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中打得日本腿軟的國家,不是美國!

二戰中,日本如何成為澳大利亞的“裙下之臣”?或者,二戰中,日本被澳大利亞收拾得服服帖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頻頻挑事,製造各種慘絕人寰的殺戮,所到之處,生靈塗炭,

慘不忍睹。日本萬萬沒想到,他會成為澳大利亞的階下囚。

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戰役中,日本以少勝多,近15000名澳大利亞人成為俘虜,並且只有7000人存活。日本得寸進尺,繼而侵略澳大利亞本土。可想而知,將國家主權視為命的澳大利亞,面對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外軍侵略,

這無疑是奇恥大辱。於是,澳大利亞進行了瘋狂的反擊與報復。報復的準備,即軍事強大。澳尋求美國的幫助,美軍毫無保留給予軍事援助,澳軍從零到龐大,報復之戰一發不可收拾。

新幾內亞戰役中,澳軍採取全新的軍事戰略,將日軍打得措手不及。

日軍躲在防空洞中,一方面由於空氣潮濕,大部分人皮膚潰爛直至整個人爛掉;一方面沒有食物供給,日軍瘋狂的吃戰友的屍體。最後,20萬日軍僅存1萬人,日軍受到最大的挫敗。

科科達小徑戰役,素有“死亡山谷裡的屠殺”之稱,澳開展航空作戰計畫,

將日軍圍堵在山谷之中,日軍猶如困獸之鬥。無論他們如何瘋狂反擊,澳軍都能先發制人,伴隨日軍的反抗,澳軍也越來越殘忍,將日軍打擊得苦不堪言。

二戰結束後,同盟國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戰犯名單由同盟國提供,澳大利亞是同盟國中提供戰犯最多的國家。

令人咋舌的是,澳大利亞的名單中日本裕仁天皇的大名赫然在目。難怪多年之後,日軍還始終對澳大利亞又恨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