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來中國的外國傳教士,為什麼都那麼的有才華,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在古裝電視劇中都會發現,外國的傳教士來中國各個都是博學多才。那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16到17世紀的耶穌會士確實是素質相當出眾的一批。耶穌會對教育的強調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這些人最出眾的是紀律,虔敬,熱忱等精神層面上的。並且當時耶穌會外派的宣教士都經過情挑細選,必須具備一技之長或對當地宣教工作有幫助的知識(當然信仰也得十分過硬)

還有些情況則是傳教士本人或許不博學,但他可以利用耶穌會這一機構的影響力獲取歐羅巴的各類書籍從而展示給中國的士人們。

我們還發現傳教士真的是什麼都懂,上知天文地理,醫術也不一般。說到利瑪竇大家可能都知道,(1552年10月6日年-1610年5月11日),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義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學者。

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傳教。他的到來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好東西,利瑪竇製作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地圖,而像我們現在數學裡的幾何都是他從西方帶進來《幾何原本》。

而他對中國的傳教影響也很深,

利瑪竇等義大利傳教士在中國取得了很大成就。明代末帝崇禎的皇后在清軍入關時曾寫信準備皈依天主教並請求教皇支援(此信尚保存在梵蒂岡)

利瑪竇和金尼閣這些第一期傳教士都沒有明顯的學科方向,他們將中國的情況傳回歐洲後,後來者就有所準備了。湯若望數學基礎好,專攻天文曆法,同時也涉及冶金等科技

圖文繡像 中華典故(精裝全2冊) 中華歷史典籍現貨 精美包裝 線裝書局 新華書店各有銷售 ¥39 購買

喜歡的朋友關注:大眾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