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一調皮寶媽就喜歡吼,這樣做對孩子心理健康傷害太大

當了媽媽之後,才發現世界上做難做的工作應該就是媽媽了。不止是要負責孩子的衣食住行,保證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健康,而且最難過的是每次孩子一不聽話的時候,次數多了脾氣上來了難免會大聲吼叫斥責孩子,

但每次吼過了之後看見孩子可憐巴巴的小模樣,又覺得都是自己的錯,心理難過極了。可等到下次再發生類似情況,又忍不住會再次這樣做,如此只能陷入這樣一個尷尬絕望的迴圈。可孩子調皮家長還有什麼做法可以更好的解決這件事情嗎?

麗麗本來就是一個急性子,生下孩子之後也並沒有改變多少。孩子乖時自己還能好好帶,可每次孩子一調皮撒潑了,那麗麗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尤其是平時老公都在上班,只能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加上兒子性格本就隨他爹,活潑好動,一刻都老實不下來。所以,漸漸的,只要兒子一撒潑,麗麗就會用吼叫的方式來制止孩子。有一次麗麗發現每次一吼叫,

孩子就習慣默默的窩在自己的小房間半天不出來,怕孩子心理會有陰影,所以麗麗在之後就一直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沒想到自己逐漸控制情緒的時候,麗麗發現孩子撒潑的次數越來越少,而且不止表現的更乖,相比之前,和自己也更親近了。

麗麗之前沒想到自己大喊大叫竟會對孩子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還好後來自己及時發現並改正了錯誤。其實很多時候有些寶媽大喊大叫以為對管教孩子是有用的,但其實往往效用不多。寶媽在發現寶寶有不當的舉動之後,儘量可以心平氣和的去告訴寶寶這種方式不好,媽媽不喜歡,下次不要再這樣做了。孩子在年紀較小的時候並沒有逆反心理,

這時候對於家長的管教一般都是能聽進去的。

雖然在帶孩子的時候,寶媽經常會出現手足無措,心情壓抑的情況,這個時候壓抑在心中的無奈也需要一種好的方式來抒發情緒,但要注意儘量不要對著孩子大喊大叫,不僅起不到很好的管教孩子的作用,

當心還會嚇著孩子。寶媽在情緒壓抑到一定的節點之後,可以選擇一個沒人的角落自己試著緩解一下情緒。當媽媽的確是很辛苦的,但為了孩子好,有些辛苦最好還是可以自己默默承受吧,因為媽媽應該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