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男權社會時間其實只有2000多年的歷史

黃帝只是中國從女權社會過渡到男權社會的標誌性人物

自工業革命以來,婦女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其核心是男女平權,現在,人類社會大體上進入一個男女平等的時代。然而,大家或許沒有想到,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女性主宰人類的時代是相當的漫長,男權社會的時間相比人類的歷史其實很短,就拿中國的歷史來說,真正的男權社會時期只不過2000多年,應該說從秦始皇建立秦朝才是男權社會真正的開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就從我們的端午節要紀念的屈原說起,

這應該很具有說服力。

屈原,是中國戰國末期楚國的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中國真正的文學應該是從他開始。然而,大家或許沒有想到,屈原並不姓屈,而是姓羋(mǐ),是楚國的皇族,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而羋姓來自于自黃帝顓頊系統的祝融氏,那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傳到熊繹時,

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陽,這就是楚國的開始,楚國的歷史綿延800餘年。但是,為什麼同是羋姓,楚王又姓熊,而屈原又姓屈呢?其實,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女祖先,這個女祖先姓羋,而楚王姓熊,屈原姓屈,那是因為傳到他們的父親姓不同,也就是說古代實行的是一女多夫制度,最先,這個女性的後代都隨母姓,但後來,人類進入奴隸社會,由於戰爭、打獵和新型工具的出現等方面的原因、男權開始興起,
其實,男權社會的興起與現在女姓解放的興起原因都一樣,都是科技發展的結果,只不過當時科技的興起有利於男人,所以,男權開始逐漸取代女權,但這個過渡階段那也長達幾千年,從皇帝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就是女權社會到男權社會的過渡階段。在這一過渡階段,人們在總的認識上還是以母親為共同的姓,
為共同的祖先,但為了區分自己的父親不同,在自己的姓名里加上自己父親的姓,以至於到後來,共同祖先的姓就漫漫淡化了,這也是為什麼屈原和楚武王同姓羋,但給人的感覺沒有關係,因為他們姓不同,一個姓屈一個姓熊的原因,只不過他們的父系祖先不同,母系祖先卻是同一人,而父姓慢慢取代母姓就標誌著母系社會正在瓦解,父系社會正在開始,
秦始皇統一六國,正式確立了男人主宰的地位。

女媧其實才是中華文明的真正始祖

其實,我們中華人類在開始之初並沒有姓,中華始祖黃帝姓姬,就是因為黃帝的母親姓姬,而他的母親之所以姓姬,根源在於其母親住在姬水邊,這正如舜帝姓姚,那是因為其母親住在一個叫姚虛的地方,所以,就姓姚,可為什麼我們只知道他們的母親而不知道他們的父親,那是因為當時仍然是母系社會,所以,直到奴隸社會開始,能夠有姓的那都是王公貴族,也就是各地的首領人物才有姓,所以,“百姓”在開始代表著王公貴族,與“百官”對應,而且這姓源于自己的母親,普通平民是沒有姓的,他們也不知道老祖宗母親住在哪裡。隨著這些王公貴族的不斷繁衍和內部爭權,許多後代雖然有姓,但與貴族已經沒有關係了,與普通平民差不多,後來百姓也就漸漸變成了平民的代稱,這就是“百姓”的演變,正如屈原,與楚國的領導者同姓羋,雖然也是楚國的高官,但這是自己奮鬥的結果,事實上他與楚國的領導者沒有多少關係了,再加上這個時代男權已經事實上超越了女權,所以,人們漸漸地的以父親的姓取代了母親的姓,所以,中國真正進入男權社會應該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作為標誌,女權時代才徹底成為歷史。

屈原姓羋說明2000多年前還是女權時期。

其實,在中華人類的文明歷史進程中,有一個人有著相當高的地位,這個人就是女媧,女媧其實不是指某一個女人,而是指當時的最高領導者,相當於後來皇帝的稱謂,是一種職務,而且能夠成為最高領導的只能是女性,“女媧補天”事實上就是當時的最高領導帶領大家治水的感人故事,而“女媧造人”事實上就是當時的最高領導者或最高領導群體與不同的男人生下了許多後代,成為中華人類的開始,而傳說中上古時代有成就的許多男人如伏羲、神農、太昊、少昊包括黃帝(黃帝是從女權時代過渡到男權時代的過渡性人物)等應該就是不同時期的女媧所擁有的不同男人,只不過他們才華出眾,是男人中的佼佼者,在後來的男權社會裡以男人的角度重新把他們裝飾了,這也是為什麼中華人類的祖先定為黃帝,因為這個時代男性才開始走上歷史舞臺,其實,中華文明的祖先在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應該遠從女媧時代開始。傳說中女媧制定人類的婚姻制度,事實上是女媧根據當時人類社會的特點,為了社會的和諧,為了人類繁衍的需要,制定的對男女都有一定約束性質的制度,或宣導的一個最高道德標準,這也充分說明,任何時代都有適應這個時代的男德和女德。

所以,現在的女性不應對男權過於耿耿入懷,中國真正的男權社會只不過運行了2000多年,人類絕大部分時代都屬於女權時代,而且現在又進入了一個男女平等的時代,至於是不是在下一步是否又會進入女權時代,那要看科技的發展是否更利於女性,但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隨母姓來看,女權時代或許又開始萌芽,因為女性登上政治舞臺已越來越普遍。

所以,就姓姚,可為什麼我們只知道他們的母親而不知道他們的父親,那是因為當時仍然是母系社會,所以,直到奴隸社會開始,能夠有姓的那都是王公貴族,也就是各地的首領人物才有姓,所以,“百姓”在開始代表著王公貴族,與“百官”對應,而且這姓源于自己的母親,普通平民是沒有姓的,他們也不知道老祖宗母親住在哪裡。隨著這些王公貴族的不斷繁衍和內部爭權,許多後代雖然有姓,但與貴族已經沒有關係了,與普通平民差不多,後來百姓也就漸漸變成了平民的代稱,這就是“百姓”的演變,正如屈原,與楚國的領導者同姓羋,雖然也是楚國的高官,但這是自己奮鬥的結果,事實上他與楚國的領導者沒有多少關係了,再加上這個時代男權已經事實上超越了女權,所以,人們漸漸地的以父親的姓取代了母親的姓,所以,中國真正進入男權社會應該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作為標誌,女權時代才徹底成為歷史。

屈原姓羋說明2000多年前還是女權時期。

其實,在中華人類的文明歷史進程中,有一個人有著相當高的地位,這個人就是女媧,女媧其實不是指某一個女人,而是指當時的最高領導者,相當於後來皇帝的稱謂,是一種職務,而且能夠成為最高領導的只能是女性,“女媧補天”事實上就是當時的最高領導帶領大家治水的感人故事,而“女媧造人”事實上就是當時的最高領導者或最高領導群體與不同的男人生下了許多後代,成為中華人類的開始,而傳說中上古時代有成就的許多男人如伏羲、神農、太昊、少昊包括黃帝(黃帝是從女權時代過渡到男權時代的過渡性人物)等應該就是不同時期的女媧所擁有的不同男人,只不過他們才華出眾,是男人中的佼佼者,在後來的男權社會裡以男人的角度重新把他們裝飾了,這也是為什麼中華人類的祖先定為黃帝,因為這個時代男性才開始走上歷史舞臺,其實,中華文明的祖先在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應該遠從女媧時代開始。傳說中女媧制定人類的婚姻制度,事實上是女媧根據當時人類社會的特點,為了社會的和諧,為了人類繁衍的需要,制定的對男女都有一定約束性質的制度,或宣導的一個最高道德標準,這也充分說明,任何時代都有適應這個時代的男德和女德。

所以,現在的女性不應對男權過於耿耿入懷,中國真正的男權社會只不過運行了2000多年,人類絕大部分時代都屬於女權時代,而且現在又進入了一個男女平等的時代,至於是不是在下一步是否又會進入女權時代,那要看科技的發展是否更利於女性,但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隨母姓來看,女權時代或許又開始萌芽,因為女性登上政治舞臺已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