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除了瓦良格號中國還買過這些航母?它們同樣為國產航母做出貢獻

航母作為戰爭的手段始建于一戰,完善於二戰時期,成熟於戰後。作為大國實力的象徵早已經不單單是用於戰爭的武器,於是戰後雖然大型戰列艦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但是航母仍始終作為各國軍事發展的重點項目。

我國很早就有航母夢,只是礙於時代與歷史限制遲遲沒有邁向這關鍵的一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澳門創律公司購買的“半成品”瓦良格號輾轉終於於2002抵達中國大連,由於當時時代背景,已完成百分之六十八的航母上的部分裝備給予拆除。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百年航母夢最終在2012年初現,十年的砥礪前行造就了今日的遼寧艦。

雖然與西方發達國家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在航母上的經驗少的可憐,但是在積累了豐富實踐和理論經驗之後,

中國現在已經能夠成熟的掌握航母建造的全部技術。隨著今年四年下水的完全國產航母的下水,標誌著我國在航母發展史上又邁向了關鍵性的一步。

今日的成功並非偶然,這是一代代航母人的努力奮鬥,這是一代代海軍人的無私奉獻。

從陳紹寬到劉華清將軍再到羅陽,無數總擁有航母夢的中國人前赴後繼,都為在強軍夢的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實早在1985年以及後來的九十年代末中國也曾買下幾艘退役航母以備研究所用。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以及後來購買的蘇式航母明斯克號和基輔號。

對這些航母的研究也為後來我國自行建造航母積累了不少有用的經驗。

“墨爾本”號輕型航空母艦購自英國,原是英國皇家海軍1943年起建造的巨人級護航航空母艦莊嚴號,澳大利亞於1949年購買後稍作改裝重新命名為“墨爾本號”。

服役後的墨爾本號不算幸運,1964年2月10日,大悲劇終於發生了,"墨爾本"號居然與自己編隊的護駕戰艦"航海者"驅逐艦發生了相撞事件,墨爾本號因此也受到了重創。

後來墨爾本號航母作為友好使者經常外出訪問,也更新了不少先進裝備,但是不幸的事再一次發生。1969年6月3日,在南海行駛的"墨爾本"號航母與美軍"伊文思"號驅逐艦一起進行"海妖"聯合演習。然而,兩艦又突然發生相撞。

此後墨爾本號好像被詛咒一樣,又發生火災和其他一些意外,甚至在人們心中成為了惹禍的代名詞。1982年初,澳大利亞海軍決定,"墨爾本"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1984年墨爾本號作為廢船賣給中國聯合拆船公司,1985年墨爾本號被牽引進廣州黃埔船廠。

1996和1998中國又分別買了明斯克號和基輔號航母。雖然這兩艘退役航母沒有直接作為訓練所研究,但是他們後來在深圳和廣州作為大型軍事主題公園落戶中國,作為中國國防宣傳和教育的重要場所,也間接地為中國航母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百年航母夢一朝圓,這都要歸功於無數航母人和海軍人,是他們的無私奉獻和刻苦鑽研成就了今日的航母國家,是他們讓我們國家遼闊的海疆國土得以永固。

但是不幸的事再一次發生。1969年6月3日,在南海行駛的"墨爾本"號航母與美軍"伊文思"號驅逐艦一起進行"海妖"聯合演習。然而,兩艦又突然發生相撞。

此後墨爾本號好像被詛咒一樣,又發生火災和其他一些意外,甚至在人們心中成為了惹禍的代名詞。1982年初,澳大利亞海軍決定,"墨爾本"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1984年墨爾本號作為廢船賣給中國聯合拆船公司,1985年墨爾本號被牽引進廣州黃埔船廠。

1996和1998中國又分別買了明斯克號和基輔號航母。雖然這兩艘退役航母沒有直接作為訓練所研究,但是他們後來在深圳和廣州作為大型軍事主題公園落戶中國,作為中國國防宣傳和教育的重要場所,也間接地為中國航母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百年航母夢一朝圓,這都要歸功於無數航母人和海軍人,是他們的無私奉獻和刻苦鑽研成就了今日的航母國家,是他們讓我們國家遼闊的海疆國土得以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