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球推介·海外華文媒體看吉林”集中採訪活動第一站——長春

5月25日,“全球推介·海外華文媒體看吉林”採訪團成員開啟採訪第一站,採訪團分別走進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一汽集團、吉林動畫學院、長影舊址博物館,感受吉林從經濟脈搏到文化積澱的多層次、多角度的變化發展。

走進“中車” 感受中國智造

中車公司是我國最大的軌道客車研發、製造、檢修及出口基地,是中國地鐵、動車組的搖籃。作為中國著名的動車組和地鐵車研發製造基地,中車長客股份公司是中國最早進入海外市場的軌道交通裝備企業。

自1995年獲得伊朗德黑蘭地鐵項目以來,該公司已向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各類車輛超過7000輛,創匯超80億美元。中車長客股份公司海外業務部副總經理劉剛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公司掌握了軌道客車的系統集成、車體、轉向架、制動、列車網路、牽引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具備年產1500輛動車組、2000輛城市軌道車輛、500輛普通鐵路客車的能力。

走進軌道客車生產車間,來自各國的媒體記者被中國智造深深震撼,紛紛豎起大拇指說“牛”!美國海外電視臺副台長莫利人說:“雖然前一天晚上零點才抵達長春,但是聽說今天上午要參觀長客,還是忍不住興奮早早起來,等不及想親眼看看我們引以為傲的自己的品牌”。

採訪團成員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採訪

走進“一汽” 看民族品牌的新面貌

在中國一汽集團的一汽解放卡車廠總裝車間,看著流水作業的解放卡車,從生產線上組裝完成,在場的每位元記者都被現代化的工業進程所折服。

吉林省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解放卡車是新中國研製的第一輛汽車。目前,解放卡車總裝車間兩條流水線的產能是日產500輛卡車,從去年至今,解放卡車的生產線一直是滿負荷生產。去年,總裝車間生產輛達10萬輛。一汽中重卡對伊朗出口量不僅繼續穩居行業第一,更憑藉優異的產品品質,在當地贏得了“歐洲品質,中國製造”的美譽。

採訪團成員在一汽集團解放總裝生產線採訪

走進“動畫王國” 與動漫共舞

來到吉林動畫學院,可以說,讓海外華文媒體採訪團成員眼前一亮,感受科技的同時,不禁讓人們對吉林動漫產業的發展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踏入池塘,波光隨著腳步浮動,卻沒有感受到水的涼意?原來這條設在學校內的池塘,是運用AR技術的情境步道。它是利用兩台投影機和互動軟體再搭配一台鐳射測距掃描器,可以在170度的範圍內掃描人體動作,反映出視覺上水波和聲音回饋,構成情景式融入系統。

據介紹,吉林動畫學院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動漫遊戲人才的高等學府、規模屬亞洲最大的單體動畫學院,近年來吉林動畫學院堅持創新產品高科技化,不斷開展應用技術創新研究,打造“吉動出品”,被譽為“中國動漫遊戲人才的搖籃”。日本《中國紀行》雜誌的記者孫秀蓮說:“日本動漫產業十分發達,他們也十分想拓展中國動漫市場,不過年輕人的對動漫的喜好也在不斷變化,因此日本也非常希望能夠瞭解中國動漫受眾和產業發展現狀,相信此次對於吉林動畫學院的報導一定會受到日本社會的關注。”

採訪團成員在動畫學院採訪

走進“長影” 重溫共同的電影情懷

“那不是浦克嗎?”“那個是不是年輕時的倪萍?”“《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來客》……這全部都是我小的時候看過的電影!”在長影舊址博物館,海外華文媒體團員們仿佛穿越回一段久遠的舊時光,大家邊參觀,邊在共同的記憶中熱切分享著各自不同的感受和懷念。

長影舊址博物館是長影集團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滿映”建築的基礎上,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完成的,是記錄長春電影製片廠發軔、進展、繁榮、變遷的藝術殿堂。採訪中,團員們還對今天長影集團影視文化新發展動態表現出深厚的興趣,瞭解到近年出品的、如《少帥》等影視作品仍廣受歡迎。澳門《濠江日報》首席記者戴雅平說,五十歲以上的華人對長影的老作品都感到十分親切,是華人記憶中的烙印,也是華人的共同記憶和共同語言,長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輝煌歷史,也期待長影能夠帶來更優秀的作品。

採訪團成員在長影舊址博物館採訪

感受科技的同時,不禁讓人們對吉林動漫產業的發展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踏入池塘,波光隨著腳步浮動,卻沒有感受到水的涼意?原來這條設在學校內的池塘,是運用AR技術的情境步道。它是利用兩台投影機和互動軟體再搭配一台鐳射測距掃描器,可以在170度的範圍內掃描人體動作,反映出視覺上水波和聲音回饋,構成情景式融入系統。

據介紹,吉林動畫學院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動漫遊戲人才的高等學府、規模屬亞洲最大的單體動畫學院,近年來吉林動畫學院堅持創新產品高科技化,不斷開展應用技術創新研究,打造“吉動出品”,被譽為“中國動漫遊戲人才的搖籃”。日本《中國紀行》雜誌的記者孫秀蓮說:“日本動漫產業十分發達,他們也十分想拓展中國動漫市場,不過年輕人的對動漫的喜好也在不斷變化,因此日本也非常希望能夠瞭解中國動漫受眾和產業發展現狀,相信此次對於吉林動畫學院的報導一定會受到日本社會的關注。”

採訪團成員在動畫學院採訪

走進“長影” 重溫共同的電影情懷

“那不是浦克嗎?”“那個是不是年輕時的倪萍?”“《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來客》……這全部都是我小的時候看過的電影!”在長影舊址博物館,海外華文媒體團員們仿佛穿越回一段久遠的舊時光,大家邊參觀,邊在共同的記憶中熱切分享著各自不同的感受和懷念。

長影舊址博物館是長影集團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滿映”建築的基礎上,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完成的,是記錄長春電影製片廠發軔、進展、繁榮、變遷的藝術殿堂。採訪中,團員們還對今天長影集團影視文化新發展動態表現出深厚的興趣,瞭解到近年出品的、如《少帥》等影視作品仍廣受歡迎。澳門《濠江日報》首席記者戴雅平說,五十歲以上的華人對長影的老作品都感到十分親切,是華人記憶中的烙印,也是華人的共同記憶和共同語言,長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輝煌歷史,也期待長影能夠帶來更優秀的作品。

採訪團成員在長影舊址博物館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