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周雁冰:那個年代的紐約

趙春翔《竊竊私語》水墨丙烯紙本(左)。巴斯奇亞《黑人員警的反諷》丙烯蠟筆畫布。

27歲便因吸食過量海☆禁☆洛☆禁☆因而喪命的美國藝術家巴斯奇亞(Basquait,1960-1988),作品《無題》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創下美國藝術家作品歷來最高價1.105億美元,引起譁然。

才兩個月前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我和幾位藝術家站在巴斯奇亞的巨大畫作前方,跨媒材藝術家胡財和向我們講述了巴斯奇亞與安迪·沃荷(也譯為安迪·沃霍爾)之間的友情與合作契機,這些開啟西方當代藝術之門的奇才,

怎麼以在當時看來不可思議的視覺語言,一個觀念或寥寥幾筆,表達了一個時代的藝術。

也在那個時代,評論家旦多(Arthur Danto)1964年在紐約Stable畫廊觀看了沃荷的裝置《Brillo紙箱》以後,感歎這不像藝術的紙箱“藝術”,於是在19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之後,再次宣佈了藝術的死亡與終結。

巴斯奇亞真正投入繪畫不過七年,便創作了600件畫作(三天一件!)和1500件繪圖,留下不計其數的筆記本,

創作力驚人。連他的師長沃荷都對他的才華又愛又怕。

父親生於海地,母親原籍波多黎各,巴斯奇亞在創作與自我挖掘的過程中,從來逃不出生為黑人的現實。他對黑人在藝術當中被賦予的形象感到失望,對西方社會對待黑人的方式充滿無力感及憤怒。這種憤怒在他同為街頭藝術家的友人M. Stewart被員警打死以後達到巔峰,創作了一系列或憤世嫉俗,或為黑人討回公道的畫作,

如《黑人員警的反諷》《黑人的歷史》等。他利用黑色線條和白色顏料,製造黑人被白人文化制度包圍的壓迫感和孤獨感。

但無論他做什麼,他發現自己身處詭局,無法逃脫。他吸收西方古典、現當代、潮流街頭文化,瞭解黑人歷史及文化發展,從夜棲公園的小混混變成與沃荷在紐約時髦的東村擁有工作室的“上等人”,但他發現最終必須仰賴白人藏家與體制來支持創作與生活。

在藝術中不斷質疑、攻擊、彷徨遊走的,同時也是滋養他、支持他的。他在筆記本中針對白人世界寫下“他們的狗、他們的魚叉、他們的老婆”這樣的字眼,嘲諷成功白人生活的必要條件。

很多文章都說,沃荷的死使到巴斯奇亞墜入無可挽回的悲痛,他每天重複聽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把“Eroica”反復寫在畫作上,在無力悲痛孤獨中,在海☆禁☆洛☆禁☆因飄飄欲仙的世界裡,結束短暫又充滿激情的一生。

如果你在那個年代到達紐約,從巴斯奇亞與沃荷的工作室出來,沿著第三大道往中央公園方向走,就會到達另一個畫家的世界。

96街的紐約,生於河南、移居臺北的華人畫家趙春翔(1910-1991)也在尋找他的繪畫語言。趙春翔1939年畢業于國立杭州藝專,是林風眠的四大弟子之一。其餘三位是後來比他名氣更大、作品拍賣價更高的朱德群、趙無極和吳冠中。

趙春翔或許根本沒有聽聞藝術終結的說法。對他而言,一切才剛剛開始。他1958年告別妻小隻身來到紐約,30多年住在一所舊公寓裡,過著寒磣潦倒的生活,當設計師糊口,經常到對街教堂吃老人中心福利飯。

他不是沒有過機會。1960年代,他也有一陣子畫過抽象表現主義的作品,揮灑自如的線條和色塊,一度受到紐約古根漢姆美術館等機構的重視。但是後來他卻選擇回歸中國水墨,力圖以水墨為基礎去探索東西方藝術結合的可能,從此被白人制度摒棄。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我和胡財和、畫家巫思遠站在趙春翔的水墨作品前。水墨暈染和線條之上,趙春翔用丙烯塗抹不協調亮塊,有時是太極符號,有時像光芒萬丈的太陽,混亂中又具邏輯思維。

巫思遠引述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話說:或許我們須要放棄,才能有所創造。他在趙春翔的作品中,看到他企圖抓住兩大文化的特徵,在宣紙上交戰。

過得如此痛苦的趙春翔,直到1985年才在臺灣設立工作室,辭世以後才有香港畫廊為他出第一本畫冊。就算如此,還是要在紐約打滾,欲罷不能。那個能夠與克萊因(Yves Klein)、裡奇特斯坦 (Lichtenstein)、羅斯科(Rothko)碰面的紐約。

在巴斯奇亞和趙春翔的藝術裡,我看到了非白人藝術家在西方尋找自我的艱辛。巴斯奇亞用的是白人的武器(丙烯和畫布),他要畫贏白人(曾經在與沃荷的合作中,畫上拳擊套),用白人的繪畫語言、文字直接攻擊白人,卻發現自己掉入無奈而不可自救的境地。趙春翔也用過西式的媒介,但是他知道自己來自一個有長遠歷史和積累的文化,他的選擇是無論多艱難也要揮灑自己最“原始”的武器。

所以要怎麼看他們的藝術?什麼是藝術中的自由、不自由?誰自由,誰不自由?誰放任表達了,誰被捆綁在框架中?誰有包袱,誰沒有包袱?如果趙春翔繼續他的抽象表現主義,他是否會與趙無極等被並列海外華人藝術榜首?

或許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是巴斯奇亞或趙春翔,他們都選擇了以最坦誠的態度面對藝術,在無力中死去,在潦倒中堅持。

藝術因此沒有終結。那個年代的紐約因此赤裸、痛快而極致。

對他而言,一切才剛剛開始。他1958年告別妻小隻身來到紐約,30多年住在一所舊公寓裡,過著寒磣潦倒的生活,當設計師糊口,經常到對街教堂吃老人中心福利飯。

他不是沒有過機會。1960年代,他也有一陣子畫過抽象表現主義的作品,揮灑自如的線條和色塊,一度受到紐約古根漢姆美術館等機構的重視。但是後來他卻選擇回歸中國水墨,力圖以水墨為基礎去探索東西方藝術結合的可能,從此被白人制度摒棄。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我和胡財和、畫家巫思遠站在趙春翔的水墨作品前。水墨暈染和線條之上,趙春翔用丙烯塗抹不協調亮塊,有時是太極符號,有時像光芒萬丈的太陽,混亂中又具邏輯思維。

巫思遠引述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話說:或許我們須要放棄,才能有所創造。他在趙春翔的作品中,看到他企圖抓住兩大文化的特徵,在宣紙上交戰。

過得如此痛苦的趙春翔,直到1985年才在臺灣設立工作室,辭世以後才有香港畫廊為他出第一本畫冊。就算如此,還是要在紐約打滾,欲罷不能。那個能夠與克萊因(Yves Klein)、裡奇特斯坦 (Lichtenstein)、羅斯科(Rothko)碰面的紐約。

在巴斯奇亞和趙春翔的藝術裡,我看到了非白人藝術家在西方尋找自我的艱辛。巴斯奇亞用的是白人的武器(丙烯和畫布),他要畫贏白人(曾經在與沃荷的合作中,畫上拳擊套),用白人的繪畫語言、文字直接攻擊白人,卻發現自己掉入無奈而不可自救的境地。趙春翔也用過西式的媒介,但是他知道自己來自一個有長遠歷史和積累的文化,他的選擇是無論多艱難也要揮灑自己最“原始”的武器。

所以要怎麼看他們的藝術?什麼是藝術中的自由、不自由?誰自由,誰不自由?誰放任表達了,誰被捆綁在框架中?誰有包袱,誰沒有包袱?如果趙春翔繼續他的抽象表現主義,他是否會與趙無極等被並列海外華人藝術榜首?

或許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是巴斯奇亞或趙春翔,他們都選擇了以最坦誠的態度面對藝術,在無力中死去,在潦倒中堅持。

藝術因此沒有終結。那個年代的紐約因此赤裸、痛快而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