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有福了,2017年農村養老有這6項調整,你的低保提高了嗎

農民有福了,農村低保提高

目前我國的人口分為城鎮人口和農業人口(戶籍制度的改革正在推動之中),

城鎮人口主要靠退休金和出租房屋所獲收益養老;農村居民則主要依靠土地和子女養老。一直以來,養老都是一項民生大計,每一年養老政策的調整也都牽動著億萬農民的心,因為農民一直在期盼著養老金能有所上調。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及國家政策對農村的重點扶持,近些年來,農村的養老政策發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步入2017年以來,農村的養老政策變化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2017年農村的養老保險有這6項調整,如下:

1、高齡高人還會發放高齡津貼

此外,農村的高齡老人也是可以每個月領取高齡津貼的。只不過地區不同,經濟狀況不同,高齡補助的津貼標準也會有所不同。

農民有福了,2017年農村養老有這6項調整,你的低保提高了嗎

2、外地養老金能夠轉移了

據悉,隨著2017年新農保政策的調整,外出務工農民在外地繳納的養老金可以轉移到農村老家了。這樣一來,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將會更有保障。

外地養老金能夠轉移了

3、養老金上調

據瞭解,從農村開始實施養老保險政策,一直到今年已經是連續十二年上調養老金了。目前,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基礎養老金已經由之前的每月55元調升至了每月70元,進一步了保障了農村老人的基礎生活。

4、失地農民也能領取養老保險了

嚴格來說,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實施才只有兩年光景,只要是被依法征地的農民都可以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通過參保,每個月領取定額的養老金。此政策的實施,就如同城鎮的退休工人每個月領取退休金一樣,讓失地農民每個月都能“領工資”。

失地農民也能領取養老保險了

5、部分地區的農民可以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

從去年開始,已經有部分的省份可以進行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了。此政策的出臺主要是為了幫助那些年輕的時候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的農民,使其能夠一次性補繳保費,便可以在60歲之後每個月領取固定養老金,最高可達每月1300元。

6、年滿60周歲的農民不繳納保費也能領取基礎養老金

當然了,養老保險主要是針對農村的老人們,依據2017年的新農保政策,只要在農村滿足60歲的農民都是可以不用繳費直接領取基礎養老金的。

年滿60周歲的農民不繳納保費也能領取基礎養老金

以上6點顯示農民社會保障確實提高了,相信隨著國家惠農扶貧政策的大力扶持,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農民將得到全方位的社會保障。

當然了,養老保險主要是針對農村的老人們,依據2017年的新農保政策,只要在農村滿足60歲的農民都是可以不用繳費直接領取基礎養老金的。

年滿60周歲的農民不繳納保費也能領取基礎養老金

以上6點顯示農民社會保障確實提高了,相信隨著國家惠農扶貧政策的大力扶持,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農民將得到全方位的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