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改種”?1500元的淨利潤將成為新機會

你知道宜良嗎?

宜良

宜良縣位於雲南省中部,距離昆明市僅有54公里。

90年代,宜良鮮食玉米產業開始起步,得益于當時昆明市場對甜玉米的巨大需求,宜良成為雲南地區最早實現鮮食玉米產業化的區域之一,甚至成為輻射雲南中部、東部鮮食玉米外運市場的集散地。

1

優越天氣促產業大發展

宜良鮮食玉米種植以甜玉米為主,是宜良縣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主要種植區域集中在狗街鎮、匡遠鎮、北古城鎮和耿家營鎮等鄉鎮,

均有千畝以上的連片種植區。2016年,宜良縣蔬菜播種面積為270276畝,甜玉米播種面積為28763畝,占蔬菜種植面積約11%。

宜良縣甜玉米按月播種面積統計表(單位:畝)

宜良縣甜玉米上市量統計表(單位:萬千克)

宜良縣具有優異的光、熱、水等自然資源,一年可種植甜玉米2-3季。每年第一季集中播種的時間是2-3月;第二季集中播種時間是5-6月,第三季集中播種時間是11-12月;另外,每年9月份也是播種面積較大的月份。

每年5月1日勞動節後,一直持續到10月1日國慶日前,都是宜良甜玉米的集中上市時間。宜良甜玉米上市時間覆蓋整個夏季前後,是雲南夏季甜玉米產區的典型代表。錢開宏是宜良當地甜玉米收購量最大的流通商,據他介紹,2015年一天最多可銷售500噸,雖然2016年受到高速公路限重要求的影響,但當時一天銷售量仍可達400噸。

宜良大棚市場是當地最大的蔬菜集散市場,

年均交易額超過7億元。市場位於昆石公路旁,也是雲南東部最早形成外運鮮食玉米的集散市場,元謀、嵩明、石林甚至西雙版納的甜玉米均會運到該市場進行交易。市場總經理陳光介紹:“鮮食甜玉米是市場交易量最大的品類之一,每年交易量超5萬噸,交易額超1億元。”

2

品種更迭高產是主流

追求高產是宜良甜玉米一直宣導的主旋律,宜良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陳清華分析:“因為收購價格變化小,

種植戶更願種產量高的品種。”來自廣西金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金卡系列品種因為在當地高產性突出,成為當地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

宜良甜玉米種植熱潮剛剛興起的時候,品種還沒有較突出的特徵。有大穗粒的金鳳5號甜玉米、產量較高的華珍和台珍甜玉米,也有品質突出的風蜜甜玉米。後來,因價格穩定,高產效益更好,農戶開始持續追求更加高產的品種,

2014年流行的夏珍和新美夏珍甜玉米,當地畝產量在1.5-1.8噸之間。到了2015、2016年,以金卡系列甜玉米為代表的高產量甜玉米開始遍佈當地,畝產量可以高達1.8-2.0噸。錢開宏說:“現在宜良100公里以內,目前主要種植金卡311品種。因為鮮銷市場喜歡大棒型品種,一般在8兩-1斤2兩之間食最合適的。”

宜良目前還種有不少的華金甜、新美夏珍這種中棒形的品種,因為口感較好,棒形中等,主要供應廣西南寧市場。

2016南方鮮食玉米大會地展評選

3

新形勢下面臨挑戰

在宜良,甜玉米主要是散戶種植,每畝種植成本僅1000-1500元,包含種子費250-350元、化肥400-500元、農膜130元、農藥200-250元、機耕費150-200元。畝產量在1.5-2.4噸,畝產值可達2000-3500元,扣除成本,每畝甜玉米可為種植戶帶來1000-1500元的淨利潤。

然而,每年的4-10月份是全國鮮食玉米集中上市、價格較低迷的時間段,宜良甜玉米的上市高峰期剛好集中在這段時間,錢開宏表示,這影響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雖同為經濟作物,近年來,鮮食玉米種植效益的競爭力不如當地的其他蔬菜和花卉苗木產業。

宜良縣種植業較為發達,低效益的作物生存空間有限,宜良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術管春秀介紹,比如水稻,因為種植效益低,面積從十幾萬畝下降到了2萬餘畝,而高效益的蔬菜(如辣椒、番茄等)和花卉苗木播種面積增加迅速。2016年,全年蔬菜播種面積約27萬畝,花卉苗木約15萬畝,且主要集中在土壤、水利條件好的壩區。近3萬畝種植效益較低的的鮮食玉米有向半山區、山區轉移的趨勢。

4

改種為鮮食玉米提供大空間

從宜良近5年來甜玉米播種面積可以看出,近3年,面積出現了輕微的下降趨勢。面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種植效益不敵蔬菜和花卉苗木,鮮食甜玉米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但短期之內的發展停滯並不能否定宜良縣作為鮮食甜玉米生產強縣的地位。適宜的環境優勢、成熟的產業配套、長期的生產經驗都是宜良縣做強鮮食甜玉米產業的巨大優勢。

雲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道金榮告訴記者:“雲南大田玉米結構將面臨調整,大力發展鮮食玉米是一大方向。”

管春秀認為:“宜良縣目前仍有17萬畝的大田玉米結構待調整,鮮食玉米的發展空間很大。”相對於大田玉米,鮮食玉米的種植效益更高,宜良相關農業部門為了進一步發展鮮食玉米種植,每年定期舉辦栽培技術培訓、新優品種田間示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農民種植鮮食玉米的積極性。在全省玉米結構調整升級的大背景下,玉米種植戶改種鮮食玉米的可能性非常大,宜良縣有望再次迎來鮮食玉米的擴種潮。

本文來源農財君的“兄弟”Mr玉米鮮生,

請關注一下這位帥哥噢!

每天獻上鮮食玉米的大事小事

玉米好鮮生從來不是搬運工

而是接近真相的最短途徑

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Mr玉米鮮生”

4月7-9日,我們將相聚於雲蒸霞蔚的雲南

潑水節和玉米文化的全新融合

高峰論壇與品種品鑒雙輪驅動

徜徉山水 交流洽談

這裡是雲南芒市

以最酣暢淋漓的熱情誠邀您的到來

參會聯繫:18054239780 020-83003554

2016南方鮮食玉米大會地展評選

3

新形勢下面臨挑戰

在宜良,甜玉米主要是散戶種植,每畝種植成本僅1000-1500元,包含種子費250-350元、化肥400-500元、農膜130元、農藥200-250元、機耕費150-200元。畝產量在1.5-2.4噸,畝產值可達2000-3500元,扣除成本,每畝甜玉米可為種植戶帶來1000-1500元的淨利潤。

然而,每年的4-10月份是全國鮮食玉米集中上市、價格較低迷的時間段,宜良甜玉米的上市高峰期剛好集中在這段時間,錢開宏表示,這影響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雖同為經濟作物,近年來,鮮食玉米種植效益的競爭力不如當地的其他蔬菜和花卉苗木產業。

宜良縣種植業較為發達,低效益的作物生存空間有限,宜良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術管春秀介紹,比如水稻,因為種植效益低,面積從十幾萬畝下降到了2萬餘畝,而高效益的蔬菜(如辣椒、番茄等)和花卉苗木播種面積增加迅速。2016年,全年蔬菜播種面積約27萬畝,花卉苗木約15萬畝,且主要集中在土壤、水利條件好的壩區。近3萬畝種植效益較低的的鮮食玉米有向半山區、山區轉移的趨勢。

4

改種為鮮食玉米提供大空間

從宜良近5年來甜玉米播種面積可以看出,近3年,面積出現了輕微的下降趨勢。面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種植效益不敵蔬菜和花卉苗木,鮮食甜玉米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但短期之內的發展停滯並不能否定宜良縣作為鮮食甜玉米生產強縣的地位。適宜的環境優勢、成熟的產業配套、長期的生產經驗都是宜良縣做強鮮食甜玉米產業的巨大優勢。

雲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道金榮告訴記者:“雲南大田玉米結構將面臨調整,大力發展鮮食玉米是一大方向。”

管春秀認為:“宜良縣目前仍有17萬畝的大田玉米結構待調整,鮮食玉米的發展空間很大。”相對於大田玉米,鮮食玉米的種植效益更高,宜良相關農業部門為了進一步發展鮮食玉米種植,每年定期舉辦栽培技術培訓、新優品種田間示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農民種植鮮食玉米的積極性。在全省玉米結構調整升級的大背景下,玉米種植戶改種鮮食玉米的可能性非常大,宜良縣有望再次迎來鮮食玉米的擴種潮。

本文來源農財君的“兄弟”Mr玉米鮮生,

請關注一下這位帥哥噢!

每天獻上鮮食玉米的大事小事

玉米好鮮生從來不是搬運工

而是接近真相的最短途徑

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Mr玉米鮮生”

4月7-9日,我們將相聚於雲蒸霞蔚的雲南

潑水節和玉米文化的全新融合

高峰論壇與品種品鑒雙輪驅動

徜徉山水 交流洽談

這裡是雲南芒市

以最酣暢淋漓的熱情誠邀您的到來

參會聯繫:18054239780 020-8300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