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錫山聯村啟動精准扶貧,一萬棵皇菊幼苗運往甘肅

“一萬棵山聯皇菊幼苗已經空運過去,開始栽種。今年秋天,

無錫山聯菊花將盛開在甘肅,為當地村民帶去‘財富’。”昨天,錫山區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書記吳岳平興奮地對記者說。山聯村作為國務院扶貧辦選中的全國12個優秀村之一,與甘肅省渭源縣會川鎮的幹乍村結對,精准扶貧,用自己的發展經驗帶動他們“奔小康”。這不,扶貧行動開始了。

十年前還是貧困村的山聯村,近年來找准發展定位,以種植皇菊為起頭,從菊花深加工到帶動賞花、觀花、食花的農家樂旅遊,

形成了一條金色產業鏈。山聯村脫掉貧困村帽子,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去年,山聯村僅菊花產業營業額就達10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2.6萬元。

吳岳平介紹,去年10月份,國務院扶貧辦舉辦了全國首次村與村結對扶貧,作為具有發展特色的無錫“獨苗”和幹乍村結對。如何讓遠方的“窮親戚”儘早富起來,成為山聯村黨員幹部的一塊“心病”。

吳岳平帶著村黨總支副書記、大學生村官虞嘉曄等人遠赴1800公里外的幹乍村考察。

當地有山有水還有一個海拔3000米的雪山,村裡每家門口都種有杏花樹,山坡上是散養的犛牛、馬匹。他們瞭解到全村共476戶、2040人,現有貧困戶129戶622人。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出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只有1萬元。虞嘉曄說:“守著如此好的‘金山’卻換不出‘真金白銀’,真讓人著急!”考察組感覺僅僅送錢送物式的“輸血”不行,
還要增強幹乍村的“造血”功能。一個再造西部“金色山聯”的計畫在他們腦海中逐漸成形。通過深入和當地村民交流,他們瞭解到幹乍村常年氣候乾燥,土地較多,利於皇菊生長。如果把山聯皇菊引種到那裡,正好彌補了無錫土地資源不足的缺陷,擴大皇菊的產量,改變山聯皇菊供不應求的局面。而當地以種植當歸、黃芪等名貴中草藥為主,以往收成後直接賣掉了,
附加值較低,村民收入不高。於是,他們制定了一個讓村民增收的“雙贏”計畫:把山聯皇菊種到甘肅去,由山聯村包銷; 把幹乍村低附加值的藥材運到無錫深加工,利用山聯村現有的品牌資源銷往全國。

吳岳平說,這個項目計畫在三年內完成。現在才剛啟動,我們要派人去指導,也讓他們派人到我們村裡來掛職學習“致富經”。他真誠地說:“其實這不是扶貧,是雙方抱團發展。轉變觀念,

共贏發展才有意義”。

原標題:

無錫明星村啟動精准扶貧的再造西部“金色山聯”計畫

山聯村一萬棵皇菊幼苗運往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