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近現代中國信鴿事業的發展歷程,知道現在中國有多少人玩鴿子嗎?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信鴿行業逐漸步入正軌,其中也經歷了一些波折,來看看近現代中國信鴿事業的發展歷程。

①中國近代信鴿發源地:上海成為中國信鴿近代發展史上最早開展鴿文化交流的“信鴿發源地”。在上海成立了“中國信鴿協會”、“上海信鴿協會”、“華東信鴿協會”、“和平信鴿協會”、“標準信鴿協會”、“聯合信鴿協會”和“滬西信鴿協會”7個信鴿協會組織。1963年籌建了“上海信鴿協會”,統一歸上海市花木公司領導。

② “文革”後信鴿的發展:在“文革”時期,

一切信鴿活動都被迫停止。1976年“文革”結束,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為各地信鴿活動帶來新的生機。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烏魯木齊等大中城市,紛紛建立了信鴿協會,開展信鴿競翔活動。

③全國性信鴿組織的成立:無錫市信鴿協會首先主動爭取市體育運動委員會領導,將信鴿活動納入體育運動競賽範圍。之後,上海、北京等地的信鴿協會也相繼歸屬于國家体委領導。信鴿協會需要有全國性的統一組織,

這是迎合現代信鴿運動的需要。

1979年9月,經國家体委、體總批示:“同意籌建全國性的信鴿愛好者組織——中國信鴿協會。”

1984年12月6日,中國信鴿協會正式在上海誕生。之後,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後都成立了信鴿協會,全國上百個省、市、縣、區和大型工礦也都先後成立了信鴿協會,

中國信鴿協會會員數也從幾萬人發展到30多萬,成為世界上信鴿協會會員最多的國家。它的成立,使全國的信鴿活動逐步走上正軌,國內的信鴿活動也逐步與國際信鴿活動接軌。

2015年中國信鴿協會舉辦比賽92628場,參賽人數39萬次。年足環銷售量2200萬枚;全國信鴿公棚632家,公棚收鴿總數307萬羽;公棚獎金28多億。

時至今日,2017年,全國公棚已達700餘家,

賽鴿運動在社會的影響力日漸加大,各省信鴿協會加大對公棚的監管。

中國賽鴿業的比賽規模、參賽羽數、信鴿產業總量世界第一。信鴿國家賽參賽信鴿達到12萬羽,中國作為國際鴿聯的重要成員,正向信鴿職業化、國際化水準發展,佔據國際鴿壇半壁江山的中國信鴿,

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視窗、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