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潮州古村端午節前“游旱龍”活動 已有600年歷史

南方網訊 27日下午,饒平所城鎮大城所,幾名村民抬著一條由竹與紙製成的“褐龍”穿街走巷巡遊。

所到之處,村民燃放鞭炮,夾道喝彩,異常熱鬧。在大城所,端午節“游旱龍”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系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據瞭解,始建于明朝的大城所是廣東8個列入2017年中央財政支持範圍的古村落之一,也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粵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文化沉澱深厚。“游旱龍”已成為當地年度盛景,雖沒有水域賽龍舟那樣的激烈場面,

但卻極具地方特色,讓人領略到不一樣的端午風情。

據村裡的老一輩介紹,由於大城所四周沒有溪河水域,每到端午節,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別出心裁地用竹片、竹篾和紙板製作成粉、褐、青、紫、紅、黃六種顏色的旱龍舟,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一至初六期間,依次巡遊一種顏色的龍。

“旱龍”在遊遍了“三街六巷”之後,彩旗盒繡球便作為吉祥物被居民搶奪一空,寓意著將吉祥帶回家。

各家各戶的長輩婦女用紙錢將香枝卷成一束,再用黑色的紗線捆緊,在小孩背脊自上而下拂拭完畢,便將紙錢香枝束放進“旱龍”裡,托“旱龍”載到城外燒掉,即送走邪氣,祈求闔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