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視和網路時代下的科學節目,有什麼不一樣?

講到科學節目,你腦中第一個閃過的畫面是什麼?

電視時代下的科學節目

即使你腦中浮現的畫面與我不同,但應該也相去不遠。無論你想到的是有獅子追著斑馬的非洲大草原、穿梭於複雜且精密儀器之間的研究員,或是和我一樣想到靜謐而無邊際的外太空,我們印象中的「科學節目」大致上都長得差不多。你剛剛看到「獅子追著斑馬跑」這幾個字時,腦袋是不是就有畫面浮現呢。這並不是你和我心有靈犀,而是因為我們對於科學節目的想像,

大多都是電視媒體的形狀……所形塑的模樣,裡面不外乎包含下列三種元素:受訪的科學家、非常「科學」的形象、 宛如「上帝之聲」的旁白。

一、為內容背書的科學家

一般我們熟悉的科學節目往往都會有科學家出現,聽起來合情合理,

畢竟高深的知識只有受過專業領域訓練的學者才懂。對於節目製作群來說,和科學家保持密切聯絡相當重要,一來可以獲得新知,二來也能確保內容的正確性,科學家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不僅是資訊的生產者,更是內容的最終仲裁者。

二、非常「科學」的形象

我們對於科學節目會有同一種想像,正是因為科學節目看起來都很「科學」。科學的形象可以說是人為加工而成的,

這種形象最早大概可以追溯至高中第一次接觸自然科時,光看到一些神秘的公式就令人生畏。在影片中,要呈現如此抽象又複雜的概念,除了需要一些動畫輔助外,拍攝少數人會接觸的科學儀器、只有科學家才看得懂的圖表、浩瀚的場景等等,在在強調了科學的神秘感與不可侵犯性,觀眾在看科學節目時,一邊努力理解他的內容,一邊加深科學節目真的好「科學」的想像。

三、旁白即是上帝

旁白,對於讓科學節目如此「科學」的貢獻,可說是功不可沒。科學節目裡的旁白經常帶有全知觀點,並以十分權威式的口吻,字正腔圓地陳述內容。旁白仿佛是上帝,讓我們無從、也無權去質疑他所說的內容。這種「上帝之聲」(voice-of-God)不僅能展現科學的客觀理性,更能發揮系統性知識傳遞的功能,以樹立權威的意見。

科學節目最重視的莫過於科學正確性。除了腳本要正確之外,

電視媒體也會利用不同的視覺或敘事元素來強調內容的可信程度,而剛剛說的這些元素(並非全部,但最為常見)的組合恰好可以達到某種「真實效果」(realist effect),利用視覺上的真實感加強了內容的正確性,不僅塑造科學節目的威嚴,也讓觀眾看得心服口服。

但是,這套在電視屢試不爽的模式,搬到網路之後卻慘遭滑鐵盧!

你說,「蛤?科學節目不就那樣嗎?在電視和在網路有什麼差別?」那你可能沒看清楚我上面放的這張圖。Which Came First?The Chicken or the Egg?正是一支網路科學影片,也是第一支顛覆我對科學節目想像的網路影片。

AsapSCIENCE是美國有名的YouTube科學頻道,由兩位元大學專攻生物科系、同時也是大學好友(兼伴侶)的Mitchell Moffit與Gregory Brown所創,該節目的特色在於節奏緊湊的旁白、現場繪畫(live drawing )搭配定格實拍的呈現方式,在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片長中,盡可能地傳達一個概念或小知識(As soon as possible SCIENCE)。

AsapSCIENCE的影片完全推翻剛剛所講的那些,構成我們腦中「科學節目」的元素。節目從頭到尾都沒有科學家出現、卡通式的畫風也與科學形象毫無關聯、旁白霹哩啪拉像趕火車般地快速講話,看起來如此「不科學」的影片,真的也是科學影片嗎?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由Destin Sandlin所經營的SmaterEveryDay。在SmarterEveryDay的所有影片,都是由Destin擔任主持人,帶著觀眾去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然而,這類型的影片卻和電視的外景節目不同,網路科學影片從腳本、訪問、主持、拍攝,甚至是剪輯,大多是由創作者獨力完成(當然創作者也會帶著快樂夥伴出門,但多為協助,主要還是由創作者完成整支影片)。另外,Destin很喜歡手持相機,以「自拍」方式拍攝自己,這也是我們在電視科學節目中比較少見的。

這種創作者身兼主持人,以「自我獨白」(monologue)的方式拍攝而成影片同樣也見於Vsauce或Veritasium等YouTube頻道,國內則有啾啾鞋為代表。但,這些影片同樣也如AsapSCIENCE一樣,面臨類似的問題:科學家呢?科學形象呢?那個如上帝般的旁白呢?這些影片看起來就像一般YouTuber拍片,沒有媒體的把關與專業拍攝技巧,這樣也算科學節目嗎?

是的,他們都是科學節目,只不過呈現方式與表現手法,和電視很不一樣罷了。接下來請你拋下過往對於科學節目的想像,以開放、包容且友善的態度,一同來認識網路上的科學節目。

那網路時代下的科學節目呢?

世界越快,影片更要快

美國知名作家卡爾(Nicholas Carr)在《網路讓我們變笨?》一書便指出,人們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很容易受到媒介的影響。不同於紙本或電視媒介為線性傳播模式,可以説明我們集中思緒,網路是分散、跳躍、超連結、非線性的媒介,雖然讓我們接收資訊的速度變得更快、更廣博,卻也更容易被干擾而無法集中。

若以媒介特質的觀點切入,一支要放在網路上的科學影片就不能如傳統節目那般緩慢而沉穩,勢必要短、要快,並在破碎的時間內提供大量的資訊,方能符合網路閱聽人的媒介習性。因此,網路科學影片製作成本低、設備簡易、人力精簡,為了滿足觀眾對於新資訊的渴望,影片生產效率要高、更新速度求快,以維持社群的活躍性。在每禮拜都要產出的製作壓力下,網路科學影片就只能捨棄電視科學節目的專業技巧與敘事方式,改以快、狠、准的產制策略,來迎合媒介的需求。

不管是誰,都可以拍影片聊知識

網路的影響不僅止於影片的樣貌,更改變了影片產制的流程。傳統科學影片(如科學節目或是科學紀錄片)都需藉由傳播與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員共同合作,科學家扮演提供資訊並把關內容正確性的角色,而媒體人則負責將複雜的科學語言「轉譯」成民眾可理解的媒體語言,播送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對於平民老百姓來說,想參與科學節目的製作,只能想辦法進入媒體界工作,或是發憤圖強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如此才會有電視臺會來採訪你)。

如果你沒有以上條件,那也沒關係,只要上網註冊一個視頻網站帳號,你也可以上傳自己拍攝的科學影片,盡情享受成為內容生產者的樂趣。

例如像是方才提到的網路科學頻道,如AsapSCIENCE、SmarterEveryDay、Veritasium、啾啾鞋等等,他們的影片幾乎都是由創作者個人,或五人以下團體所製作而成,也因為人力與資源不如電視臺豐沛,儘管影片看起來沒有那麼「專業」,卻依然瑕不掩瑜,不管是YouTube頻道或是臉書粉絲專頁的追蹤人次與觀看人數都是上百萬的天文數字,說明網路觀眾其實並不在乎那三種用來強調「真實效果」的元素。既然如此,身為觀眾的我們,到底喜歡網路科學影片的什麼呢?

除了知性,更要「人性」

或許我們一開始的命題就反了,網路科學影片雖說是「網路上的科學影片」,但其實也是「以科學為主題的網路影片」,不是嗎?想成網路影片,你是不是比較能接受剛剛那些YouTube 影片的模樣了呢?

澳洲科學傳播學者Welbourne與Grant在2015年所發表的文章就揭示:若影片中有固定的傳播者出現,該頻道所獲得的人氣相對來說也會比較高。創作者不只是影片的生產者,更是與觀眾連接的橋樑。對網路觀眾而言,他們在意的不只是內容,而是影片中的人究竟有什麼魅力,值得投注時間來看完他的影片。

因此,那些高人氣的網路科學節目,都會散發很強烈的創作者個人特質。這種特質簡單來說,就是在影片中可以看出創作者的個人性與獨特性。而觀眾如何從中描繪出創作者的形象呢?可能是透過他的臉部表情、陳述方式、繪畫風格、剪接方式等,看到這些特質便可以馬上聯想到創作者(例如,看見AsapSCIENCE的畫,就知道這是AsapSCIENCE的影片,儘管沒有特別注明),久而久之觀眾便會與創作者產生某種情感上的連結,成為該頻道的穩定收視群。

這也是為什麼Welbourne與Grant也不忘提醒有志於網路科學節目的創作者,Be a human, not a company。而這也恰好解釋了為何電視科學節目的模式會在網路慘遭滑鐵盧,他們的節目確實很專業、有深度且可信度高,但就是距離觀眾太遠了。

網路是以「人」為運作主體的有機網路,不要忘記你和你的觀眾也都是獨立的「個人」,至少先不要扮演上帝,用一般朋友的形式和你的觀眾聊聊天,他們可能是在搭公車、等捷運、蹲廁所,或是睡覺前想看個影片放鬆,所以不拘束的對話是必要的。網路閱聽人很單純,只要能在五分鐘的影片哄哄他們、逗他們笑,結果都比正經八百又長達50 分鐘的科學紀錄片來的有效。

或許我們過去都把「科學影片」想得太過狹隘了,換個角度想,網路科學影片就只是「科學節目」演變到數位時代下的樣貌,就像過去在電影時代和電視時代,科學節目都有一套呈現方式一樣,不應將網路科學影片框架於既有的刻板印象,如此則可能忽視其潛在的傳播能量與發展性。

不管怎樣,只要有帶給我們不一樣得科學知識或概念,無論是以什麼形式呈現的,仍是一部好的科學影片,不是嗎?

你說,「蛤?科學節目不就那樣嗎?在電視和在網路有什麼差別?」那你可能沒看清楚我上面放的這張圖。Which Came First?The Chicken or the Egg?正是一支網路科學影片,也是第一支顛覆我對科學節目想像的網路影片。

AsapSCIENCE是美國有名的YouTube科學頻道,由兩位元大學專攻生物科系、同時也是大學好友(兼伴侶)的Mitchell Moffit與Gregory Brown所創,該節目的特色在於節奏緊湊的旁白、現場繪畫(live drawing )搭配定格實拍的呈現方式,在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片長中,盡可能地傳達一個概念或小知識(As soon as possible SCIENCE)。

AsapSCIENCE的影片完全推翻剛剛所講的那些,構成我們腦中「科學節目」的元素。節目從頭到尾都沒有科學家出現、卡通式的畫風也與科學形象毫無關聯、旁白霹哩啪拉像趕火車般地快速講話,看起來如此「不科學」的影片,真的也是科學影片嗎?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由Destin Sandlin所經營的SmaterEveryDay。在SmarterEveryDay的所有影片,都是由Destin擔任主持人,帶著觀眾去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然而,這類型的影片卻和電視的外景節目不同,網路科學影片從腳本、訪問、主持、拍攝,甚至是剪輯,大多是由創作者獨力完成(當然創作者也會帶著快樂夥伴出門,但多為協助,主要還是由創作者完成整支影片)。另外,Destin很喜歡手持相機,以「自拍」方式拍攝自己,這也是我們在電視科學節目中比較少見的。

這種創作者身兼主持人,以「自我獨白」(monologue)的方式拍攝而成影片同樣也見於Vsauce或Veritasium等YouTube頻道,國內則有啾啾鞋為代表。但,這些影片同樣也如AsapSCIENCE一樣,面臨類似的問題:科學家呢?科學形象呢?那個如上帝般的旁白呢?這些影片看起來就像一般YouTuber拍片,沒有媒體的把關與專業拍攝技巧,這樣也算科學節目嗎?

是的,他們都是科學節目,只不過呈現方式與表現手法,和電視很不一樣罷了。接下來請你拋下過往對於科學節目的想像,以開放、包容且友善的態度,一同來認識網路上的科學節目。

那網路時代下的科學節目呢?

世界越快,影片更要快

美國知名作家卡爾(Nicholas Carr)在《網路讓我們變笨?》一書便指出,人們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很容易受到媒介的影響。不同於紙本或電視媒介為線性傳播模式,可以説明我們集中思緒,網路是分散、跳躍、超連結、非線性的媒介,雖然讓我們接收資訊的速度變得更快、更廣博,卻也更容易被干擾而無法集中。

若以媒介特質的觀點切入,一支要放在網路上的科學影片就不能如傳統節目那般緩慢而沉穩,勢必要短、要快,並在破碎的時間內提供大量的資訊,方能符合網路閱聽人的媒介習性。因此,網路科學影片製作成本低、設備簡易、人力精簡,為了滿足觀眾對於新資訊的渴望,影片生產效率要高、更新速度求快,以維持社群的活躍性。在每禮拜都要產出的製作壓力下,網路科學影片就只能捨棄電視科學節目的專業技巧與敘事方式,改以快、狠、准的產制策略,來迎合媒介的需求。

不管是誰,都可以拍影片聊知識

網路的影響不僅止於影片的樣貌,更改變了影片產制的流程。傳統科學影片(如科學節目或是科學紀錄片)都需藉由傳播與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員共同合作,科學家扮演提供資訊並把關內容正確性的角色,而媒體人則負責將複雜的科學語言「轉譯」成民眾可理解的媒體語言,播送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對於平民老百姓來說,想參與科學節目的製作,只能想辦法進入媒體界工作,或是發憤圖強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如此才會有電視臺會來採訪你)。

如果你沒有以上條件,那也沒關係,只要上網註冊一個視頻網站帳號,你也可以上傳自己拍攝的科學影片,盡情享受成為內容生產者的樂趣。

例如像是方才提到的網路科學頻道,如AsapSCIENCE、SmarterEveryDay、Veritasium、啾啾鞋等等,他們的影片幾乎都是由創作者個人,或五人以下團體所製作而成,也因為人力與資源不如電視臺豐沛,儘管影片看起來沒有那麼「專業」,卻依然瑕不掩瑜,不管是YouTube頻道或是臉書粉絲專頁的追蹤人次與觀看人數都是上百萬的天文數字,說明網路觀眾其實並不在乎那三種用來強調「真實效果」的元素。既然如此,身為觀眾的我們,到底喜歡網路科學影片的什麼呢?

除了知性,更要「人性」

或許我們一開始的命題就反了,網路科學影片雖說是「網路上的科學影片」,但其實也是「以科學為主題的網路影片」,不是嗎?想成網路影片,你是不是比較能接受剛剛那些YouTube 影片的模樣了呢?

澳洲科學傳播學者Welbourne與Grant在2015年所發表的文章就揭示:若影片中有固定的傳播者出現,該頻道所獲得的人氣相對來說也會比較高。創作者不只是影片的生產者,更是與觀眾連接的橋樑。對網路觀眾而言,他們在意的不只是內容,而是影片中的人究竟有什麼魅力,值得投注時間來看完他的影片。

因此,那些高人氣的網路科學節目,都會散發很強烈的創作者個人特質。這種特質簡單來說,就是在影片中可以看出創作者的個人性與獨特性。而觀眾如何從中描繪出創作者的形象呢?可能是透過他的臉部表情、陳述方式、繪畫風格、剪接方式等,看到這些特質便可以馬上聯想到創作者(例如,看見AsapSCIENCE的畫,就知道這是AsapSCIENCE的影片,儘管沒有特別注明),久而久之觀眾便會與創作者產生某種情感上的連結,成為該頻道的穩定收視群。

這也是為什麼Welbourne與Grant也不忘提醒有志於網路科學節目的創作者,Be a human, not a company。而這也恰好解釋了為何電視科學節目的模式會在網路慘遭滑鐵盧,他們的節目確實很專業、有深度且可信度高,但就是距離觀眾太遠了。

網路是以「人」為運作主體的有機網路,不要忘記你和你的觀眾也都是獨立的「個人」,至少先不要扮演上帝,用一般朋友的形式和你的觀眾聊聊天,他們可能是在搭公車、等捷運、蹲廁所,或是睡覺前想看個影片放鬆,所以不拘束的對話是必要的。網路閱聽人很單純,只要能在五分鐘的影片哄哄他們、逗他們笑,結果都比正經八百又長達50 分鐘的科學紀錄片來的有效。

或許我們過去都把「科學影片」想得太過狹隘了,換個角度想,網路科學影片就只是「科學節目」演變到數位時代下的樣貌,就像過去在電影時代和電視時代,科學節目都有一套呈現方式一樣,不應將網路科學影片框架於既有的刻板印象,如此則可能忽視其潛在的傳播能量與發展性。

不管怎樣,只要有帶給我們不一樣得科學知識或概念,無論是以什麼形式呈現的,仍是一部好的科學影片,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