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再傳啦!棉花做肉鬆是假新聞,造謠者已被拘留

農視網綜合整理

肉鬆可以說是我最愛吃的食物之一,可最近兩天,一條“肉鬆是棉花做的”的視頻卻在網上流傳起來,不少喜歡吃肉鬆的人表示很擔憂,肉鬆真的是棉花做的?這個消息是事實還是謠言?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是謠言!這是謠言!這是謠言!

一般來說,散播謠言的人都不敢露臉,可在這條視頻中,一名自稱是“永康儂”的視頻拍攝者林某不但大方露臉還自報大名,信心十足的樣子。他聲稱進行了實驗,證明肉鬆是棉花做的。

隨後有市民按照林某視頻中的方法進行實驗,將肉鬆水洗後果然成絮狀物,有褪色,可以點燃。該市民立即向金華市市場監管局投訴,

要求檢驗。

其實,永康市市場監管局已在第一時間介入,對視頻中的“鑫趣”牌肉鬆漢堡進行蛋白質項目檢測,同時取醫用脫脂棉進行比對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鑫趣”牌肉鬆漢堡表面肉鬆蛋白質含量為9.86g/100g,醫用棉花未檢出蛋白質,可以判定“鑫趣”牌肉鬆漢堡表面肉鬆不是棉花。目前,林某因撒布謠言,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7天。

實驗還原,造謠者被“打臉”

金華市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視頻中通過浸泡、燃燒等方式說明肉鬆是棉花製成,其實是漏洞百出的。在一家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分別抽取了原味肉鬆、香辣味肉鬆和棉花重現網路視頻中的實驗,再次闢謠。

經水洗後肉鬆的確為白色絮狀,

可以點燃,但品嘗為雞肉味,且燃燒時散發出肉燒焦的臭味,與棉花有本質區別,棉花成分為纖維素,無法下嚥,燃燒應無臭味。通過現場檢查,基本排除了肉鬆麵包是棉花的可能。

看完了官方的闢謠,小夥伴們還有啥不放心的嗎?我繼續分析,打消你心中的疑慮。

棉花做肉鬆?幾乎沒可能

肉鬆是指用肉作為主要原料,經煮制、切塊、撇油、配料、收湯、炒松、搓松後製成的肌纖維蓬鬆絮狀的肉製品。

一般在我國的東部和東南部比較流行,基本上所有的禽畜肉類都可以製作成肉鬆,現在還有用魚肉做肉鬆的。而棉花是錦葵科棉花屬植物的種子纖維。

從二者的成分來看,肉鬆和棉花有很大區別。肉鬆的本質是一種肌肉纖維,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蛋白質是三大供能營養素之一,而纖維素是一種不可溶膳食纖維。

棉花看上去鬆軟,放入嘴裡可嚼不爛。

由於成分不同,棉花和肉鬆吃起來的口感也有很大差異。肉鬆吃到嘴裡 ,輕輕一咬就會融化,很鬆軟。而棉花,表面看上去鬆軟,但放入嘴裡卻嚼不爛。就好比吃芹菜梗,它的筋很多,咬也咬不爛,主要就是因為芹菜梗中的纖維素很多,而棉花中的纖維素比芹菜梗還要多。

真用棉花冒充肉鬆,一吃就會識破,商家不會造這樣明顯的假讓消費者來告。而且,一旦被識破也不會有消費者買了,商家是不會做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的。

總的來說,棉花是不可溶植物纖維,雖然從外觀上可以冒充肉鬆做出看上去蓬鬆的肉鬆餅,但是口感與肉鬆有很大差異。如果真有商家用它做肉鬆食品,腦子很可能是進了棉花。

肉鬆可燃?

是的,聞香可識肉鬆。視頻中還將洗出的絮狀物(肉鬆)用打火機點燃,可以看到燒黑了,說能夠燒黑就是棉花。這種推理也完全沒有依據,存在很大誤導。

其實,食物能點燃是一種普遍現象。要知道,我們平時說的食物能量,最早就是採取真空燃燒的方法得出的。

看清楚了吧?棉花做肉鬆?幾乎沒可能。所以說網路社會亦是法治社會,網路空間亦是公共場所。在公共場所散佈謠言、虛構事實,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擾亂公共秩序,都將受到法律懲處!

主要就是因為芹菜梗中的纖維素很多,而棉花中的纖維素比芹菜梗還要多。

真用棉花冒充肉鬆,一吃就會識破,商家不會造這樣明顯的假讓消費者來告。而且,一旦被識破也不會有消費者買了,商家是不會做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的。

總的來說,棉花是不可溶植物纖維,雖然從外觀上可以冒充肉鬆做出看上去蓬鬆的肉鬆餅,但是口感與肉鬆有很大差異。如果真有商家用它做肉鬆食品,腦子很可能是進了棉花。

肉鬆可燃?

是的,聞香可識肉鬆。視頻中還將洗出的絮狀物(肉鬆)用打火機點燃,可以看到燒黑了,說能夠燒黑就是棉花。這種推理也完全沒有依據,存在很大誤導。

其實,食物能點燃是一種普遍現象。要知道,我們平時說的食物能量,最早就是採取真空燃燒的方法得出的。

看清楚了吧?棉花做肉鬆?幾乎沒可能。所以說網路社會亦是法治社會,網路空間亦是公共場所。在公共場所散佈謠言、虛構事實,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擾亂公共秩序,都將受到法律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