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會解讀:健康中國、大資料等朝陽產業將崛起

3月18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朗潤 格政”第80期,

會議主題是兩會解讀報告會。

李克強總理3月15日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用武僧翻跟頭比喻中國經濟增速,他說道:”我曾經在少林寺陪同外賓看過武僧表演,幾歲的小武僧一口氣翻十幾個跟頭不費勁,而練過十幾年武功的青年武僧翻三五個就不得了了,主要是塊頭大了。”

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劉國恩在會議上表示,大武僧要翻好跟頭,需要有更好的技能和更大的舞臺。

而對於大經濟體如何持續增長,首先需要更高的生產率,其根本在於技術的創新,創新的源泉在於大眾創業。毫無疑問,基於經濟學的視角,“雙創”一定是長期經濟增長的源泉,而繼續簡政放權、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線。

此外,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更好的對接內需。劉國恩表示,GDP分為兩部分,有形的資產和無形的服務。中國當前的經濟結構中,服務業在2015年剛剛占到50%,

而在發達國家,現代服務業占到了80%,可以預見未來經濟發展,經濟持續增長的需求一定是現代服務業的不斷發展。

現代服務業作為未來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動機,一定也有比重。他認為,現代服務業的朝陽產業龍頭便是大健康,健康中國已經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它在傳統醫學的基礎上擴展了年輕人的亞健康治療和老人退休以後的健康維護。

包括疾病醫學主導的服務業和健康促進引領的服務業。而健康促進引領的服務業中又包括治療+健身、預防、康復、護理、康老服務。

與此同時,他認為,中國醫療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中心問題,主要體現在服務效率上,中國的醫療擁堵在很多國家是很少有的現象,他認為主要矛盾就是配置效率問題。對此,他提出幾點醫改重點目標:

醫療方面,一是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簽約85%以上地市,

二是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三是推進醫療價格與薪酬制度改革,四是探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官辦分開);

醫藥方面,一是研發、生產(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二是流通市場改革(開放全國市場,“兩票”制,招標採購)三是完善基藥制度醫保;

醫保方面,一是整合,先行異地就醫結算,二是支付制度改革,更好發揮資源配置引領醫療行為的中心作用。

此外,近年來,大資料在中國經濟中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也是歷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熱點話題。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趕超先進、引領未來”-頭腦風暴;2015年提出要推動大資料與製造業相結合;2016年指出要深入推進;2017年指出要加快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的運用,智慧製造為主攻。

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沈燕在會議上就大資料在中國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和未來發表演講。她直言當前資料標準不一,品質良莠不齊,她提出要開放資料共用,大資料要和傳統的小資料相結合,但這都基於一個合法的條件下完成。沈燕認為,要開放資料共用需要統籌資料治理,還要明確開放什麼、對誰開放、如何開放的問題。

大資料的使用已經占上風口,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總人數已達13億,大資料的資產也是最龐大的,大資料作為中國發展的新動能才剛剛開始。

品質良莠不齊,她提出要開放資料共用,大資料要和傳統的小資料相結合,但這都基於一個合法的條件下完成。沈燕認為,要開放資料共用需要統籌資料治理,還要明確開放什麼、對誰開放、如何開放的問題。

大資料的使用已經占上風口,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總人數已達13億,大資料的資產也是最龐大的,大資料作為中國發展的新動能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