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葉遂群玉雕工作室|你以為玉雕大師是那樣的,其實他是這樣的

由相王路拐進南石皮弄,穿過弄堂口一路向左前行,

三岔口右手邊約莫三五米的距離,轉過彎就是

葉遂群玉雕工作室

初來乍到,對路況不太熟稔,一邊想著一邊找路,跟著電子地圖的指示七拐八繞總算停在地圖顯示的終點位置,而後站在三岔口不知所措,無奈之下電話向葉老師本人求救,一回頭看見一個瘦高的身影從拐角沖出來,一手拎著手機,另一手沖我用力招手。

按照日常習慣,我會喜歡先入為主地給即將見面的人畫一個畫像,

葉遂群也不例外。玉雕代表著文藝范,高級技師代表高冷范,協會副會長這樣的頭銜則會產生高深莫測的距離感,看到這幅畫面時頭腦中的人設瞬間崩塌,說好的文藝範,說好的高冷範,說好的距離感呢?

一路尾隨著葉老師走到他的工作室門口,

抬頭看見門頭上“葉遂群工作室”幾個大字,如此簡單直接,想必省掉了大把煞費苦心取名字的時間和精力。

五月

江南五月已初顯夏日端倪,葉老師穿著簡單乾淨的白T恤,熱情地拿出準備好的茶葉為我沏上,然後不知從哪拎出一袋玉料,開始如數家珍地講解。

初次見面的客套與尷尬化於無形。

講料子、講作品,不時應付一下闖進來的新老客戶,幾位元老熟客對葉老師都以“葉大哥”相稱,

其中一位湊巧看見了葉老師放在桌上的隕石佛頭掛件,拿在手裡翻來覆去地把玩,愛不釋手。

---

“這兩個佛頭是要做手串的,成品只有兩個,還沒做完。”

葉老師對堅持要入手佛頭的玉友解釋道。

“等你做完就沒我的份了,我不管,反正這兩個小件我今天就得拿走。”

這位玉友一副“我不聽不聽不聽”的“賴皮”相,我正等著看一出好戲,沒想到葉老師居然點了點頭,

就讓他把那兩件作品帶走了!

這位仁兄立刻露出志得意滿的笑容,一眼看到我,便端著兩件剛到手的作品興高采烈地跟我說,“葉大哥的佛頭開臉特別好,是不是,福氣,喜慶,看著就讓人打心裡喜歡,我今天不拿走再想拿肯定就沒了。”

我一臉真誠地點頭,在心裡吐槽他的套路太過生硬,也就在葉老師這裡行得通。

兩個佛頭小件最終還是被這位老熟客“賴”了去,葉老師看上去顯得有點無奈,這種情況似乎不是第一次發生,看來,人氣太旺,有時也是一種小小的苦惱。不過這樣的相處模式十分有趣,這個玉雕大師非但一點都不“高高在上”,相反,還很“接地氣”。

聊天過程裡還有一件趣事,有位玉友見門店裡沒有作品展出,問了下緣由,葉老師說,以前是有的,前幾天來了一塊料,搬的時候把門撞碎了,所以作品都收起來了。我一看,正門口亮晃晃地敞著半扇玻璃門,另外半扇不知所蹤,於是不厚道地當著葉老師的面笑出聲來。

平和舒朗,映襯著相王弄裡的真實熙攘,和煦如江南五月暮春的風,這些平實的細節與聲望帶來的反差實在有些可愛有點“萌”,卻又與他手中的作品如此和諧,相映成趣。

兩個佛頭小件最終還是被這位老熟客“賴”了去,葉老師看上去顯得有點無奈,這種情況似乎不是第一次發生,看來,人氣太旺,有時也是一種小小的苦惱。不過這樣的相處模式十分有趣,這個玉雕大師非但一點都不“高高在上”,相反,還很“接地氣”。

聊天過程裡還有一件趣事,有位玉友見門店裡沒有作品展出,問了下緣由,葉老師說,以前是有的,前幾天來了一塊料,搬的時候把門撞碎了,所以作品都收起來了。我一看,正門口亮晃晃地敞著半扇玻璃門,另外半扇不知所蹤,於是不厚道地當著葉老師的面笑出聲來。

平和舒朗,映襯著相王弄裡的真實熙攘,和煦如江南五月暮春的風,這些平實的細節與聲望帶來的反差實在有些可愛有點“萌”,卻又與他手中的作品如此和諧,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