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浙江慶元舉辦農耕文化節 深拓農旅融合之道

舉水鄉梯田 奚金燕 攝

中新網麗水5月28日電(記者 奚金燕)綿延不絕的大山,

過去是浙江慶元向外發展的最大桎梏,而當下,卻是其實現趕超發展的最大優勢。28日,浙江慶元舉辦農耕文化節,利用節慶將深藏於大山深處的風景、美食、民俗呈現給遊客,以“農旅融合”為破題百姓致富文章。

正在放牛的村民 奚金燕 攝

慶元地處浙西南,山水環抱,群峰綿延,森林覆蓋率86%,是“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從慶元縣城出發,越往裡越能感受到生態之優良、風光之秀美。而位於慶元縣東南部的舉水鄉更是猶如一顆深山黛珠,遺世而獨立。

悠然自得的鴨子 奚金燕 攝

舉水鄉距離慶元縣城約一個小時車程,

下轄16個行政村,共有2048戶6096人。因鄉域內勞動力需求較少,多數村民選擇背井離鄉外出務工,常住人口僅943戶1785人,占總人口的29.2%,大多都以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為主。

因人口大量外出,加上梯田種植依賴人工,導致許多在村村民面對大面積的“肥沃土地”,心有餘而力不足,許多梯田因此荒廢。直到2016年,這一方被遺忘的山水才迎來了新的生機。

摸田螺 奚金燕 攝

通過當地政府的招商引資,2016年9月,天宸農業公園正式成立,選址在舉水鄉大丘村、地虎坑村、杉源村、黃山村、照田村,總面積達上萬畝。一期預計投資8000萬元,分三年左右建成,主要建設漂流河道、遊客接待中心、高山生態果園、景觀長廊、景觀梯田以及神奇的天池,

絢麗的七彩池、雅致的精品民宿、生態養殖系統等。

據該園相關負責人姜琦介紹,公園將依託舉水鄉良好的生態農業生產條件,以“陸路與水路交錯遊覽、步步生景、移步換影”為總思路,以“以農興旅、以旅富農、農旅結合”為發展理念,打造國內一流的新農村休閒勝地。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涵養,28日,天宸農業公園正式揭開神秘面紗。走進其間,一畦畦梯田,微微泛著水光,蜿蜒成天堂曲線,

美輪美奐。仰望天空,一抹靛藍純淨得令人震撼;俯瞰田間,老牛悠然地啃著草,儼然一幅歲月靜好的鄉村畫卷。

百家宴 奚金燕 攝

看過美景,不妨去放鬆下四肢。現場,主辦方還精心設置了許多體驗環節,如抓魚、插秧、放牛、摸田螺等等,讓遊客輕鬆享受回歸自然的樂趣。

“這樣的場景就像回到了小時候!”特地從麗水趕來的遊客周順發剛摸了滿滿一袋田螺,可謂是滿載而歸,卻仍意猶未盡,“這些農事我們這一代還能回味下,下一代就完全不知道了,有這樣一個地方很難得,以後還要帶孩子來體驗下!”

“項目落戶舉水不到半年,已使近千畝拋荒農田複墾,解決近百名留守村民的就業,是助農增收最明顯的項目之一。”舉水鄉鄉長吳華介紹道,以搶種春耕時節為例,農業基地建設每日勞作工人可達100餘人,每人每日報酬150–200元不等,使民眾在自家門口就能賺錢,做到生活工作兩不誤,同時梯田流轉可為四個村的農戶增收60余萬元。

百家宴 奚金燕 攝

舉水鄉的“重煥生機”正是慶元縣農旅融合發展的縮影。時至今日,旅遊春風吹遍大地,身懷綠水青山這一寶藏的慶元,也利用自身優勢,將旅遊業與生態農業結合起來,開創農旅融合的新格局,既讓“綠水青山”永不褪色,又讓“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慶元縣副縣長吳小軍坦言,舉辦此次農耕文化節正是出於“農旅融合”的考慮,依託慶元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借助農業發展的節點,更好地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他表示,接下去繼續深耕農旅融合之道,將這把激情之火在慶元變為燎原之勢。(完)

“這樣的場景就像回到了小時候!”特地從麗水趕來的遊客周順發剛摸了滿滿一袋田螺,可謂是滿載而歸,卻仍意猶未盡,“這些農事我們這一代還能回味下,下一代就完全不知道了,有這樣一個地方很難得,以後還要帶孩子來體驗下!”

“項目落戶舉水不到半年,已使近千畝拋荒農田複墾,解決近百名留守村民的就業,是助農增收最明顯的項目之一。”舉水鄉鄉長吳華介紹道,以搶種春耕時節為例,農業基地建設每日勞作工人可達100餘人,每人每日報酬150–200元不等,使民眾在自家門口就能賺錢,做到生活工作兩不誤,同時梯田流轉可為四個村的農戶增收60余萬元。

百家宴 奚金燕 攝

舉水鄉的“重煥生機”正是慶元縣農旅融合發展的縮影。時至今日,旅遊春風吹遍大地,身懷綠水青山這一寶藏的慶元,也利用自身優勢,將旅遊業與生態農業結合起來,開創農旅融合的新格局,既讓“綠水青山”永不褪色,又讓“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慶元縣副縣長吳小軍坦言,舉辦此次農耕文化節正是出於“農旅融合”的考慮,依託慶元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借助農業發展的節點,更好地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他表示,接下去繼續深耕農旅融合之道,將這把激情之火在慶元變為燎原之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