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經的“長江五虎”之一,淪為現在的四線城市

在清末民初的長江沿岸,因為水運所以沿線經濟發展的不錯,在這一條線中有五座城市實力非常強,所以號稱“長江五虎”,他們分別是重慶,武漢,安慶,南京,上海。這五座城市在當時中國都是一線城市,

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安慶卻淪為了四線城市,這是為什麼呢?

安慶號稱百年省會,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8年),安慶是安徽省承宣佈政使司和安徽最早的省會所在之地。安徽省的名字就是從安慶,徽州兩個地方各取一個名字而來的,

由此可見安慶當時在安徽的地位有多麼重要。

在安慶當做安徽省會的那些年裡,安徽名人輩出,清代著名的散文流派就出自安徽,除此之外還和晉商齊名的徽商也出自那時,但時安徽可是南方最富的省會之一,後來清朝進行洋務運動,

曾國藩在安慶創建了安慶內軍械所,在當時影響也是比較深遠的。

後來因為抗日戰爭,安慶遭到了很重的打擊,就在這個時候省會北遷合肥,安慶更是雪上加霜。雖然建國後安慶也是不斷發展,但是已經和當時的地位不能比了,這個"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會、戲劇之鄉"也由之前的一線城市淪為了四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