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暨第三屆李時珍蘄艾健康-旅遊文化節開幕

5月26日,“中國艾都杯·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暨第三屆李時珍蘄艾健康▪旅遊文化節”在醫聖故里——湖北蘄春隆重舉行。

世界級大會吸引全球目光 五十多億投資做強產業

容納2000多人的蘄春縣會展中心座無虛席。

來自加蓬、烏克蘭、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內外中醫藥行業協會、知名旅遊行業專家、中醫藥從業者、全國艾草植物研究專家、艾草種植企業、艾製品生產企業、國際採購商齊聚醫聖李時珍故里,共同見證中國艾草產業發展的這一里程碑事件。

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援,北京大醫堂集團和蘄春縣蘄艾產業協會聯合承辦的本屆節會開幕式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世界艾草大會相關負責人和中非傳統醫藥學顧問郭末博士分別致辭,宣讀了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艾產業國際聯盟成立批復,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中國針灸學會會長劉保延宣佈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暨第三屆李時珍蘄艾健康、旅遊文化節開幕。

為期三天的活動中,同步舉行李時珍健康文化日系列紀念活動、世界艾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艾產品博覽會、農特精產品展、艾草體驗活動、招商局蘄春健康產業新城項目推介會暨招商引資專案簽約儀式、中國艾都艾草館揭牌以及四家蘄艾企業開業開館、四海賓朋遊蘄春等系列活動。

招商簽約儀式上,深圳前海羅漫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甘之草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東莒集團、泰國頂尖塑膠模具有限公司等企業與蘄春簽約13個投資專案,

其中有7個專案與健康產業有關,協定投資額53.88億元。

從“中國艾都”到“世界艾都”

“健康人生,從艾出發”,蘄春早在2013年就定下了這一發展理念。隨著這次節會舉行,蘄春艾草及艾產業將吸引世界目光,加速邁向國際化。把中國艾都,打造成世界艾都。

蘄春是明代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故鄉,享有“醫聖故里、教授名縣、王府勝地、中國艾都”的美譽。

蘄春是中國最大的艾草集聚區,四大艾草之首蘄艾的發源地,蘄春因其獨有的地理優勢,所產出的艾草,藥用功效獨特,在全球獨享盛譽,更是受到艾灸愛好者的極力追捧。

“舉辦世界艾草大會暨第三屆李時珍蘄艾健康旅遊文化節,啟動李時珍誕辰500周年紀念活動,旨在深度展示蘄艾產業資源,展現蘄春養生旅遊資源,宣傳底蘊深厚的蘄春文化,推廣‘蘄艾’品牌,促進艾草產業的健康繁榮和可持續發展!”黃岡市委常委、縣委書記趙少蓮介紹說。

圍繞“艾草+” 崛起百億產業集群

近年來,該縣大力弘揚李時珍人文精神,以建設中國健康產業示範縣、創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為引領,把醫藥、養生、文化、旅遊融入大健康產業,實施“藥旅聯動”戰略,探索特色、差異發展路徑,初步形成藥材種植、醫藥加工、醫藥物流、文化旅遊、養生養老、醫療保健於一體的大健康全產業鏈。堅持“養生蘄春,從艾出發”,讓蘄艾這顆小草,靈光乍現,身價萬倍,備受矚目。

截至目前,該縣蘄艾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通過與30多所高等院校、300多名知名專家教授、千名基層醫院院長攜手合作,成立中醫診療、蘄艾研究、中醫養生、中成藥研發、藥材種養研究等6個研發機構,建成了蘄艾製品檢測科技中心,申報科技成果和發明專利80多個,研發生產出藥品、保健品、化妝品、日化用品等18個系列700多個產品,加工企業達800多家,線上線下代理商達6000余家,從業人員達2萬人,產品暢銷全國,遠銷歐美、東南亞,擁有專利產品38個、批准文號9個,年可轉化鮮艾葉40萬噸,幹艾葉15萬噸,年產值突破20億元。

“時珍驗方”、“時珍養生堂”等20多個產品被評為湖北名牌產品,榮獲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和中國武漢綠色產品交易會“綠色產品優質獎”。蘄艾品牌價值,經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認定為43.84億元,居中國品牌價值評價資訊榜第三位元。

把醫藥、養生、文化、旅遊融入大健康產業,實施“藥旅聯動”戰略,探索特色、差異發展路徑,初步形成藥材種植、醫藥加工、醫藥物流、文化旅遊、養生養老、醫療保健於一體的大健康全產業鏈。堅持“養生蘄春,從艾出發”,讓蘄艾這顆小草,靈光乍現,身價萬倍,備受矚目。

截至目前,該縣蘄艾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通過與30多所高等院校、300多名知名專家教授、千名基層醫院院長攜手合作,成立中醫診療、蘄艾研究、中醫養生、中成藥研發、藥材種養研究等6個研發機構,建成了蘄艾製品檢測科技中心,申報科技成果和發明專利80多個,研發生產出藥品、保健品、化妝品、日化用品等18個系列700多個產品,加工企業達800多家,線上線下代理商達6000余家,從業人員達2萬人,產品暢銷全國,遠銷歐美、東南亞,擁有專利產品38個、批准文號9個,年可轉化鮮艾葉40萬噸,幹艾葉15萬噸,年產值突破20億元。

“時珍驗方”、“時珍養生堂”等20多個產品被評為湖北名牌產品,榮獲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和中國武漢綠色產品交易會“綠色產品優質獎”。蘄艾品牌價值,經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認定為43.84億元,居中國品牌價值評價資訊榜第三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