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怎樣才能5個月瘦掉50斤 看摔跤吧爸爸!讓你感動同時一起減肥

從帥哥到大叔

人常說從瘦到胖容易,從胖到瘦難!

隨著一部《摔跤吧!爸爸》的熱映, 51歲的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再度進入觀眾的視線,這位元被稱為印度劉德華的演員為了電影的角色需要,他先是將自己的體重暴增至97公斤,而後又狂減25公斤。如此肥瘦自如的功力讓不少胖紙羡慕不已。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所謂年年減肥年年肥,減肥似乎是生活優越的現代人永恆的話題,究竟怎樣才能長久保持一個好身材而不長胖呢?節食+運動?服用減肥藥?抑或是長痛不如短痛,

選擇減重手術?減肥那點事,還真是知易行難。

胖不胖自己說了不算!

很多愛美的女性成天嚷嚷著減肥,動不動就要節食,計算食物熱量比計算個人資產負債還要認真。而一些男性(特別是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士)明明已十分“富態”,卻依舊用“我這只是微胖”“男人太瘦沒氣場”來安慰自己,飲食、日常生活依然我行我素。

其實,胖不胖自己說了不算,

醫學上有一套專業的評估方法——計算BMI指數:即以體重數(千克)/身高數(米)的平方。

BMI指標具有種族差異,對亞洲人來說:數值越高肥胖程度越嚴重。所以,BMI超過23的人群應該引起重視。

BMI指數

體重

≤18.5

過輕

18.5~22.9

正常

≥23

超重/肥胖

從更嚴謹的醫學角度來衡量, BMI也只是指標之一,年齡、脂肪含量及分佈也都密切相關。甚至還需要評估全身副乳代謝情況,如腰圍超標,血糖、血脂、血壓、血尿酸等指標異常,

就屬於病態肥胖,病態肥胖就需要專科醫生來指導你的干預和減重方式了。

什麼是病態肥胖?吃太多所以胖算嗎?

提到肥胖,有人認為這是一個純粹的物理學問題,吃得太多、消耗得太少就會發胖。內分泌醫生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吃得多動得少並不是導致肥胖的唯一原因,基因、環境及生活方式均可以導致肥胖的發生,臨床上常見的肥胖多由於內分泌代謝異常所致,

我們常稱之為病態肥胖。

所以,如果BMI超過23、適當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後仍沒有改善,應及時去醫院作一次全面評估,以及早發現可能存在的肥胖誘因和外在因素。

既管不住嘴、又邁不開腿,吃減肥藥行嗎?

既管不住嘴、又邁不開腿的胖紙常常將希望寄託在減肥藥物上,

其實這是最不經濟和安全的減肥方式。縱觀曾經或正在市場上銷售的具有減肥作用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兩種:

食欲抑制劑 以西布曲明為代表,由於有嚴重的心血管副作用,早已被食藥監部門叫停。

脂肪酶抑制劑 以奧利司他為代表,通過抑制人體腸道脂肪酶的活性,減少脂肪的消化吸收,從而起到減肥的作用。

但是,即便是目前仍准許使用的脂肪酶抑制劑,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因為即便對肥胖患者來說,脂肪仍是必須的營養素,不恰當地使用脂肪酶抑制劑,容易造成必需脂肪酸和一些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從而危害健康。

至於一些在街頭小藥店銷售的無批文“減肥藥”,更是應該遠離,以免被其中添加的瀉藥、激素、神經興奮劑等成分所害。

吃肉大法好?當心肝腎受損

近年來,五花八門的減肥法頗為流行,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法、無脂肪低熱量高纖維法、斷食物法等等。光從文字描述來看, “一點不吃苦”,甚至還很“享受”——肉類、蛋類、乳製品可以隨便吃,只消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就行了。不少人依計行事,短時間內也真的看到體重的下降。

然而這些方法在醫學界存在極大爭議,更是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相抵觸。指南的核心是——穀物(碳水化物)為主,能量平衡,弱油少鹽,突出運動。穀物應當作為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要是限制其攝入,轉而吃大量的動物性食物,人體為了滿足能量需求,肝臟就要加大工作量來供能,這無疑將加重肝臟的負擔。

此外,蛋白質類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含氮廢物,這些都需要通過腎臟的濾過才能排出體外,攝入太多動物性食物也會使腎臟不堪重負。

所以,為了保護肝腎兩大重要臟器,要均衡飲食,不要增加機體的負擔,科學減重應該在體重減少的同時,提高生活品質,延年益壽,而不是採取苦行憎樣的修行和體重與壽命同時減少的減重大法。

拒絕減重手術?其實沒有必要

對於一些食欲旺盛,胃腸功能失調,難以堅持運動,且伴有代謝紊亂的重度肥胖人群,在生活方式調整和內科干預無法收到滿意的效果時,可在考慮接受微創減重手術或代謝性手術來達到減重的長期效果。

想瞭解更多醫學資訊及醫學知識,請關注本

想諮詢神經外科醫療問題可登陸:http://zhaods123.haodf.com/

神經外科趙大夫研究領域:顱腦腫瘤,寰枕畸形,椎管內腫瘤,腦積水,脊髓栓系,腦外傷,腦出血,癲癇,昏迷病人促醒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因為即便對肥胖患者來說,脂肪仍是必須的營養素,不恰當地使用脂肪酶抑制劑,容易造成必需脂肪酸和一些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從而危害健康。

至於一些在街頭小藥店銷售的無批文“減肥藥”,更是應該遠離,以免被其中添加的瀉藥、激素、神經興奮劑等成分所害。

吃肉大法好?當心肝腎受損

近年來,五花八門的減肥法頗為流行,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法、無脂肪低熱量高纖維法、斷食物法等等。光從文字描述來看, “一點不吃苦”,甚至還很“享受”——肉類、蛋類、乳製品可以隨便吃,只消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就行了。不少人依計行事,短時間內也真的看到體重的下降。

然而這些方法在醫學界存在極大爭議,更是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相抵觸。指南的核心是——穀物(碳水化物)為主,能量平衡,弱油少鹽,突出運動。穀物應當作為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要是限制其攝入,轉而吃大量的動物性食物,人體為了滿足能量需求,肝臟就要加大工作量來供能,這無疑將加重肝臟的負擔。

此外,蛋白質類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含氮廢物,這些都需要通過腎臟的濾過才能排出體外,攝入太多動物性食物也會使腎臟不堪重負。

所以,為了保護肝腎兩大重要臟器,要均衡飲食,不要增加機體的負擔,科學減重應該在體重減少的同時,提高生活品質,延年益壽,而不是採取苦行憎樣的修行和體重與壽命同時減少的減重大法。

拒絕減重手術?其實沒有必要

對於一些食欲旺盛,胃腸功能失調,難以堅持運動,且伴有代謝紊亂的重度肥胖人群,在生活方式調整和內科干預無法收到滿意的效果時,可在考慮接受微創減重手術或代謝性手術來達到減重的長期效果。

想瞭解更多醫學資訊及醫學知識,請關注本

想諮詢神經外科醫療問題可登陸:http://zhaods123.haodf.com/

神經外科趙大夫研究領域:顱腦腫瘤,寰枕畸形,椎管內腫瘤,腦積水,脊髓栓系,腦外傷,腦出血,癲癇,昏迷病人促醒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