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遇上小龍蝦,身家百億的董事長也坐不住了,親自上陣!

現在的街邊大排檔什麼最火?

絕對是小龍蝦啊!

真是吃到停!不!下!來!

武漢人究竟多能吃蝦?

關於吃蝦,在武漢有兩個真實的傳說——

武漢人每天撮5萬斤小龍蝦,

一年吃1500噸蝦!!!

一次3個半小時!!!

頭尾相連可以繞二環線6圈!!!

而就在這個夏天,

江城赫赫有名的周黑鴨

帶著自已獨特的小龍蝦

來向大家發出邀請!

挑戰新的味蕾!

你想嘗!試!嗎?

面對吃蝦“三寶“——油燜蝦、蒸蝦和炒蝦球,周黑鴨的麻辣味鹵蝦顯得獨立一派。這種奇特的味道是靈光一閃的創意,還是藏於民間多年的私房配方?

其實都不是!

這是在一個美味實驗室裡經過2000多次的試驗成果,燒了3噸多蝦,讓22個吃貨品評後多次改良而成。這個實驗室是有多神奇?我們帶你一起去探秘~

放調料用到精准到0.01克的秤!

在周黑鴨大樓的4樓,有一間磨砂玻璃房,

這就是周黑鴨高度保密的美味實驗室。沒有研發中心經理譚星的門卡,無法進入。

記者在門口詳細登記後,換上白大褂和專用鞋子,才獲准進入一探究竟。從外部看,這裡更像一家藥企的實驗室,地上一塵不染,窗明几淨;走進去,卻像進了一間家庭廚房,冰箱、微波爐、電磁爐、操作臺、鍋碗瓢盆樣樣俱全。唯一特別的是,兩口巨大的鹵鍋,是這裡面最耀眼的明星。

用這些最簡單的廚具,周黑鴨研發出眾多鹵制美食,除了鴨製品外,還有香菇、魷魚、千頁豆腐等。

記者注意到旁邊一口鍋內香氣四溢,譚星神秘地說:“這是絕密產品,還在研發中,等明年才能宣佈。”而今天的主角——小龍蝦正是在這裡研發了8個多月,一點風聲都沒透露出去。

身為研發工程師的田宏偉是這裡的“大廚”,在這裡試菜,他和真正的大廚不同的是,每次放調料不是憑手感和經驗,而是用一個精確到0.01克的電子秤。“食品行業的任何工業化生產,都是從廚房實驗開始,點滴資料都要精確到分毫,才能確保大規模生產的品質。”他說。

研發用了3噸多小龍蝦!

為了研發小龍蝦,田宏偉跑過多個產蝦地,最終認為潛江的蝦品質更符合周黑鴨的要求,而且黑殼蝦不要,只要青殼蝦,因為放養在稻田裡,更健康。

要開蝦店,最重要的莫過於請一個手藝好的燒蝦大師傅。周黑鴨有沒有花重金從別處挖人呢?田宏偉笑著說:”我們的周董就是大師傅。”

周富裕對香辛料非常有研究,各種香辛料磨成粉混在一起,他一嘗就能說出具體是哪幾種。但他畢竟沒有燒過蝦,為此,去年他遊走在靚靚蒸蝦、巴厘龍蝦等武漢市各大蝦店品嘗,還買回來給同事們一起嘗。

“這樣做,我們並不是要模仿別家的味道,而是品嘗各家對蝦的火候、油溫等關鍵指標的把握。”田宏偉說。

為了摸清燒蝦的門道,周富裕甚至帶隊去向一位燒蝦20多年的蝦店老闆請教。當然,人家老闆不會透露獨門秘方,只是說一些基本方法。這對周富裕來說就夠了,回到實驗室,他們加入周黑鴨特有的味道,不斷摸索改進。

8個月時間,2000多次的實驗,燒了3噸多蝦,相當於一天要用各種方法燒8次蝦!

田宏偉還記得,有一次他有事離開了實驗室一會兒,回來時看到周富裕自己穿著白大褂,在裡面灶臺上忙開了。“作為一個身家百億的上市公司董事長,他真是太拼了!”

22個吃貨決定蝦的味道!

燒了3噸多蝦,總得有人吃掉。免費吃蝦的美事,落在了周黑鴨品評小組的22名員工頭上。當然,22人也不是隨便點的,而是要經過味覺PK。

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味蕾得相當敏感。分別用雞精、鹽、糖、檸檬、花椒和辣椒,每種調料製成4種不同程度的水,比如不辣、微辣、辣和超辣,只有精准說出每杯水裡味道程度的人,才能入選,這22人以年輕人居多。

品評室像個考場,每個位子隔斷開,避免大家試吃時交頭接耳,保持自己對味道的獨立判斷,吃完會對每項味道進行打分。

“我們就是根據他們打的分,來不斷改進配方的比例。”譚星說。

雯雯是其中一員,她對那段試吃時間充滿了美好的回憶:“去年一年沒花過錢吃蝦,唯一遺憾的是,吃著這麼美味的蝦,不能說,不能發朋友圈,憋死我了。”

譚星向記者透露,周黑鴨的小龍蝦,其實是麻辣和原味兩種口味同時研製,但目前麻辣先上市,原味的也將很快上市,“這對於不善吃辣的人來說是福音。”

每只6元,比一些蝦店還便宜!

說起周黑鴨的產品,大家的感受是偏貴。記者走訪了江城各大周黑鴨門店,售價均為每盒35.9元,180克一盒,每盒大約6-7只蝦。算起來,每只蝦要6元。

貴不貴要對比才知道。昨天,記者在沙湖路靚靚蒸蝦店買了一份蒸蝦,118元,加打包盒3元,共121元,打包帶走也等候了一刻鐘,如果要坐在店裡吃,起碼要等半小時。隨後,記者來到在徐東平價的周黑鴨門店買了3盒小龍蝦,540克,共107.7元,沒有等候,隨買隨走。

回家後,記者數了數,靚靚蒸蝦共20只;周黑鴨的蝦兩盒裡有7只,一盒裡是6只,也剛好是20只,兩者大小差不多。算起來,周黑鴨的價格還算便宜的。

“我們並沒有把蝦店當作競爭對手,堂食是沒法替代的,但即食小龍蝦適合年輕人出行的消費場景。”譚星說。

記者此前採訪過小亮蒸蝦和一棠龍蝦的老闆,他們都表示:“路數不同,就算有影響,也不會大。”

3盒中沒吃一隻死蝦!

在品嘗過程中,記者發現3盒周黑鴨的小龍蝦裡,沒有一隻死蝦。對於生產起來動輒幾噸的工業化生產線來說,周黑鴨又是如何做到的?

譚星表示,周黑鴨在行業內率先引進了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而生產蝦的過程中唯一一項純手工工序是辨別死蝦。4個工人戴著手套,在生產線的源頭,一隻一隻檢查,確保不讓一隻死蝦流入生產線。“這項工序,暫時沒找到合適的生產工藝,只能靠人工。工人們戴的手套都會被蝦夾破,每天得換。”她說。

小龍蝦產品上市已近一個月,它的口味和周黑鴨鴨製品類似,只是麻辣度稍輕,味道有點偏甜。這是因為品評小組一致認為,太麻辣會掩蓋蝦的鮮味,因此特意進行改良。根據消費者的回饋,大家對口味比較接受,但反映較多的問題是:為什麼沒有去除蝦線?

田宏偉解釋,這個問題在研發中已考慮到,試過多次,去掉蝦線的口感和沒有去掉的相比,就是要差點。他們為此向專業的燒蝦師傅請教,得知去掉蝦線後,水蒸氣會進去,導致蝦肉沒那麼Q彈,因此市面上的所有蒸蝦都是沒有去蝦線的。

“只要掌握吃蝦方法,去蝦線就是一秒鐘的事,接下來,我們會對消費者發佈吃蝦攻略。”譚星說。

記者:汪亮亮、王永勝

研發用了3噸多小龍蝦!

為了研發小龍蝦,田宏偉跑過多個產蝦地,最終認為潛江的蝦品質更符合周黑鴨的要求,而且黑殼蝦不要,只要青殼蝦,因為放養在稻田裡,更健康。

要開蝦店,最重要的莫過於請一個手藝好的燒蝦大師傅。周黑鴨有沒有花重金從別處挖人呢?田宏偉笑著說:”我們的周董就是大師傅。”

周富裕對香辛料非常有研究,各種香辛料磨成粉混在一起,他一嘗就能說出具體是哪幾種。但他畢竟沒有燒過蝦,為此,去年他遊走在靚靚蒸蝦、巴厘龍蝦等武漢市各大蝦店品嘗,還買回來給同事們一起嘗。

“這樣做,我們並不是要模仿別家的味道,而是品嘗各家對蝦的火候、油溫等關鍵指標的把握。”田宏偉說。

為了摸清燒蝦的門道,周富裕甚至帶隊去向一位燒蝦20多年的蝦店老闆請教。當然,人家老闆不會透露獨門秘方,只是說一些基本方法。這對周富裕來說就夠了,回到實驗室,他們加入周黑鴨特有的味道,不斷摸索改進。

8個月時間,2000多次的實驗,燒了3噸多蝦,相當於一天要用各種方法燒8次蝦!

田宏偉還記得,有一次他有事離開了實驗室一會兒,回來時看到周富裕自己穿著白大褂,在裡面灶臺上忙開了。“作為一個身家百億的上市公司董事長,他真是太拼了!”

22個吃貨決定蝦的味道!

燒了3噸多蝦,總得有人吃掉。免費吃蝦的美事,落在了周黑鴨品評小組的22名員工頭上。當然,22人也不是隨便點的,而是要經過味覺PK。

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味蕾得相當敏感。分別用雞精、鹽、糖、檸檬、花椒和辣椒,每種調料製成4種不同程度的水,比如不辣、微辣、辣和超辣,只有精准說出每杯水裡味道程度的人,才能入選,這22人以年輕人居多。

品評室像個考場,每個位子隔斷開,避免大家試吃時交頭接耳,保持自己對味道的獨立判斷,吃完會對每項味道進行打分。

“我們就是根據他們打的分,來不斷改進配方的比例。”譚星說。

雯雯是其中一員,她對那段試吃時間充滿了美好的回憶:“去年一年沒花過錢吃蝦,唯一遺憾的是,吃著這麼美味的蝦,不能說,不能發朋友圈,憋死我了。”

譚星向記者透露,周黑鴨的小龍蝦,其實是麻辣和原味兩種口味同時研製,但目前麻辣先上市,原味的也將很快上市,“這對於不善吃辣的人來說是福音。”

每只6元,比一些蝦店還便宜!

說起周黑鴨的產品,大家的感受是偏貴。記者走訪了江城各大周黑鴨門店,售價均為每盒35.9元,180克一盒,每盒大約6-7只蝦。算起來,每只蝦要6元。

貴不貴要對比才知道。昨天,記者在沙湖路靚靚蒸蝦店買了一份蒸蝦,118元,加打包盒3元,共121元,打包帶走也等候了一刻鐘,如果要坐在店裡吃,起碼要等半小時。隨後,記者來到在徐東平價的周黑鴨門店買了3盒小龍蝦,540克,共107.7元,沒有等候,隨買隨走。

回家後,記者數了數,靚靚蒸蝦共20只;周黑鴨的蝦兩盒裡有7只,一盒裡是6只,也剛好是20只,兩者大小差不多。算起來,周黑鴨的價格還算便宜的。

“我們並沒有把蝦店當作競爭對手,堂食是沒法替代的,但即食小龍蝦適合年輕人出行的消費場景。”譚星說。

記者此前採訪過小亮蒸蝦和一棠龍蝦的老闆,他們都表示:“路數不同,就算有影響,也不會大。”

3盒中沒吃一隻死蝦!

在品嘗過程中,記者發現3盒周黑鴨的小龍蝦裡,沒有一隻死蝦。對於生產起來動輒幾噸的工業化生產線來說,周黑鴨又是如何做到的?

譚星表示,周黑鴨在行業內率先引進了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而生產蝦的過程中唯一一項純手工工序是辨別死蝦。4個工人戴著手套,在生產線的源頭,一隻一隻檢查,確保不讓一隻死蝦流入生產線。“這項工序,暫時沒找到合適的生產工藝,只能靠人工。工人們戴的手套都會被蝦夾破,每天得換。”她說。

小龍蝦產品上市已近一個月,它的口味和周黑鴨鴨製品類似,只是麻辣度稍輕,味道有點偏甜。這是因為品評小組一致認為,太麻辣會掩蓋蝦的鮮味,因此特意進行改良。根據消費者的回饋,大家對口味比較接受,但反映較多的問題是:為什麼沒有去除蝦線?

田宏偉解釋,這個問題在研發中已考慮到,試過多次,去掉蝦線的口感和沒有去掉的相比,就是要差點。他們為此向專業的燒蝦師傅請教,得知去掉蝦線後,水蒸氣會進去,導致蝦肉沒那麼Q彈,因此市面上的所有蒸蝦都是沒有去蝦線的。

“只要掌握吃蝦方法,去蝦線就是一秒鐘的事,接下來,我們會對消費者發佈吃蝦攻略。”譚星說。

記者:汪亮亮、王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