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學生就業迷茫:放棄本專業,選擇轉行會付出什麼代價?

大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提前選好畢業後適合自己的職業,是比較困難的事。很多大學生可能又錯失了轉專業的良機,因此在自己毫無興趣的領域苦讀四年。如今面臨畢業,

面對著一個難題:我要繼續做不感興趣的事還是轉行?

工程技術大學的李仁民說道:“報志願的時候因為不瞭解各種專業就聽了家長的話學了電腦,但學過之後發現自己真的在這方面沒有天賦,也很不喜歡這個專業。很糾結到底未來的工作是換個專業從零開始,

還是硬著頭皮下去。”

大多數考慮從事和專業無關工作的大學生最常見的心態就是猶豫、不安與自我懷疑。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瞭解跨專業就職的難度,以及轉行後和該專業的畢業生相比競爭力上有哪些差異。

我曾經的專業知識是不是白學了?

在現在的時代背景下,跨學科人才其實很受招聘單位的歡迎,比如學工程或者學經濟的人轉而從事法律方面的相關行業,雖然面臨著法律知識上的難關,但若學成相關知識,便可專攻于一般法律從業人員難以勝任的智慧財產權、商事案件。

而且我們要知道的是,對於許多就業面比較狹窄的專業來說,另外開啟一番事業反而比耿直地在原來的路上走下去要來得輕鬆。例如中文系的畢業生可以從事新聞編輯,學外語的可以進入外企,還可以順便發揮原先專業的優勢。

開闢一條新路有多困難?

就業市場上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並不以專業知識背景為唯一的衡量指標,所以對自己有信心的話可以大膽去試一試。但是,臨時起意要去一些專業性極強的行業,比如突然想當醫生或者相當程式師了,司令還是勸這樣的小夥伴要麼繼續考研深造,要麼磨練一下自己排除萬難的意志。

而且,有句毒雞湯這時候倒是能安慰自己,專業沒學精就跟工作無關。

從這種角度看轉行,是不是也就覺得轉行沒那麼困難,只不過是一件平常事呢?

大膽轉行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一位新聞行業的畢業生業餘時間自己程式設計,做了一個Python的學習社區,並且自己運營,一年內積累了10000+開發者,現在已經成功入職騰訊的技術運營崗位,薪酬也有不少的提升。

當然轉行也有失敗的案例,一位工程設計專業的學生打算從事銷售,一心想賺大錢賺快錢,卻在銷售和業務員的歧途兜兜轉轉半年時間,一無所獲,經歷了人生中最慘痛的失敗。而後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性格並不適合,一時興起的決定終究會帶來代價。

拋棄原專業的人究竟能不能成功,還是取決於自己。需要考慮個人性格傾向於冒險還是保守, 學習能力是否突出,又是否有足夠的毅力。另外,還需要看個人分析能力、對於事物思考的深度能到什麼水準。

中山大學的張明宏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很重要,很多人之所以要轉行,是一山望著一山高,其實進去之後,發現也那就那樣。”所以考慮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時,千萬不可一時衝動。

薪酬也有不少的提升。

當然轉行也有失敗的案例,一位工程設計專業的學生打算從事銷售,一心想賺大錢賺快錢,卻在銷售和業務員的歧途兜兜轉轉半年時間,一無所獲,經歷了人生中最慘痛的失敗。而後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性格並不適合,一時興起的決定終究會帶來代價。

拋棄原專業的人究竟能不能成功,還是取決於自己。需要考慮個人性格傾向於冒險還是保守, 學習能力是否突出,又是否有足夠的毅力。另外,還需要看個人分析能力、對於事物思考的深度能到什麼水準。

中山大學的張明宏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很重要,很多人之所以要轉行,是一山望著一山高,其實進去之後,發現也那就那樣。”所以考慮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時,千萬不可一時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