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總是嫌棄你婆婆帶孩子,其實,她真的是一位好老師!

許多人對於婚姻恐懼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婆媳關係問題,原本結婚後可以相安無事,但是有了孩子後,特別是在餵養孩子以及教育方面,婆媳間經常爆發矛盾不斷!現在搜索婆婆和育兒,

許多人問的都是如何處理與婆婆間的觀念不同,但是,你可有想過,雖然婆婆的有些觀念是過失老舊的,但是,她的一些經驗其實是很寶貴的!

婆婆說“我是過來人,多年來的所見所聞,積累的老經驗比你吃的鹽還多,你只不過是紙上談兵~”新手媽媽說“我沒有實戰經驗,

但學習過科學專業育兒知識,你那些都是老舊經驗了不科學不適用~”

每每和媽媽們聊到帶孩子的話題,“婆婆”這個字眼出現的頻率算是最高的了。老人幫忙帶孩子做家務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既可以減輕媳婦的負擔,又可以享受三代同堂的天倫之樂,可生活是現實的,童話裡的故事也許是騙人的,外人看似美好無比的事情,當事人不一定這樣認為。

婆婆們畢竟是過來人,一輩子的生活經驗急等著派上用場,希望兒子媳婦好好繼承並發揚光大;可媳婦們為了當個新時代好媽媽,懷孕前育兒書也都沒少看,再加上平常有事就找度娘有煩惱就去論壇吐槽的習慣,個個都早已煉成了半個育兒專家,也正想著從孩子一出生起,就好好規劃好好教養,爭取把科學育兒落到實處。

婆婆溺愛寶寶,想用她所認為正確的方法來養育寶寶,說到底也是出於她對寶寶的愛,即使傳統、即使錯誤,也不應該被責怪。但是,用錯誤的方法養育寶寶,必定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對傳統婆婆不得不管。怎麼管?“硬攻”只會兩敗俱傷,只能“巧取”!

婆婆對寶寶的愛不容置疑,所以,

就算在育兒觀念上有矛盾,也犯不著發生爭吵和衝突,這只會加深婆媳之間的矛盾。對寶寶而言,一個終日吵吵鬧鬧的家庭,也是不利於其身心發展的。

記住,“對付”傳統觀念深重的婆婆,不能力敵只能智取,在育兒問題上,儘量與婆婆取得思想上的統一,

爭取把婆婆變成你育兒路上的“助手”,而非“對手”。

婆婆之所以不信服你,是因為她心中有一個“權威”。而這個“權威”要麼是那些傳統經驗,要麼就是醫生老師專家,反正不會是家裡那位平平凡凡的媳婦。沒關係,不必爭這個高下,媳婦要做的,就是抓准婆婆的這個特點,必要時借助“權威”之口,讓她知道“權威”也站在你這邊。

年輕的父母切忌當著孩子的面說:奶奶懂什麼,她那一套養小孩的經驗,都是幾十年前的老古董了。老人也不能說:別聽你媽的,有奶奶呢。須知,權威無論是從年輕父母身上消失,還是從老人身上消失,都是可怕的,在失去權威的家庭裡,孩子身上的頑劣天性會變成一匹脫韁的野馬,到那時,要想扭轉孩子一個很小的壞習慣,都將變得極其困難。而且年輕父母也不一定都是對的,像勞動觀念、禮貌、勤儉等,一般為老人所重視,是年輕父母看不上的“細枝末節”。

然而,這正是當代獨生子女最軟肋的地方,也恰恰是由此而引申出來勤勉、團隊精神、友善和誠信等現代社會最需要的品質。難道我們年輕的父母不該稍作反思嗎?

年輕的父母切忌當著孩子的面說:奶奶懂什麼,她那一套養小孩的經驗,都是幾十年前的老古董了。老人也不能說:別聽你媽的,有奶奶呢。須知,權威無論是從年輕父母身上消失,還是從老人身上消失,都是可怕的,在失去權威的家庭裡,孩子身上的頑劣天性會變成一匹脫韁的野馬,到那時,要想扭轉孩子一個很小的壞習慣,都將變得極其困難。而且年輕父母也不一定都是對的,像勞動觀念、禮貌、勤儉等,一般為老人所重視,是年輕父母看不上的“細枝末節”。

然而,這正是當代獨生子女最軟肋的地方,也恰恰是由此而引申出來勤勉、團隊精神、友善和誠信等現代社會最需要的品質。難道我們年輕的父母不該稍作反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