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會東首屆金沙江文化旅遊節開幕

5月27日,中國•會東首屆金沙江文化旅遊節盛大開幕。三百里麗水金沙繪就會東壯美圖畫,川滇文化的交匯,多民族風情的融合,成就了“川滇融會、博納西東”的獨特文化魅力。本屆金沙江文化旅遊節以“聽世界灘王濤嘯 探金沙會東秘境”為主題,

盛邀八方來客共賞金江古韻,同體神秘會東山、水、人之情。

涼山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州總工會主席曾令舉,涼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肖春,涼山州政協副主席宋光明、李東明應邀出席開幕儀式。來自省內外的知名企業家代表、學院領導、藝術家和來自自金沙江沿岸的會理、甯南、米易、祿勸、巧家、東川等友好區縣的來賓、招商引資合作單位來賓,

旅行社、自駕游俱樂部單位領導和遊客共計3000余人共聚盛會。

晚會尚未啟幕,喜訊已經傳來。在會東友好市區縣暨專案協定簽署儀式上會東與邛崍市、新都區締結為友好市區縣,與四川師範大學達成校地合作協定,與東方園林、北京欣聯盟科技、金螳螂集團、四川藍光集團、中聯影視、中交路橋、中國金融集團、深圳鼎盛教育等13家企業簽訂正式合同2個、戰略協定11個,

協定引資額98.3億元。

晚上8點,開幕式開始。會東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曉博向各界來賓致歡迎詞。涼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肖春在開幕上致辭。

涼山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曾令舉宣佈中國·會東首屆金沙江文化旅遊節開幕。開幕式由會東縣委副書記、縣長環江紅主持。

劉曉博在致辭表示,會東天藍水碧,山川秀美,金沙江峽谷雄奇秀麗,老君灘、老君峰、老君洞聞名天下,魯南山、夾馬石高原風光獨具特色;會東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先秦文明留遺址,紅軍長征播火種,

金江支隊垂英史;會東資源富集、物產豐富素有“攀西聚寶盆”之美譽,獨具魅力的歷史人文底蘊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為會東縣發展四季康養、休閒度假提供了優質的保障。會東將以舉辦此次中國•會東首屆金沙江文化旅遊節為平臺,進一步挖掘和弘揚會東文化,推銷和展示會東山水,做大做強會東金沙江文化旅遊品牌。會東將傾力打造一流的政務環境、法制環境、人文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以真誠的友誼和優質的服務,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到會東投資共同發展,共創輝煌。


晚會文藝演出徐徐拉開大幕。晚會共分千古金江、平湖為梯、奔流向海三個篇章,以時間為主線,其間用沙畫為引金江鼓樂會東非遺文化之經典。晚會開篇便用歡聲雷動的鼓樂敲出《金江禮贊》,鼓聲、鈸聲、嗩呐聲,時分時合、時快時慢、時起時伏,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鐵騎突出刀槍鳴”,氣勢宏偉,淩而不亂,生動再現會東“無鼓不成席,無樂不歡慶”之盛世。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靜聽會東原生態山歌,仿佛天籟之音,似風聲、似泉湧、似鳥鳴……集日月之精華、不飾雕琢,自然成趣。演出中,會東民歌用不飾雕琢的純淨之美博得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會東民歌、傳統小調,起於民間,源於生活,融匯川滇風情,曲調優美婉轉,節奏歡快、活潑,生動展現金沙江沿岸人民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

生生不息的變遷,磨礪出會東人豁達的胸懷,他們用勤勞質樸、重信守義和堅韌執著,塑造出今日會東的繁華格局。群舞《金沙江暢想》凝聚了42萬會東人民“建設宜人宜居宜業,文明和諧美麗川滇明珠”的共同理想,會東人將以改革創新破難奮進的堅強決心和勇氣,一路披荊斬棘銳意前行,在脫貧奔康的路上書寫美好篇章。

遍地管弦歌盛世,笙簫鑼鼓聚一堂。來自周邊的友好區縣同為金沙江文化藝術節獻禮,來自巧家縣的《高山有好水》講述了“水稻民族”布依族姑娘們對水的渴求和依戀;“歲月坐在岸邊,故事藏在水裡,青山化繭成蝶,陽光甜了四季,捧一河思念,我在米易等你。”米易縣獨唱《我在米易等你》無疑是熱情好客的金沙江人民對來客的盛情邀請;昆明市東川區帶來了《紅土地的小翠花》是善良質樸的金沙江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展現。山巒疊翠,碧水常流,花簇裝扮的彝山苗嶺,引來百鳥齊聚棲息,這就是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帶來《美麗的彝山可愛的家鄉》。

晚會開篇便用歡聲雷動的鼓樂敲出《金江禮贊》,鼓聲、鈸聲、嗩呐聲,時分時合、時快時慢、時起時伏,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鐵騎突出刀槍鳴”,氣勢宏偉,淩而不亂,生動再現會東“無鼓不成席,無樂不歡慶”之盛世。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靜聽會東原生態山歌,仿佛天籟之音,似風聲、似泉湧、似鳥鳴……集日月之精華、不飾雕琢,自然成趣。演出中,會東民歌用不飾雕琢的純淨之美博得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會東民歌、傳統小調,起於民間,源於生活,融匯川滇風情,曲調優美婉轉,節奏歡快、活潑,生動展現金沙江沿岸人民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

生生不息的變遷,磨礪出會東人豁達的胸懷,他們用勤勞質樸、重信守義和堅韌執著,塑造出今日會東的繁華格局。群舞《金沙江暢想》凝聚了42萬會東人民“建設宜人宜居宜業,文明和諧美麗川滇明珠”的共同理想,會東人將以改革創新破難奮進的堅強決心和勇氣,一路披荊斬棘銳意前行,在脫貧奔康的路上書寫美好篇章。

遍地管弦歌盛世,笙簫鑼鼓聚一堂。來自周邊的友好區縣同為金沙江文化藝術節獻禮,來自巧家縣的《高山有好水》講述了“水稻民族”布依族姑娘們對水的渴求和依戀;“歲月坐在岸邊,故事藏在水裡,青山化繭成蝶,陽光甜了四季,捧一河思念,我在米易等你。”米易縣獨唱《我在米易等你》無疑是熱情好客的金沙江人民對來客的盛情邀請;昆明市東川區帶來了《紅土地的小翠花》是善良質樸的金沙江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展現。山巒疊翠,碧水常流,花簇裝扮的彝山苗嶺,引來百鳥齊聚棲息,這就是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帶來《美麗的彝山可愛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