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騎士勇士的晉級之路,絕不是你看到的那樣


果不其然,外界開始響起了“巨星抱團,勇騎連續三個賽季碰面,聯盟缺乏競爭力”這種言論了。

粗想,不是沒有道理,騎士這邊的歐文、詹姆斯、樂福都當過原來球隊的老大,個人能力都在聯盟前10。(東決的樂福配得上)配上一眾角色球員,一個球員生涯不算太成功的教練。

勇士這邊呢,4個全明星,兩個MVP,配上一眾角色球員,

和一個球員生涯場均得分沒上過10分的教練。

一邊是常規賽東部第二,62.2%勝率進季後賽,12勝1負。

另一邊是聯盟第一,81.7%勝率,季後賽12勝0負。

他們太強了,對吧?所以比賽很沒意思啊,躺著進決賽。

“這有點不尊重人,因為搞得像我們很輕鬆就抵達了總決賽一樣,完全不是那樣,我們和騎士都拼盡全力,才讓我們自己抵達了一個可以去競爭總冠軍的位置。”

庫裡說這些話的時候,

感覺真是心酸。

我努力了這麼多年,你們就一句話說比賽沒意思,聯盟缺乏競爭力。

那麼當年我躺在手術臺上無助的看著天花板,勇士隊戰績爛透了,年復一年為了季後賽席位打拼的時候,你們在哪裡。

就好比,一名廚師做菜從不好吃到味道絕倫,

把一家快要倒閉的餐廳搞得有聲有色,接著吸引了更多好的廚師來工作,餐廳從此越做越大。

你說,沒意思,你們做菜太好吃了。

又比如,一位醫生,醫術一般,天天被病人嫌棄,所在的科室也經營不善天天被院長罵,於是他苦心鑽研醫術,治病救人越來越棒,終於將科室業績提升了上去,年年在院內評選第一,別的科室拿不到獎金。

你說,太無聊,治病這麼精湛幹嘛。

球隊打球好,

聲望就高。

球員在籃球這一項成功了,這是他們通往聲望的主要臺階。

一旦成功消失,聲望也隨之消失。

昨天受群眾擁戴的英雄,今天一旦失敗,就會受到侮辱。

你不能輸啊,你不能去跟我們不喜歡的球員合作啊。

一旦他們展現出“好吧,其實我們也只是打球打得好一點的普通人”時,民眾會把曾經的英雄視為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為自己之前對他的憧憬和卑躬屈膝而進行報復。

騎士隊的路從來就不好走。

詹姆斯,進入聯盟9年才得到自己第一個冠軍,突破效率高被人說投籃差,投籃練出來了又說他不會背身,背身成為主要武器的時候,又被認為愛抱團,等到歐文樂福受傷,獨自帶隊跟勇士血戰6場贏得大部分人尊重的時候,有人站出來說,不行啊,你怎麼這麼容易抽筋,你怎麼長得像猩猩。

歐文,進入聯盟,憑藉“運球節奏、中遠距離後撤和一條龍高速變向襲框”一直被認為潛力無限,前年決賽他腳踝受傷的那場比賽中,退場時含淚把球衣摔在地上。

樂福,在森林狼打出上古神獸數據“31+31”,被人說刷子,剛到騎士找不到自己定位,一度在“內線藍領”和“外線定點大前鋒射手”的位置搖擺不定。

傑弗森,36歲仍然決定“one more year”,弗萊,慢性心力衰竭,在太陽效力時隊醫甚至告訴他“你再打下去,會死的”。

香波特和JR史密斯,紐約“丟”過來的球員,德隆,曾經可以和保羅比肩的聯盟最佳後衛之一。

勇士的路,同樣艱難。

庫裡頭幾年受傷那會,他和醫生形容自己的肌腱是“就像破布條一樣趴在骨頭上”,開賽季27場球腳扭了5次,專家在聽到勇士給他4年4400萬合同時驚呼管理層是不是瘋了。

克萊,在三年前可是擺在過“交易桌”上的,你想想,帶著隨時可能走人的心態訓練,打比賽,是什麼感覺。

杜蘭特,輸怕了,常年聯盟前三實力的球員,MVP級別,也曾輸的時候趴在父母肩上,哭的讓你覺得這只是個普通的大男孩。

格林自不必說了,這個身高能打內線,抗阿德,戈伯特,防守時鼓舞全隊,進攻推進極快,勇士節奏發起人之一,剛進聯盟時,也相信沒有多少人會看上他。

伊戈達拉,曾經76人的大當家,屢戰屢敗,利文斯頓,可能是和保羅喬治並稱“傷成這樣還能回來打球打這麼好”的球員了。

麥基,五大囧常客,8年5隊,搬家搬出了心得。

在評價兩隊的晉級之路之前,希望大家想明白一個道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他們也不是從進聯盟就這樣順利,年年12-1或者12-0來到這個位置。

他們能來到這裡,完全是因為他們足夠熱愛這項運動,具備強大的實力,失敗過,反省過,沒有在受傷時說“好吧,我就這樣了,打球沒意思。”

這樣說吧,不是他們的比賽沒意思,是你沒意思。

如果你覺得沒意思,那你是不尊重這些球員的努力,不尊重馬刺,凱爾特人,爵士和猛龍等拼了命也想站到總決賽這個舞臺的決心。

不尊重籃球這一項充滿競爭的運動。

當你能夠主觀看待比賽,客觀看待勝敗的時候。

贏了,我真是感覺要開心得上天了。輸了,憋著勁從頭再來一次吧。

那麼你才是真正愛上了籃球這項運動。

有人站出來說,不行啊,你怎麼這麼容易抽筋,你怎麼長得像猩猩。

歐文,進入聯盟,憑藉“運球節奏、中遠距離後撤和一條龍高速變向襲框”一直被認為潛力無限,前年決賽他腳踝受傷的那場比賽中,退場時含淚把球衣摔在地上。

樂福,在森林狼打出上古神獸數據“31+31”,被人說刷子,剛到騎士找不到自己定位,一度在“內線藍領”和“外線定點大前鋒射手”的位置搖擺不定。

傑弗森,36歲仍然決定“one more year”,弗萊,慢性心力衰竭,在太陽效力時隊醫甚至告訴他“你再打下去,會死的”。

香波特和JR史密斯,紐約“丟”過來的球員,德隆,曾經可以和保羅比肩的聯盟最佳後衛之一。

勇士的路,同樣艱難。

庫裡頭幾年受傷那會,他和醫生形容自己的肌腱是“就像破布條一樣趴在骨頭上”,開賽季27場球腳扭了5次,專家在聽到勇士給他4年4400萬合同時驚呼管理層是不是瘋了。

克萊,在三年前可是擺在過“交易桌”上的,你想想,帶著隨時可能走人的心態訓練,打比賽,是什麼感覺。

杜蘭特,輸怕了,常年聯盟前三實力的球員,MVP級別,也曾輸的時候趴在父母肩上,哭的讓你覺得這只是個普通的大男孩。

格林自不必說了,這個身高能打內線,抗阿德,戈伯特,防守時鼓舞全隊,進攻推進極快,勇士節奏發起人之一,剛進聯盟時,也相信沒有多少人會看上他。

伊戈達拉,曾經76人的大當家,屢戰屢敗,利文斯頓,可能是和保羅喬治並稱“傷成這樣還能回來打球打這麼好”的球員了。

麥基,五大囧常客,8年5隊,搬家搬出了心得。

在評價兩隊的晉級之路之前,希望大家想明白一個道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他們也不是從進聯盟就這樣順利,年年12-1或者12-0來到這個位置。

他們能來到這裡,完全是因為他們足夠熱愛這項運動,具備強大的實力,失敗過,反省過,沒有在受傷時說“好吧,我就這樣了,打球沒意思。”

這樣說吧,不是他們的比賽沒意思,是你沒意思。

如果你覺得沒意思,那你是不尊重這些球員的努力,不尊重馬刺,凱爾特人,爵士和猛龍等拼了命也想站到總決賽這個舞臺的決心。

不尊重籃球這一項充滿競爭的運動。

當你能夠主觀看待比賽,客觀看待勝敗的時候。

贏了,我真是感覺要開心得上天了。輸了,憋著勁從頭再來一次吧。

那麼你才是真正愛上了籃球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