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登山者的鬼門關,世界上最高的十座山峰

很多旅遊者更是登山愛好者,而眾所周知無論是登山還是攀岩無不以勇攀高峰為目標。那麼世界上最高的幾座高峰無疑就是無上的目標了。這其中又以登頂珠穆朗瑪峰為登山愛好者們的最高榮譽了。

然而,這確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據不完全統計,自1953年首次登珠峰成功以來,共有640人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與此同時,也有共計超過300人在喜馬拉雅山脈遇難。就在近日,在珠峰的一座帳篷內,又發現了4具登山者的遺體。珠峰海拔極高,

空氣稀薄,氣候變化無常,沒有經過特別訓練的人是很難適應的。因此但凡要去登珠峰的人,都要找當地的嚮導,並向有關組織協會報備,以防不測。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登山愛好者來說,國內的三山五嶽就足夠享受爬山的樂趣了。那些地球上的名山高峰,

就用來欣賞就好了。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為世界最高峰。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尼泊爾邊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國青藏高原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而頂峰位於中國境內。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

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兩國邊界上。它的北坡在我國青藏高原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而頂峰位於中國境內。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

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非常複雜。

喬戈裡峰

喬戈裡峰,又被稱為K2,“K”指喀喇昆侖山,“2”是當時它是第二座喀喇昆侖山脈被考察的山峰,喬戈裡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為喀喇昆山脈主脊線。

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

喬戈裡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上第二高峰,高度僅次於珠穆朗瑪峰,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喬戈裡峰被稱為野蠻巨峰,其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概率高居登山榜首。“喬戈裡”,是藏語,意為“白色女神”。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又稱K2峰。喬戈裡峰位於北緯35°53′,東經76°31′,坐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探險家里諾·雷斯德里和阿奇裡·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喬戈裡峰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

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位於尼泊爾和印度的邊界,世界第三高峰,也是全世界14座8000米高峰中,位置最東的一座,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干城章嘉都有著寬闊巨大的山體,由四個不同的峰頂組合出的巨大山塊。分別是8586米的主峰、8505米的雅蘭康峰(YalungKang,又譯作雅龍康峰,亦稱為干城章嘉西峰,主峰以西1500米),8476米的達蘭康峰(Talungkang,又譯作達龍康峰,即干城章嘉南峰,亦稱第二干城章嘉峰,距主峰1423米)與8496米的中央峰(亦叫第三干城章嘉峰,主峰東南880米,南峰西北600米)。還有一座為澤木峰(ZemuKang,又譯作熱姆峰,7730米,位於主峰東南3159米、南峰東南1948米)。

8505米的雅蘭康峰由於山形突出,距主峰稍遠,獲得幾支登山隊的青睞而專攻此峰;有些人認為應獨立為世界第15座8000米高峰,如果這樣雅蘭康峰就是世界第五高峰,還比馬卡魯高一些。但一般登山界並不接受這種說法,還是將YalungKang視為干城章嘉的一個側峰。干城章嘉被錫金人視為神山,但其名稱一般相信來自藏語,意思是“雪中五寶”。因為地處偏遠且難度較高,攀登干城章嘉的人並不多,至1999年底僅有146人登上干城章嘉峰,是14座8000米中,倒數第三名的,且其中只有一位女性,而死於此山的人則有38人,大部分是因為高山反應而死亡,所以要攀登建議帶上抗高原反應的產品。

洛子峰

洛子峰,英文名Lhotse,海拔8516米,地理座標為北緯27°96′,東經86°93′,為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意為“南面的山峰”,就因為它地處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里處,兩峰之間隔著一條山坳,即通常所說的“南坳”。

洛子峰的特點是:山勢雄偉險峻,巨大的活動冰川、冰崩、雪崩頻繁,特別是大本營至一號營地都是千年的冰磧和巨大的冰川所覆蓋,地形又是錯綜複雜、路線長,冰坡度大,有數不盡的巨大冰裂縫,積雪深度平均有60--65公分,冰坡度為75度,在有些地段可達85度以上。洛子峰有兩個衛峰分別是洛子中峰(海拔8426m)和洛子夏爾峰(LhotseShar,海拔8398m),旁邊還有著名的努子峰(Nuptse)。

據瞭解半個多世紀以來,有300多國外勇士,不幸長眠於此峰上,因而地方百姓抒此峰被喻為虎口。至今還未有人從東坡中國境內的一側攀登成功。地形極其險峻,環境異常複雜,大大小小冰川密佈,氣候變幻莫測。

馬卡魯峰

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位於東經87.1°,北緯27.9°,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其西北直線距離24公里就是珠穆朗瑪峰。沿西北山肯和東南山脊為界,其北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南側屬尼泊爾聯邦共和國。馬卡魯山有五條主要山脊,分別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北山脊。

北山脊上的衛峰名叫珠穆隆素峰,海拔高度為7816米。西北山脊的衛峰為馬卡魯2峰,海拔7640米。東南山脊的衛峰稍高,海拔8010米。這些峰體上都覆蓋著厚厚的冰雪,坡穀中分佈著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鋸齒型的陡崖和裂縫,冰崩雪崩也十分頻繁,所以馬卡魯峰的攀登難度極大:在前16次馬卡魯峰的攀登活動中,只有5次獲得了成功。

卓奧友峰

卓奧友峰:海拔8201米,位於東經86°36′,北緯28°的中尼邊界上,以東北—西南山脊為界,北側在中國西藏境內,南側在尼泊爾境內,“卓奧友”藏語意為“大尊師”。山勢魁偉,巍然屹立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中部,東距珠穆朗瑪峰約30公里。卓奧友峰有五條主山脊,峰體常年積雪,四周雪峰林立,層巒峰迭,十分壯觀。

卓奧友峰是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最高峰之一,位於中國西藏定日縣的中尼邊境上,距聖母峰西北約30公里。以南的南帕拉(NangpaLa)冰封小徑,高約5,800公尺,為西藏和庫姆布(Khumbu)山谷間貿易線一部分。由於冰川及惡劣氣候影響,攀登極為不易。1954年10月19曰奧地利登山隊四名登山者在夏爾巴人的幫助下成功登頂。

道拉吉裡峰

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裡海拔8167米,這座山是喜瑪拉雅山真正的寶石。它東距珠穆朗瑪峰約300公里,因為它是最難以到達的山峰之一,道拉吉裡的“神秘穀”環山徒步穿越線路,也是一條高海拔的艱難之路。是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峰徒步線路中不可錯過的一站,作為一個可以全方位欣賞山景的地方,布恩山因此與眾不同,站在山頂,道拉吉裡峰、安納普爾納峰和魚尾峰等十餘座海拔七千左右的雪峰在你面前一字排開,而且觸手可及,相當震撼。

當卓奧友被眾人吹捧為8000米最容易山峰時,而道峰由於商業隊伍極少涉足,反之對登山好手們保留著誘惑和純潔--只有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手才敢攀登。道拉吉裡,被稱為“白山”,梵語直譯為“達哈瓦拉。吉裡”,它有著喜瑪拉雅山系中更經典的技術風格線路。巨大的山體綿延50公里,有4個獨立的7500M以上的峰頂。

道拉吉裡峰,幾乎是14座8000米山峰中最後一座被攀登上山峰。1960年5月13日,瑞士、波蘭、美國聯合登山隊首登道拉吉裡I峰成功。該隊伍攀登上的路線至今仍作為傳統路線。

馬納斯魯峰

馬納斯魯峰又稱馬納斯盧峰,藏族稱之為庫湯格峰,意為平坦的地方,用以描述其寬大的頂部。英文名Manaslu,被尼泊爾人稱之為“崩傑”,意思是“堆起來的裝飾”,並視其為神山。Manaslu來源於梵語“Manasa”,“馬納”或“瑪納斯”是神靈,“魯”為土地,合譯“土地之神”。海拔816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為世界第八高峰。

馬納斯魯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西距安納普爾那峰30英里。東經84°33′,北緯28°33′。馬納斯魯峰周圍群峰林立,除了主峰海拔8163米(26,781尺)外,還有3個7000米以上的山峰所拱衛:東峰7792米、東尖峰7895米、北峰7154米。周圍還有許多6000米以上的山峰簇擁。在眾多山峰的簇擁下,他顯得更為巍峨雄壯。

山地行走途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岩石坡和峭壁。因此,攀登岩石是登山的基本技能。在攀登岩石之前,應對岩石進行細緻的觀察,慎重地識別岩石的品質和風化程度,然後確定攀登的方向和通過的路線。

南伽峰

世界第九高峰,海拔8125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控喀什米爾地區。NangaParbat意思是裸漏的山峰,這一名子恰如其分的描述了此山,裸漏的外表在白雪皚皚的群山中獨樹一幟。1953年7月3日,奧地利和西德聯合登山隊的奧地利隊員比爾一人首次登上頂峰。

吉爾吉特地區靠近喜馬拉雅山脈,不少山峰是登山者的攀爬勝地,少有暴力事件發生。

安納布林納峰

安納布林納峰(Annapurana),世界第十峰,海拔809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Annapurana在當地語中有糧食供給者或收成之神的意思。

有一系列山峰構成,除了主峰之外,還有多座獨立命名的山峰,包括著名的魚尾峰(Machhapuchhre)。1950年6月3日,法國登山隊的莫里斯。埃爾佐格和路易士。拉什耐爾2人首次登上頂峰。這也是人類首次登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獨立山峰。

“喬戈裡”,是藏語,意為“白色女神”。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又稱K2峰。喬戈裡峰位於北緯35°53′,東經76°31′,坐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探險家里諾·雷斯德里和阿奇裡·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喬戈裡峰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

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位於尼泊爾和印度的邊界,世界第三高峰,也是全世界14座8000米高峰中,位置最東的一座,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干城章嘉都有著寬闊巨大的山體,由四個不同的峰頂組合出的巨大山塊。分別是8586米的主峰、8505米的雅蘭康峰(YalungKang,又譯作雅龍康峰,亦稱為干城章嘉西峰,主峰以西1500米),8476米的達蘭康峰(Talungkang,又譯作達龍康峰,即干城章嘉南峰,亦稱第二干城章嘉峰,距主峰1423米)與8496米的中央峰(亦叫第三干城章嘉峰,主峰東南880米,南峰西北600米)。還有一座為澤木峰(ZemuKang,又譯作熱姆峰,7730米,位於主峰東南3159米、南峰東南1948米)。

8505米的雅蘭康峰由於山形突出,距主峰稍遠,獲得幾支登山隊的青睞而專攻此峰;有些人認為應獨立為世界第15座8000米高峰,如果這樣雅蘭康峰就是世界第五高峰,還比馬卡魯高一些。但一般登山界並不接受這種說法,還是將YalungKang視為干城章嘉的一個側峰。干城章嘉被錫金人視為神山,但其名稱一般相信來自藏語,意思是“雪中五寶”。因為地處偏遠且難度較高,攀登干城章嘉的人並不多,至1999年底僅有146人登上干城章嘉峰,是14座8000米中,倒數第三名的,且其中只有一位女性,而死於此山的人則有38人,大部分是因為高山反應而死亡,所以要攀登建議帶上抗高原反應的產品。

洛子峰

洛子峰,英文名Lhotse,海拔8516米,地理座標為北緯27°96′,東經86°93′,為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意為“南面的山峰”,就因為它地處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里處,兩峰之間隔著一條山坳,即通常所說的“南坳”。

洛子峰的特點是:山勢雄偉險峻,巨大的活動冰川、冰崩、雪崩頻繁,特別是大本營至一號營地都是千年的冰磧和巨大的冰川所覆蓋,地形又是錯綜複雜、路線長,冰坡度大,有數不盡的巨大冰裂縫,積雪深度平均有60--65公分,冰坡度為75度,在有些地段可達85度以上。洛子峰有兩個衛峰分別是洛子中峰(海拔8426m)和洛子夏爾峰(LhotseShar,海拔8398m),旁邊還有著名的努子峰(Nuptse)。

據瞭解半個多世紀以來,有300多國外勇士,不幸長眠於此峰上,因而地方百姓抒此峰被喻為虎口。至今還未有人從東坡中國境內的一側攀登成功。地形極其險峻,環境異常複雜,大大小小冰川密佈,氣候變幻莫測。

馬卡魯峰

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位於東經87.1°,北緯27.9°,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其西北直線距離24公里就是珠穆朗瑪峰。沿西北山肯和東南山脊為界,其北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南側屬尼泊爾聯邦共和國。馬卡魯山有五條主要山脊,分別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北山脊。

北山脊上的衛峰名叫珠穆隆素峰,海拔高度為7816米。西北山脊的衛峰為馬卡魯2峰,海拔7640米。東南山脊的衛峰稍高,海拔8010米。這些峰體上都覆蓋著厚厚的冰雪,坡穀中分佈著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鋸齒型的陡崖和裂縫,冰崩雪崩也十分頻繁,所以馬卡魯峰的攀登難度極大:在前16次馬卡魯峰的攀登活動中,只有5次獲得了成功。

卓奧友峰

卓奧友峰:海拔8201米,位於東經86°36′,北緯28°的中尼邊界上,以東北—西南山脊為界,北側在中國西藏境內,南側在尼泊爾境內,“卓奧友”藏語意為“大尊師”。山勢魁偉,巍然屹立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中部,東距珠穆朗瑪峰約30公里。卓奧友峰有五條主山脊,峰體常年積雪,四周雪峰林立,層巒峰迭,十分壯觀。

卓奧友峰是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最高峰之一,位於中國西藏定日縣的中尼邊境上,距聖母峰西北約30公里。以南的南帕拉(NangpaLa)冰封小徑,高約5,800公尺,為西藏和庫姆布(Khumbu)山谷間貿易線一部分。由於冰川及惡劣氣候影響,攀登極為不易。1954年10月19曰奧地利登山隊四名登山者在夏爾巴人的幫助下成功登頂。

道拉吉裡峰

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裡海拔8167米,這座山是喜瑪拉雅山真正的寶石。它東距珠穆朗瑪峰約300公里,因為它是最難以到達的山峰之一,道拉吉裡的“神秘穀”環山徒步穿越線路,也是一條高海拔的艱難之路。是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峰徒步線路中不可錯過的一站,作為一個可以全方位欣賞山景的地方,布恩山因此與眾不同,站在山頂,道拉吉裡峰、安納普爾納峰和魚尾峰等十餘座海拔七千左右的雪峰在你面前一字排開,而且觸手可及,相當震撼。

當卓奧友被眾人吹捧為8000米最容易山峰時,而道峰由於商業隊伍極少涉足,反之對登山好手們保留著誘惑和純潔--只有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手才敢攀登。道拉吉裡,被稱為“白山”,梵語直譯為“達哈瓦拉。吉裡”,它有著喜瑪拉雅山系中更經典的技術風格線路。巨大的山體綿延50公里,有4個獨立的7500M以上的峰頂。

道拉吉裡峰,幾乎是14座8000米山峰中最後一座被攀登上山峰。1960年5月13日,瑞士、波蘭、美國聯合登山隊首登道拉吉裡I峰成功。該隊伍攀登上的路線至今仍作為傳統路線。

馬納斯魯峰

馬納斯魯峰又稱馬納斯盧峰,藏族稱之為庫湯格峰,意為平坦的地方,用以描述其寬大的頂部。英文名Manaslu,被尼泊爾人稱之為“崩傑”,意思是“堆起來的裝飾”,並視其為神山。Manaslu來源於梵語“Manasa”,“馬納”或“瑪納斯”是神靈,“魯”為土地,合譯“土地之神”。海拔816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為世界第八高峰。

馬納斯魯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西距安納普爾那峰30英里。東經84°33′,北緯28°33′。馬納斯魯峰周圍群峰林立,除了主峰海拔8163米(26,781尺)外,還有3個7000米以上的山峰所拱衛:東峰7792米、東尖峰7895米、北峰7154米。周圍還有許多6000米以上的山峰簇擁。在眾多山峰的簇擁下,他顯得更為巍峨雄壯。

山地行走途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岩石坡和峭壁。因此,攀登岩石是登山的基本技能。在攀登岩石之前,應對岩石進行細緻的觀察,慎重地識別岩石的品質和風化程度,然後確定攀登的方向和通過的路線。

南伽峰

世界第九高峰,海拔8125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控喀什米爾地區。NangaParbat意思是裸漏的山峰,這一名子恰如其分的描述了此山,裸漏的外表在白雪皚皚的群山中獨樹一幟。1953年7月3日,奧地利和西德聯合登山隊的奧地利隊員比爾一人首次登上頂峰。

吉爾吉特地區靠近喜馬拉雅山脈,不少山峰是登山者的攀爬勝地,少有暴力事件發生。

安納布林納峰

安納布林納峰(Annapurana),世界第十峰,海拔809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Annapurana在當地語中有糧食供給者或收成之神的意思。

有一系列山峰構成,除了主峰之外,還有多座獨立命名的山峰,包括著名的魚尾峰(Machhapuchhre)。1950年6月3日,法國登山隊的莫里斯。埃爾佐格和路易士。拉什耐爾2人首次登上頂峰。這也是人類首次登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獨立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