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支付寶微信拉響警報!40多家銀行聯合起來,要“搶”你的手機

移動支付有多深入人心?馬雲曾在今年4月舉行的2017中國綠公司年會上表示,“連西湖邊的乞丐都用支付寶乞討了。”

馬雲說這話可不是信口胡謅,央行的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移動支付業務達257.10億筆,

金額157.5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82%和45.59%。

銀聯正式推出二維碼支付

5月27日,中國銀聯聯合40餘家商業銀行在北京共同宣佈,正式推出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產品,持卡人通過銀行APP可實現銀聯雲閃付掃碼支付。

中國銀聯是央行批准設立的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都是銀聯的股東,在支付領域是名副其實的“國家隊”。2016年銀聯卡全球發行累計超過60億張,銀聯卡全球受理網路已延伸到160個國家和地區。

5月27日的發佈儀式規格也很高。央行副行長范一飛作了書面致辭,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謝眾、科技司司長李偉,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秘書長蔡洪波,中國銀聯董事長葛華勇,以及多家商業銀行負責人、主要非銀行支付機構、知名手機廠商、商戶代表等共同出席發佈儀式並見證。

中國銀聯宣佈:

目前,首批支持雲閃付二維碼的商業銀行已超過40家,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全國性商業銀行,另有近60家商業銀行正在加緊測試並即將開通,年內其他主要銀行也將基本實現全部開通。受理方面,全國近60萬商戶已經支持雲閃付二維碼支付,

約有266萬商戶技術開通銀聯雲閃付二維碼服務。

安全性成銀聯法寶?

中國銀聯表示,相較於市場上其他二維碼支付方式,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產品具備三個主要特色:

一是安全性更高,採用支付標記化(Token)技術,安全級別較高,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二是服務更完備,配備完善的風險補償機制保障使用無憂;三是境內境外通用,銀聯國際正積極推動香港、新加坡、泰國、印尼、韓國、澳洲等多個境內持卡人經常出行地區的二維碼業務,計畫率先在香港、新加坡支持雲閃付二維碼業務受理。

每經小編注意到,其中安全性是二維碼支付不能回避的問題。根據央視財經近日報導,目前存在各種掃描二維碼支付的陷阱,受害人或者被騙錢或者被竊取個人隱私。

如今,安全性或許是中國銀聯奪取移動支付市場的重要法寶。

NFC支付之敗

同時,每經小編注意到,

銀聯此次聲勢浩大地宣佈進軍二維碼支付背後是其主導推行的NFC(近距離的無線通訊協定)支付已經被邊緣化。

其實,NFC支付在中國已經有近十年的發展歷史,但受制於產業鏈過長,所需投入巨大,以及用戶認知薄弱等因素,NFC支付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

正如上述Analysys易觀的報告,強大如蘋果公司,竟然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交易份額只能歸類到“其它”之中,而三星、華為、小米等手機製造業巨頭也不見蹤影。

兩個原因促成NFC敗局

那麼,為什麼NFC支付會在與二維碼支付的對決中敗下陣來呢?

第一個原因是,二維碼支付的體驗已經接近“極致”。

眾所周知,使用二維碼支付,用戶只需要“打開App——選擇掃碼——支付”三步即可完成支付,幾乎不需要等待,全部支付流程體驗極佳。

從滴滴快的“燒錢大戰”、O2O外賣“血戰到底”,到如今的共用單車競爭,掃碼支付用大把的真金白銀真正培養起了用戶的消費習慣,從便利店到餐廳,已經滲透進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NFC支付需要商戶升級支援NFC功能的POS機,而掃碼支付的硬體成本則低得多,對於許多個體商戶來說,使用個人帳戶收款甚至不涉及到硬體採買。

而作為用戶,你會倒戈嗎?

兩個原因促成NFC敗局

那麼,為什麼NFC支付會在與二維碼支付的對決中敗下陣來呢?

第一個原因是,二維碼支付的體驗已經接近“極致”。

眾所周知,使用二維碼支付,用戶只需要“打開App——選擇掃碼——支付”三步即可完成支付,幾乎不需要等待,全部支付流程體驗極佳。

從滴滴快的“燒錢大戰”、O2O外賣“血戰到底”,到如今的共用單車競爭,掃碼支付用大把的真金白銀真正培養起了用戶的消費習慣,從便利店到餐廳,已經滲透進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NFC支付需要商戶升級支援NFC功能的POS機,而掃碼支付的硬體成本則低得多,對於許多個體商戶來說,使用個人帳戶收款甚至不涉及到硬體採買。

而作為用戶,你會倒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