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樹屋的老房子,綠藤纏繞,仿佛被定格在80年代

著名的姊妹樓,原為清末進士、清學部參事官王季烈為其兩個女兒所建。

3號樓建於1927年,是王季烈的私人別墅。

幾十座花園老洋房的小院,各有各特色,有的搭樹屋,有的挖魚池,有的築竹牆,

有的建涼亭。而36號樓,據說建於1928年,如今是一個咖啡館。

地板、木樓梯、門窗的銅把手還是幾十年前的老物件,後院裡搭了一個樹屋,

還在樹蔭下吊起一個輪胎秋千。旁邊的矮樹上有個吊床,對面是鄰居家的菜園子。

這家咖啡館是這片老洋房裡唯一可以歇腳的地方,所以飲料餐食的性價比不高,顧客也不多。

後面的小山坡上有個亭子,顏色殘剝,風雨褪去了它所有妝飾。

遠處傳來咚咚咚的球聲,是一群少年在打藍球,給這個安靜大院帶來了活力。

攝影:悅色筱松

文字:悅色筱松

後面的小山坡上有個亭子,顏色殘剝,風雨褪去了它所有妝飾。

遠處傳來咚咚咚的球聲,是一群少年在打藍球,給這個安靜大院帶來了活力。

攝影:悅色筱松

文字:悅色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