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衛星照片曝光中國測試一超級工程:只有中美兩國能建造

圖為美國海軍先進遠征快速運輸船,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裝備電磁炮的軍艦,

承擔著美國海軍電磁炮的試驗任務。作為一艘快速運輸艦,該艦內部空間非常大,能夠裝載更多的發電模組和儲電模組,此外該艦巨大的船體可以承擔電磁炮發射時帶來的不良影響,因此成為美軍最合適的電磁炮實驗平臺。

不過,電磁炮不光美國在實驗,中國也沒有閑著。有衛星照片顯示中國的射擊試驗場內正在測試一款類似電磁炮的設備。該炮能夠在250公里外將10米後的混凝土靶全部洞穿,並穿透多層均質鋼裝甲板。而負責中國電磁炮實驗專案的就是中國著名的工程院院士、電磁設備專家馬偉明,之前在接受採訪時,馬偉明表示在未來10年內,電磁炮將取代火藥推動的彈丸或導彈,

使用化學能推進的武器將被電磁炮所取代。

電磁炮的設計需要考慮2個指標,一個是電磁炮的威力夠不夠強大,另外一個就是尺寸不能太大,否則大部分軍艦無法裝載,那麼電磁炮也沒有意義。目前美國海軍在測試的電磁炮就是如此,由於尺寸太大,

無法在其他軍艦上進行測試,只能一方面在遠征運輸艦上測試性能,另一方面進行小型化的研發。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目前已經獲得了若干成果,已經將陸地上的電磁炮系統縮減到了原來的三分之一。

中國目前也在進行電磁炮的縮小工作,

因為電磁炮武器是未來重要的武器,是一場全新的技術革新,而只能在試驗台裡使用的大型電磁炮毫無意義,只能能小到可以裝載在多種平臺上時,電磁炮才具備實際意義。美軍不光是使用電磁效應研發電磁炮系統,也研發了電磁彈射系統,而電磁彈射系統的進度比電磁炮快得多,美軍的電磁彈射系統已經裝載在福特級航母上,並且進行了多次測試。測試的結果是電磁彈射系統的繼電器容易故障導致故障率高,
而且彈射力度不足,但放到電磁炮上,電磁炮的彈丸比飛機小的多,品質輕得多,彈射的難度應該小於飛機。

此外,電磁炮非常耗電,美國在福特級上使用電磁彈射系統,是因為核動力反應堆能不停發電保證電磁彈射電量的供應,而不斷發電讓電能儲存在繼電器中然後釋放,暫態電壓非常容易對這些設備造成損壞,如何保證設備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電磁力的使用,是中美兩國未來面對的重要問題。

如何保證設備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電磁力的使用,是中美兩國未來面對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