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徽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外地人容易讀錯地名!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

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截至2015年年底,安徽省共有6個縣級市,55個縣。其中,就樅陽縣來說,人口超100萬,外地人容易讀錯地名。

首先,就樅陽縣的“樅”字,存在兩種讀音,一是(cōng),但是,在樅陽縣這個地名中,

則是讀(zōng)這個音。樅陽縣古稱宗子國,屬於安徽省銅陵市。在地理位置上,樅陽縣西桐城市共水;北與蕪湖市無為縣接壤;東與銅陵郊區交界,南與池州貴池區隔江相望。早在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今樅陽縣一帶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夏朝時期,該地區屬古揚州之域。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後,將該地區封為宗子國,所以樅陽縣古稱宗子國。

春秋戰國時期,宗子國等弱小的諸侯國相繼走向滅亡。對於今樅陽縣一帶,先屬於吳國,後因為勾踐擊敗夫差,該地區被納入到越國的疆域。戰國時期,該地區屬於強大的楚國。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該地區屬九江郡。彼時,九江郡轄境範圍大致為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黃岡以東和江西全省,

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城關鎮)。西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正式置樅陽縣,屬廬江郡,促使該地區的建縣歷史超過2100年了。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爭霸,對於樅陽縣這一地區,先屬於魏國,後被東吳佔據,仍屬廬江郡。隋朝建立後,陰安縣併入樅陽,屬熙州。

西元598年,隋文帝楊堅改樅陽縣為同安縣,屬揚州同安郡。唐朝建立後,於西元757年將同安縣改為桐城縣。自此之後的1000多年時間裡,該地區都稱為桐城縣。元朝建立後,桐城縣屬安慶路總管府。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該地區為桐城縣,先屬甯江府,後屬安慶府,直隸南京。

最後,清朝初期,該地區桐城縣,初屬江南省安慶府。西元1667年,清朝康熙皇帝將江南省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該地區屬安徽省安慶府。1914年,桐城縣屬安慶道,1928年直屬安徽省。1949年2月18日,劃桐城東、南鄉,廬江、無為兩縣少量地區設置桐廬縣。1955年7月1日更名為樅陽縣,先屬安慶地區。2015年10月13日,將安慶市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目前,樅陽縣總面積為1808.1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100.25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