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軍方將首度測試攔截洲際彈道導彈 攔截系統要怎麼攔?

美國官員指出,美國下周將測試一套現有導彈防禦系統,

以嘗試攔截洲際彈道導彈(ICBM)。報導稱,這項測試預定本月30日進行,將是美國首度嘗試攔截洲際彈道導彈。

香港《星島日報》報導稱,美國已在適當之處使用“陸基飛行中途導彈防禦系統”(GMD),以防禦朝鮮攻擊及攔截其他型式導彈,但從未試過攔截洲際彈道導彈。

儘管美國官員認為平壤在掌握完成洲際彈道導彈的專業知識上仍有幾年落差,但正取得進展。美國國防情報局局長本周表示,

如任其發展,朝鮮正邁向擁有足以攻擊美國的核武導彈“無可避免”之路。

延伸閱讀:攔截系統怎麼攔?

洲際彈道導彈是預設彈道軌跡的,從發射升空,到擊中目標,導彈大約飛行5-8分鐘不等(根據射程);現在導彈攔截系統是由地球衛星監控全球,一旦發現未通報運載火箭發射,會立即即時鎖定目標,並傳回監測資料給中央電腦,進行飛行軌道測算;再由中央電腦將目標運行軌跡與攔截點(攔截導彈基地)進行測算,

同時,把指令發送到攔截點進行有效攔截。衛星發現並鎖定約用時20秒,多點測算加上制定攔截方案約用時1分半鐘(90秒),指令受到並完成戰備約用時30秒;也就是說,約在兩分半鐘做好了攔截準備。美軍在科威特戰役時,攔截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就是如此;但是,飛毛腿導彈射程近,飛行時間短,飛行時間約為3-5分鐘,而且是首次出現戰場攔截,
攔截效果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