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軍已打響新星球大戰:一神秘戰機升空失蹤兩年中國該如何應對?

X-37B不過是個序曲 美軍後面一堆新專案還在進行中

中國航太近些年來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無論是“神舟”飛船、”天宮“實驗室、還是”北斗“導航系統,中國航太已經在太空中的各個領域開花結果。當然,還有很多具有極大軍事潛力的項目也引人關注,例如"快舟"系列快速火箭和小微衛星,這可以在戰時對被敵方摧毀的衛星進行快速補網發射;還有在軌衛星加油技術,也可以用來捕捉敵方衛星;更別說各類"DN"系列反衛星導彈,可以隨時摧毀從近地軌道到同步地球軌道上的各種衛星。

綜合來看,中國的太空武器系統,已經可以初步做到橫掃全球的地步,除了美軍以外只有中國有如此全面的太空戰準備。所以,美軍絕對不會坐視不管,讓中國一家獨大。就在最近,美軍決定出手,悄悄拉起了新”星球大戰“的序幕。

中國在太空中加速發展 美軍也沒閑著

說起“星球大戰”大家都會想起上個世紀的美俄之間的太空爭霸戰。那個時候是衛星為主,而現在則是以“空天快速運輸器”為主。大家都知道X-37B這款美軍最神秘的空天飛機,在5月7日,經歷了718天的在軌飛行後終於落地了。在太空的2年多時間裡,除了少數時間曾經被天文愛好者捕捉到跟中國的“天宮”空間實驗室軌道有重合以外,

這架X-37B徑直從眾多衛星追蹤好手面前“失蹤”了。這說明X-37B在軌時進行了數次變軌,並進入了一些不常見的軌道。X-37B聲稱自己的最大載貨量為1.25噸,不過由於貨艙體積較小,實際上內部所能容納的容積有限,本質上能夠裝載載荷也就500公斤最多,並不完成現有衛星的發射任務。所以,美軍並不打算繼續研究X-37B,而是要對它“升級換代”。

XS-1是一種多系統融合專案 尤其是獨特的衛星發射方式

根據美國軍方在5月24日透露的消息稱,美軍已經選擇波音公司作為自己下一代完全可重複使用軍用空天飛機XS-1研究計畫的合作方。這種XS-1相對於耳熟能詳的X-37B具備一大特點就是可以在10天內,連續10次發射1.36噸的衛星進入太空軌道,

而且單次發射費用為500萬美元。這不是一項傳統太空梭的升級,也不是X-37B的延續,而是全新複合領域的開拓。尤其是當X-37B累計4次總計2000多天的太空飛行的經驗積累後,美軍研發同類產品就是可以說是駕輕就熟。

垂直發射-水準落地 火箭、太空梭、空天飛機等多子系統融合在一體產物

XS-1的發射更像是火箭,採用一枚洛克達因公司的AR-22氫氧火箭作為主推器,把XS-1主體飛行器發射到大氣層邊緣,然後釋放一個類似於小型火箭第一級,接著把衛星送入太空。隨後XS-1自己再返回地面,採用類似飛機的降落方式,在機場上降落後,進入到下一次發射準備。總體來看,XS-1是把火箭、太空梭、空天飛機等多子系統融合在一體的產物。讓衛星發射更高效便捷,還可以同步發射載具和火箭發動機,這使得XS-1成本更低,性能更出色。

不採用貨艙發射 小型上面級可以選擇更多樣化

XS-1的出現,賦予了美國航太發射更大的靈活性,發射中小型衛星的成本降低、頻度則會極大的提升。因為現有發射場最快準備週期也需要16天左右,而快速火箭的拼裝準備時間也要48到72小時左右。XS-1則可以做到48小時以內。而且,如果發射上去的不是普通通訊衛星或者其他功能衛星,而是“殺手星”(靠著自爆、撞擊等手段專門摧毀別人衛星的特殊衛星),那無疑更是一種讓人匪夷所思的新太空戰模式。並且XS-1也不利用專用發射場,只需要有類似于東風系列的導彈發射陣地一樣的水平面就可以發射,更難預測和跟蹤。

中國應該怎麼應對呢?亦步亦趨只能拖垮自己 還是按照自己的路走

面對這樣一個新對手,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首先,我們要以自身發展需求為起點,率先建立自己的空天一體太空戰體系。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趨”別人有什麼,我們一定要研發什麼,這是當年俄國在“星球大戰”中被拖垮的老路,我們得吸取教訓。其次,當我們自己的太空戰體系建立後,就可以掃描、跟蹤目標太空器,掌握其活動規律,這樣就會盡可能壓縮XS-1所帶來的突然性。最後,還是堅定我們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的快速火箭系列產品的研發,也在加速中,並且每次發射成本甚至可以做到“1千克1萬元”的水準。短期內跟XS-1展開競爭是沒有問題的,中長期中國也有自己的空天飛機專案“神龍”,所以我們不會被落下,甚至會形成並駕齊驅的局面。

全文結束,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建設性互動建議,您關心的也是我們關注的!

XS-1的發射更像是火箭,採用一枚洛克達因公司的AR-22氫氧火箭作為主推器,把XS-1主體飛行器發射到大氣層邊緣,然後釋放一個類似於小型火箭第一級,接著把衛星送入太空。隨後XS-1自己再返回地面,採用類似飛機的降落方式,在機場上降落後,進入到下一次發射準備。總體來看,XS-1是把火箭、太空梭、空天飛機等多子系統融合在一體的產物。讓衛星發射更高效便捷,還可以同步發射載具和火箭發動機,這使得XS-1成本更低,性能更出色。

不採用貨艙發射 小型上面級可以選擇更多樣化

XS-1的出現,賦予了美國航太發射更大的靈活性,發射中小型衛星的成本降低、頻度則會極大的提升。因為現有發射場最快準備週期也需要16天左右,而快速火箭的拼裝準備時間也要48到72小時左右。XS-1則可以做到48小時以內。而且,如果發射上去的不是普通通訊衛星或者其他功能衛星,而是“殺手星”(靠著自爆、撞擊等手段專門摧毀別人衛星的特殊衛星),那無疑更是一種讓人匪夷所思的新太空戰模式。並且XS-1也不利用專用發射場,只需要有類似于東風系列的導彈發射陣地一樣的水平面就可以發射,更難預測和跟蹤。

中國應該怎麼應對呢?亦步亦趨只能拖垮自己 還是按照自己的路走

面對這樣一個新對手,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首先,我們要以自身發展需求為起點,率先建立自己的空天一體太空戰體系。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趨”別人有什麼,我們一定要研發什麼,這是當年俄國在“星球大戰”中被拖垮的老路,我們得吸取教訓。其次,當我們自己的太空戰體系建立後,就可以掃描、跟蹤目標太空器,掌握其活動規律,這樣就會盡可能壓縮XS-1所帶來的突然性。最後,還是堅定我們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的快速火箭系列產品的研發,也在加速中,並且每次發射成本甚至可以做到“1千克1萬元”的水準。短期內跟XS-1展開競爭是沒有問題的,中長期中國也有自己的空天飛機專案“神龍”,所以我們不會被落下,甚至會形成並駕齊驅的局面。

全文結束,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建設性互動建議,您關心的也是我們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