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名家散文」林清玄:只要在困難裡坦然地活下去,就沒有走不通的路

文 | 林清玄

圖 | 桃年

摘自 |《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

原文標題:時到時擔當

在我的家鄉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語:“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番薯湯。”這是一句樂觀的、順其自然的話,大約相當於“船到橋頭自然直”,或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意思。

由於在家鄉的時候聽慣了大人講這句話,深深印在腦海,在我離開家鄉以後,每次遇到阻礙或困厄時,這句話就悄悄爬出來:對了,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番薯湯,有什麼大不了?這樣想起來,心就安定下來,

反而能自然地度過阻難與困厄。

幼年時代,我常聽父親說這一句話,有一回就忍不住問父親:“沒米就煮番薯湯,如果連番薯也沒有了,怎麼辦?”父親習慣地拍拍我的後腦勺,大笑起來:“憨囪仔!人講天無絕人之路,年頭不可能壞到連番薯都長不出來呀!”

確實也是如此,我們在農田長大的孩子雖然經歷過許多的風災、水災、旱災,甚至大規模的蟲害,番薯大概是永遠不受害的作物,

只要種下去,沒有不收成的。因此,在我們鄉下的做田人,都會留出一小塊地種番薯,平時摘葉子做青菜,收成時就把番薯堆在家裡的眠床下,以備不時之需。在我成長的年月,我的床下一年四季都堆滿番薯,每天媽媽生火做飯時抓兩個丟進爐灶底的火灰裡,飯熟了,熱騰騰香噴噴的燜番薯也好了。

即使是中日戰爭最激烈、逃空襲的那幾年,番薯也沒有一年歉收。在我從前的經驗裡,

年頭真如父親所言,不可能壞到連番薯都長不出來,推衍出來,我們知道生活裡有很多的挫敗,只要能挺著,天就沒有絕人之路。

後來我更知道了,像“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番薯湯”,心裡的慰安比實際的生活來得重要。只要在困難裡可以坦然地活下去,就沒有走不通的路,因此如何使自己的心寬廣、樂觀地應對生活,比汲汲營營地想過好日子來得重要,歸根究底乃不是米或番薯的問題,

而是心的態度罷了。

“時到時擔當”不僅是臺灣農民在生活中提煉的智慧,也非常吻合禪宗“當下即是”“直下承擔”的精神,此時此刻可以擔當,就不必憂心往後的問題了。因為彼時彼刻,我們也是如此承擔。假如現在不能承擔,對將來的憂心也都會無用而落空了。

禪的精神與生活實踐的精神非常接近,是一種落實無偽的生活觀。我們鄉下還有一句俗話:“要做牛,免驚無犁可拖。”譯成普通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只要肯吃苦,絕不怕沒有工作,不怕不能生活。這往往是長輩用來安慰鼓勵找不到工作的青年,肯把自己先放在最能承擔的位置,那麼還有什麼可驚的呢?

這句話也是令人動容的。牛馬在鄉下,永遠是最艱苦承擔的象徵,不過,那最重的犁也只有牛馬才能拖動。學佛者也是如此,只怕自己不能承擔,何懼于無眾生可度呢!這樣想,就更能體會“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的深意了。

我們不能離開世間又想求得出離世間的智慧,因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我們要求最高的境界,只有從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周遭來承擔、來覺悟才有可能。

佛法中有“當位即妙”“當相即道”的說法。所謂“當位即妙”,是不論何事,其位皆妙,就像良醫所觀,毒有毒之妙,藥有藥之妙。所謂“當相即道”,是說世間淺近的事相,都有深妙的道理——世間凡事都有密意,即事而真,就看我們有沒有智慧了。

“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番薯湯。”也應該做如是觀,真到沒有米必須吃番薯湯的時候,是不是也能無怨,品出番薯也有番薯的芳香,那才是真正的承擔。

生活中遇到的不完美與不平衡

都是人生最好的啟蒙

就如同烏雲與暴風雨是天空最好的啟示一般

以上圖文選自林清玄最新散文集《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北京紫圖圖書有限公司策劃出品,北京聯合出版公司9月出版。

內容簡介

《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是林清玄2016全新散文集,全書47篇文章圍繞“遺憾”為主題,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事情能夠真正傷害我們的生活,也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好。只要不失真心,就沒有什麼可以傷害我們真實的生命。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順暢的,在途中遇到的各種煩惱恰似夜空中的點點繁星,串聯起我們美麗的生活。曾經的所有遺憾,其實都是成全。

作者

簡介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連續十年雄踞“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榜單,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已出版《鹹也好,淡也好》、《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等。

不過,那最重的犁也只有牛馬才能拖動。學佛者也是如此,只怕自己不能承擔,何懼于無眾生可度呢!這樣想,就更能體會“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的深意了。

我們不能離開世間又想求得出離世間的智慧,因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我們要求最高的境界,只有從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周遭來承擔、來覺悟才有可能。

佛法中有“當位即妙”“當相即道”的說法。所謂“當位即妙”,是不論何事,其位皆妙,就像良醫所觀,毒有毒之妙,藥有藥之妙。所謂“當相即道”,是說世間淺近的事相,都有深妙的道理——世間凡事都有密意,即事而真,就看我們有沒有智慧了。

“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番薯湯。”也應該做如是觀,真到沒有米必須吃番薯湯的時候,是不是也能無怨,品出番薯也有番薯的芳香,那才是真正的承擔。

生活中遇到的不完美與不平衡

都是人生最好的啟蒙

就如同烏雲與暴風雨是天空最好的啟示一般

以上圖文選自林清玄最新散文集《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北京紫圖圖書有限公司策劃出品,北京聯合出版公司9月出版。

內容簡介

《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是林清玄2016全新散文集,全書47篇文章圍繞“遺憾”為主題,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事情能夠真正傷害我們的生活,也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好。只要不失真心,就沒有什麼可以傷害我們真實的生命。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順暢的,在途中遇到的各種煩惱恰似夜空中的點點繁星,串聯起我們美麗的生活。曾經的所有遺憾,其實都是成全。

作者

簡介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連續十年雄踞“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榜單,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已出版《鹹也好,淡也好》、《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