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張偉頭髮染黑了,我回憶裡的《天天向上》還能回來嗎?

喝著啤酒吃著粽子玩著手機的童鞋們假期快樂~~告訴大家一個悲催的消息,你們的假期已經過了大半了喲~

這個憂桑與喜悅交雜的晚上,我們來聊聊美容美髮吧。

最近,一份關於芒果台《天天向上》主持人及嘉賓造型怪異、缺乏審美的公文在網上流傳。

這份落款為湖南台宣傳管理部的文件裡說,《天天向上》5月12日的節目中,主持人大張偉的頭髮染成暗綠色,嘉賓李誕的頭髮染成了粉紅色,另一嘉賓池子則紮著小辮子,廣xx局《收聽收看日報》第97期刊文提出了批評,認為這不是健康向上的螢幕形象,要求湖南衛視總編室和各欄目組加強對主持人和嘉賓的管理。

這份加蓋公章、帶有編號的紅頭文件,伴隨著涉事嘉賓池子等人的轉發引起大家的熱8,在大眾面前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天天向上》因為這次事件重新回到大眾視線。

芒媽上週五特意瞟了幾眼這檔很久不看的節目,最新一期中,大張偉的暗綠頭髮已經被芒果的神後期P成了黑色。

整改的不止《天天向上》,還有浙江衛視的《高能少年團》,只是苦於沒有神後期,只能給嘉賓蔣瑤嘉的一頭粉紅色頭髮P上了一頂七星瓢蟲小紅帽。

最新演出亮相中,也確實是一頭黑髮示人,怪不得大家調侃說,要想節目過得去,頭上不能帶點綠,當芒媽葛優癱式的躺在沙發上,挖著冰西瓜啃著小粽子翻著新聞,看到這個檔的第一感覺是不可思議,唉~且讓我吃先兩口,再給你們細細道來。

張泉靈在《奇葩說》被要求穿睡衣辯論,在《天天向上》儼然人生導師;因為《吐槽大會》爆紅已經很少在《今晚80後脫口秀》露面的李誕和池子也收起毒舌,

老老實實的推薦書和說脫口秀。

這樣的滿屏“意義”的節目,這樣恨不得整期節目都打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節目,竟然最後被批“螢幕形象差”,不知道是節目不紅了總會被人挑刺,還是無聊的節目內容已經讓審查人員只關注主持人和嘉賓的頭髮了。

《天天向上》變了嗎?

2010年,開播僅兩年的《天天向上》斬獲1.33億的獨家冠名費,

成為湖南衛視最吸金的節目(老對手《快樂大本營》位列第二,全年獨家冠名費1.13億),那是《天天向上》被稱之為“綜藝新貴”的時代,那是遠在臺灣的新聞媒體看著6.3億新臺幣(1.33億人民幣)冠名費大跌眼鏡,給出“稱霸綜藝”稱號的時代。

沒有人記得那時汪涵頭髮的顏色或者歐弟頭髮的長度,那時的觀眾都驚歎于芒果台的人才濟濟,持續超級女聲熱度、節目創新力度之大、以及伴隨而來的追捧的金主們。

廣告費和冠名費向來只是節目收視率和節目優秀內容在財務報表上的體現,在感歎《天天向上》天價冠名費的同時,大家看到的是精彩的、無與倫比的原創節目內容。

這次廣告招標會之前的2009年9月,《天天向上》節目組獲邀前往微軟總部西雅圖進行節目錄製,這是微軟為了推廣其Windows7核心旗艦產品的一次大型宣傳活動,邀請《天天向上》無疑是看中節目超高的人氣和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影響力。

作為世界上最牛掰的公司之一,微軟為配合《天天向上》的錄製可謂誠意滿滿,不僅帶領天天兄弟參觀了微軟,感受了微軟的工作環境和氛圍,甚至為配合他們準備了模擬面試。微軟大中華區的董事長兼CEO梁念堅也亮相《天天向上》,並在節目中引吭高歌《朋友》。

微軟在事後的宣傳中說“能與《天天向上》這樣吸引高端精英人士參與的大眾娛樂節目合作是一種榮幸,這是科技與人文交相輝映。”

這次合作是空前成功的!《天天向上》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可以到微軟總部進行拍攝、並且和微軟的充分互動在當時對觀眾而言是極為新鮮和極富創意的,《天天向上》借由微軟這樣的全球科技巨頭樹立了其高端精英脫口秀節目的江湖地位。

(天天兄弟和微軟工作人員)

2010年,嘗到甜頭又有超級金主爸爸的《天天向上》把目標放在了紐西蘭,天天兄弟遊學團訪問了威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這是世界上最牛逼的後期製作公司,甚至可以不用加上“之一”的字眼。Weta電影製作工作室曾為紐西蘭世界著名導演彼特·傑克遜拍攝的《指環王(Lord of the Ring)》提供佈景、服裝、道具的設計和製作,《指環王》獲得的11個奧斯卡獎項中有4項為該公司獲得。

(天天兄弟在維塔工作室)

《天天向上》為喜歡好萊塢大片的年輕觀眾展示了維塔工作室,介紹了它進行電腦特效製作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節目展示了《天天向上》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心懷世界、遊歷天下、天天向上的學習態度。這種潛在的節目氣質和欄目理想曾經是《天天向上》爆紅的重要原因。

(工作室內景模型)

這個時候的《天天向上》如果有被人關注的顏色,那一定是“紅”!大紅!紅到發紫!如果被廣xx局關注,也只能是“創新創優”。收視率高漲,汪涵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主持人之一;歐弟從大陸紅回到臺灣,晉升內地綜藝小天王;天天兄弟成了家喻戶曉的主持群!這個節目和那些參與其中的人風光無限,這個時期,就算哪一天汪涵心血來潮帶領一幫小兄弟剃個光頭來主持,應該都不會引來任何非議。

隨後的《天天向上》因為原製作團隊的出走、主持人的相繼離開不斷改版,哪怕汪涵親自掛帥擔任製片人也改變不了下坡的趨勢,《天天向上》離當初巔峰期的節目形態越來越遠,“天天向上”已經由一種潛在的“學習態度”變成了明顯的掛在電視上的標語。拿今年的主題來說:

2月17日,新年第一課,氣象局、地質局、刑偵專家開講;

5月5日,節目主題“青年文明號”獻禮五四青年節;

5月12日,天天書屋開張……

看著這些主題你就知道,又要被教育了,成長起來的小夥伴們愈發想要逃離這種強行灌輸的節目形態,想要逃離每三分鐘就想給你講一段人生道理的雞湯節目,更想逃離幾年如一日的段子和老梗……收視率的持續低迷就是證明。

一檔綜藝節目最大的意義應該是優秀的、富有創意的、被觀眾追捧的節目內容,以及由此產生的高收視率,而不是一味展示出一副教育人的姿態。意義從來不是天生的,意義是被人賦予的,輝煌時期的《天天向上》是不需要向大眾傳播意義的,因為意義在優秀的節目內容裡,意義在高收視率所帶來的社會傳播效益裡,意義在巨額的冠名費裡。

而現在,被挪出黃金時段,平均收視在0.5左右的《天天向上》,已經很難被稱之為“王牌綜藝”了,也不再是廣告商爭搶的黃金資源。在製造熱點話題、創新節目形式、邀請重量級嘉賓方面,《天天向上》也表現的越來越乏力。

5月23日,在追求“意義”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的《天天向上》收到了這樣一份批評,也是一種警示,這種警示說:意義是內在的,優秀節目內容也是內在的,你標榜的不一定是別人關注的。就像欄目組所有的人都不會想到,可以拿來做“優秀綜藝節目主題”評選的這期節目竟然會被批評“缺乏對主持人和嘉賓的形象管理”。

至此~

曾一期不落追看《天天向上》的小睿,是很不希望看到《天天向上》慢慢沉淪,現在我的筆記本裡還有《天天向上》最巔峰時候的視頻。所以不管如何,小睿還是希望天天兄弟可以復活,勇敢面對困境,就跟你們說的一樣,要天天向上。

廣告費和冠名費向來只是節目收視率和節目優秀內容在財務報表上的體現,在感歎《天天向上》天價冠名費的同時,大家看到的是精彩的、無與倫比的原創節目內容。

這次廣告招標會之前的2009年9月,《天天向上》節目組獲邀前往微軟總部西雅圖進行節目錄製,這是微軟為了推廣其Windows7核心旗艦產品的一次大型宣傳活動,邀請《天天向上》無疑是看中節目超高的人氣和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影響力。

作為世界上最牛掰的公司之一,微軟為配合《天天向上》的錄製可謂誠意滿滿,不僅帶領天天兄弟參觀了微軟,感受了微軟的工作環境和氛圍,甚至為配合他們準備了模擬面試。微軟大中華區的董事長兼CEO梁念堅也亮相《天天向上》,並在節目中引吭高歌《朋友》。

微軟在事後的宣傳中說“能與《天天向上》這樣吸引高端精英人士參與的大眾娛樂節目合作是一種榮幸,這是科技與人文交相輝映。”

這次合作是空前成功的!《天天向上》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可以到微軟總部進行拍攝、並且和微軟的充分互動在當時對觀眾而言是極為新鮮和極富創意的,《天天向上》借由微軟這樣的全球科技巨頭樹立了其高端精英脫口秀節目的江湖地位。

(天天兄弟和微軟工作人員)

2010年,嘗到甜頭又有超級金主爸爸的《天天向上》把目標放在了紐西蘭,天天兄弟遊學團訪問了威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這是世界上最牛逼的後期製作公司,甚至可以不用加上“之一”的字眼。Weta電影製作工作室曾為紐西蘭世界著名導演彼特·傑克遜拍攝的《指環王(Lord of the Ring)》提供佈景、服裝、道具的設計和製作,《指環王》獲得的11個奧斯卡獎項中有4項為該公司獲得。

(天天兄弟在維塔工作室)

《天天向上》為喜歡好萊塢大片的年輕觀眾展示了維塔工作室,介紹了它進行電腦特效製作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節目展示了《天天向上》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心懷世界、遊歷天下、天天向上的學習態度。這種潛在的節目氣質和欄目理想曾經是《天天向上》爆紅的重要原因。

(工作室內景模型)

這個時候的《天天向上》如果有被人關注的顏色,那一定是“紅”!大紅!紅到發紫!如果被廣xx局關注,也只能是“創新創優”。收視率高漲,汪涵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主持人之一;歐弟從大陸紅回到臺灣,晉升內地綜藝小天王;天天兄弟成了家喻戶曉的主持群!這個節目和那些參與其中的人風光無限,這個時期,就算哪一天汪涵心血來潮帶領一幫小兄弟剃個光頭來主持,應該都不會引來任何非議。

隨後的《天天向上》因為原製作團隊的出走、主持人的相繼離開不斷改版,哪怕汪涵親自掛帥擔任製片人也改變不了下坡的趨勢,《天天向上》離當初巔峰期的節目形態越來越遠,“天天向上”已經由一種潛在的“學習態度”變成了明顯的掛在電視上的標語。拿今年的主題來說:

2月17日,新年第一課,氣象局、地質局、刑偵專家開講;

5月5日,節目主題“青年文明號”獻禮五四青年節;

5月12日,天天書屋開張……

看著這些主題你就知道,又要被教育了,成長起來的小夥伴們愈發想要逃離這種強行灌輸的節目形態,想要逃離每三分鐘就想給你講一段人生道理的雞湯節目,更想逃離幾年如一日的段子和老梗……收視率的持續低迷就是證明。

一檔綜藝節目最大的意義應該是優秀的、富有創意的、被觀眾追捧的節目內容,以及由此產生的高收視率,而不是一味展示出一副教育人的姿態。意義從來不是天生的,意義是被人賦予的,輝煌時期的《天天向上》是不需要向大眾傳播意義的,因為意義在優秀的節目內容裡,意義在高收視率所帶來的社會傳播效益裡,意義在巨額的冠名費裡。

而現在,被挪出黃金時段,平均收視在0.5左右的《天天向上》,已經很難被稱之為“王牌綜藝”了,也不再是廣告商爭搶的黃金資源。在製造熱點話題、創新節目形式、邀請重量級嘉賓方面,《天天向上》也表現的越來越乏力。

5月23日,在追求“意義”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的《天天向上》收到了這樣一份批評,也是一種警示,這種警示說:意義是內在的,優秀節目內容也是內在的,你標榜的不一定是別人關注的。就像欄目組所有的人都不會想到,可以拿來做“優秀綜藝節目主題”評選的這期節目竟然會被批評“缺乏對主持人和嘉賓的形象管理”。

至此~

曾一期不落追看《天天向上》的小睿,是很不希望看到《天天向上》慢慢沉淪,現在我的筆記本裡還有《天天向上》最巔峰時候的視頻。所以不管如何,小睿還是希望天天兄弟可以復活,勇敢面對困境,就跟你們說的一樣,要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