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齊白石“神筆草蟲”來寧展出 揭秘“點睛補龍法”

60餘幅齊白石“神筆草蟲”來寧展出

未完成圖稿揭秘白石老人“點睛補龍法”

齊白石草蟲畫作。本報記者 朱凱 攝

南報網訊 昨天,由江蘇省文化廳主辦、江蘇省美術館承辦的“出居聲響——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世界”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開展,展期至8月28日。此次展覽共展出北京畫院珍藏的60餘幅齊白石草蟲畫作和圖稿,帶領觀眾走進白石老人筆下的草蟲世界。

齊白石的繪畫以寫意花鳥為大宗,尤以筆下的草蟲最為經典,涉及種類多達百種。

在中國繪畫史上,許多擅長花卉的畫家都工草蟲,但畫史中的草蟲大多是蜂蝶蟬蟲,而齊白石則大大拓展了草蟲的範圍,就連蝗蟲、蟑螂、臭蟲、蒼蠅等為人所厭惡的品種也皆可入畫。

畫工蟲需要有很好的眼力,步入老年後,很多畫家“目昏隔霧”已無力去畫工細的草蟲。但在齊白石的存世作品中,卻有明確紀年的70歲以後的工蟲作品。此次北京畫院帶來的一批齊白石未完成的畫稿,

為人們解開了這一疑團。

原來,為了防止老年時不能作工細的草蟲,齊白石在60歲後陸續畫了一批工蟲留待以後補景,這種“點睛補龍”的手法是齊白石的一大創造。這批未完成的圖稿中,畫面上僅勾繪了一兩隻草蟲,大片的空白部分還沒有添景。其中一張圖稿最為有趣,整幅畫紙只在正中央畫了一隻蒼蠅,蒼蠅彎折的觸角、透明的翅翼描繪得生動傳神,畫面的大片留白更是讓人們對白石老人準備添上哪些春花秋卉萌生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