天天在耳邊嘮叨,她想,犯不著為這些小事兒弄得婆媳不和,於是改變穿著,連最愛的高跟鞋都不穿了。

有了孩子以後,和婆婆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婆婆嬌縱孩子,每次她一管教,婆婆就要和她吵架。她想,犯不著為這事兒天天吵,反正婆婆是孩子的親奶奶,也不會虧待孩子,於是就由著婆婆去管孩子。

孩子長到兩歲左右,婆婆天天催著要二胎。她不想要,就算要,也想晚幾年。但是婆婆天天甩臉子,天天在耳邊嘮叨,天天找碴兒。她想,算了吧,要二胎就要二胎,免得天天受氣。

等到二胎的孩子也長到能上幼稚園了,她就決定出去工作。結果婆婆又不樂意了,我們家這麼有錢,養不起你還是怎麼滴,你還要出去上班丟人現眼?

上班是丟人現眼?那就丟人現眼吧,這次她不想妥協。結果,好不容易上班了,婆婆天天不高興,甚至還會跑到店裡來鬧。沒辦法,大哭一場以後,她還是選擇了辭職。

在家做全職太太不是很好嗎?不,在家婆婆更過分,天天嘮叨她吃白飯,嘮叨自己兒子多辛苦,一個人要養一家子。反正就是處處打壓,讓她根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她自己也很奇怪,都這個年代了,她也算是一個有見識的女人,怎麼就被婆婆死死壓住不能動彈了呢?

一切都是從婆婆管她的穿著開始的,那時候覺得是小事,沒必要較真,本著家和萬事興的原則妥協了,於是,第二波管束接踵而至,然後是第三波第四波,直到最後被死死壓住,活得狼狽不堪,每天麻煩不斷。

這個時候再去突圍,就會遭遇激烈的反彈,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需要鬧得雞飛狗跳。

如果當初從一件衣服開始就不輕易妥協呢?這顯然是件小事兒,是很容易堅持的。

這樣的場景我們是不是特別熟悉:

和老公吵架,被他推搡了,別人都勸:兩口子推搡一下有什麼,太正常了。

和老公吵架了,被老公打了,要離婚,別人都勸:哪有夫妻不打架的,床頭打架床尾和,哪裡值得離婚,忍忍就好了,別小題大做。

老公出軌了,要離婚,別人都說:出軌多大的事兒啊,你原諒他一次不行啊,鬧什麼離婚!

在很多人眼裡,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都沒什麼大不了,都不值得去堅守。很多人就在這樣的想法裡,一再地降低底線,直到最後毫無底線,直到把自己陷入泥潭裡,左右為難。

《歡樂頌》裡,我最喜歡安迪,不是因為她智商高有錢,而是因為她特別有底線。未來婆婆打著關心她的旗號要摻和進她的工作中,她直接拒絕,哪怕得罪老太太。

未來婆婆莫名其妙甩臉子,還希望她道歉,她直接拒絕,說錯不在她。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未來婆婆是長輩,道歉就道個歉唄,也沒什麼。未來婆婆要摻和自己的工作就讓她摻和唄,只要她不生氣比什麼都強。

然後呢?對方的要求會越來越多,你妥協了一次兩次,後面還會接著妥協,一旦哪次不妥協,就麻煩不斷。與其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妥協。

安迪很明白,所以她不會輕易被脅迫,不會讓自己掉進無窮無盡的麻煩中。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登門檻效應,意思是說,如果你向一個人提一個小要求,對方答應了,你緊接著再提一個大點的要求,對方一般也能答應,就這樣慢慢向對方伸出腳,直到徹底侵佔他的地盤。

我覺得特別可怕。

所以,如果你不想自己的世界被別人侵佔,不想以後生活在麻煩裡,一開始就要守住底線,不要允許對方向你邁進一步。

甚至有更多更大的麻煩。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真的都是從自降底線開始的。

朋友的店裡招過一個收銀員,是位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做了不到一個月,說什麼都要辭職。理由也特別奇葩,是因為婆婆不許她上班。

婆婆家有錢,所以從結婚開始,她就處處被限制。

她穿得暴露一點,婆婆就天天在耳邊嘮叨,她想,犯不著為這些小事兒弄得婆媳不和,於是改變穿著,連最愛的高跟鞋都不穿了。

有了孩子以後,和婆婆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婆婆嬌縱孩子,每次她一管教,婆婆就要和她吵架。她想,犯不著為這事兒天天吵,反正婆婆是孩子的親奶奶,也不會虧待孩子,於是就由著婆婆去管孩子。

孩子長到兩歲左右,婆婆天天催著要二胎。她不想要,就算要,也想晚幾年。但是婆婆天天甩臉子,天天在耳邊嘮叨,天天找碴兒。她想,算了吧,要二胎就要二胎,免得天天受氣。

等到二胎的孩子也長到能上幼稚園了,她就決定出去工作。結果婆婆又不樂意了,我們家這麼有錢,養不起你還是怎麼滴,你還要出去上班丟人現眼?

上班是丟人現眼?那就丟人現眼吧,這次她不想妥協。結果,好不容易上班了,婆婆天天不高興,甚至還會跑到店裡來鬧。沒辦法,大哭一場以後,她還是選擇了辭職。

在家做全職太太不是很好嗎?不,在家婆婆更過分,天天嘮叨她吃白飯,嘮叨自己兒子多辛苦,一個人要養一家子。反正就是處處打壓,讓她根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她自己也很奇怪,都這個年代了,她也算是一個有見識的女人,怎麼就被婆婆死死壓住不能動彈了呢?

一切都是從婆婆管她的穿著開始的,那時候覺得是小事,沒必要較真,本著家和萬事興的原則妥協了,於是,第二波管束接踵而至,然後是第三波第四波,直到最後被死死壓住,活得狼狽不堪,每天麻煩不斷。

這個時候再去突圍,就會遭遇激烈的反彈,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需要鬧得雞飛狗跳。

如果當初從一件衣服開始就不輕易妥協呢?這顯然是件小事兒,是很容易堅持的。

這樣的場景我們是不是特別熟悉:

和老公吵架,被他推搡了,別人都勸:兩口子推搡一下有什麼,太正常了。

和老公吵架了,被老公打了,要離婚,別人都勸:哪有夫妻不打架的,床頭打架床尾和,哪裡值得離婚,忍忍就好了,別小題大做。

老公出軌了,要離婚,別人都說:出軌多大的事兒啊,你原諒他一次不行啊,鬧什麼離婚!

在很多人眼裡,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都沒什麼大不了,都不值得去堅守。很多人就在這樣的想法裡,一再地降低底線,直到最後毫無底線,直到把自己陷入泥潭裡,左右為難。

《歡樂頌》裡,我最喜歡安迪,不是因為她智商高有錢,而是因為她特別有底線。未來婆婆打著關心她的旗號要摻和進她的工作中,她直接拒絕,哪怕得罪老太太。

未來婆婆莫名其妙甩臉子,還希望她道歉,她直接拒絕,說錯不在她。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未來婆婆是長輩,道歉就道個歉唄,也沒什麼。未來婆婆要摻和自己的工作就讓她摻和唄,只要她不生氣比什麼都強。

然後呢?對方的要求會越來越多,你妥協了一次兩次,後面還會接著妥協,一旦哪次不妥協,就麻煩不斷。與其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妥協。

安迪很明白,所以她不會輕易被脅迫,不會讓自己掉進無窮無盡的麻煩中。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登門檻效應,意思是說,如果你向一個人提一個小要求,對方答應了,你緊接著再提一個大點的要求,對方一般也能答應,就這樣慢慢向對方伸出腳,直到徹底侵佔他的地盤。

我覺得特別可怕。

所以,如果你不想自己的世界被別人侵佔,不想以後生活在麻煩裡,一開始就要守住底線,不要允許對方向你邁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