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躺贏還是硬懟?勇士豪賭對位LBJ之人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我只想舒舒服服打籃球”——這句本賽季經常被阿杜掛在嘴邊的採訪口頭禪,對杜蘭特自己來說,則又意味著什麼呢?

一:反客為主&鳩占鵲巢

先來假設一下:如果不是因為受傷缺陣過多,

那杜蘭特就很有可能成為本賽季67勝勇士中唯一入選最佳陣容一隊的球員。當然,就像小喬丹永遠不可能是快船的第一核心一樣,用這種呼之欲出的邏輯來暗示杜蘭特是勇士老大肯定不科學。但是如果真的蒙上名字和球隊,讓你從場均25.1分8.3籃板4.8助攻1.6封蓋和場均25.3分4.5籃板6.6助攻1.8搶斷中間挑一個老大出來,答案或許也並不好說。

所以這是一個事實:單從資料上看,杜蘭特在如今勇士的重要程度至少已經和庫裡平起平坐了。

眾所周知,無論融合多麼順利,在已有的冠軍體系下消化一個自帶打法的巨星從來都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而在同一個球場上打球,勇士隊讓杜蘭特分走的資料,自然也就都要從隊友的碗裡拿,本賽季,這當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就是伊戈達拉。

僅比較基礎資料的話,本賽季的一哥和上賽季沒有多大區別,但事實上,在杜蘭特加盟的前三個月,伊戈達拉場均得分不過5分,防守效率值是對他來說堪稱可恥的110(生涯平均105),而具體到場上表現,我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在聖誕大戰最後時刻那讓人無法理解的猶豫(運球直到時間還剩9秒才開啟進攻,導致24秒失誤和厄文的准絕殺)。

最終伊戈達拉在那場比賽裡只得到0分4籃板4助攻,而與之對應的是杜蘭特堪稱勇士最佳的36分15籃板,這種表現對比一直延續到1月份才略有好轉。而在杜蘭特2月28日因傷退賽之後,伊戈達拉的表現卻像完全換了一個人——在常規賽的後18場比賽裡,伊戈達拉場均可以得到11.5分,命中率高達60.6%——這也讓他擠進了最佳第六人評選的三人候選名單。

也許我們可以從好的方向來解答伊戈達拉的這種變化,

比如說勇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用杜蘭特的受傷重新啟動了伊戈達拉的能量,避免了長期5小陣容對他造成類似上賽季的那種過分消耗諸如此類,但當伊戈達拉在季後賽中重新變回場均6分命中率只有41.8%的普通替補時,這樣的變化就不得不被認為是一種反客為主式的鳩占鵲巢。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格林,如果說杜蘭特在進攻端代替了伊戈達拉的輸出,那在防守端,他所做就是就是逐漸擠佔格林的防守空間——不得不承認,身高超過2.11米的杜蘭特或許的確是一個比格林更好的護框者,本賽季他場均1.7次的封蓋比聯盟90%的中鋒都好,也強于格林的任何賽季表現。然而問題是,護框和護板從來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杜蘭特作為死亡五小真中鋒以後,格林的防守位置明顯靠外了。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格林的籃板球相比去年有明顯的下滑(從9.5降至7.9),而與此同步的,勇士的籃板球相較去年也有了明顯的退步。上賽季,勇士隊場均能贏對方2.3個籃板,而現在只能贏0.6個,更可怕的是他們場均丟11.8個後場籃板已經排名聯盟倒數第一。雖然格林如今場均搶斷從1.4進化到2.0已經達到聯盟頂級,但這樣的選擇能比之前更好嗎?

勇士的答案是:是。作為最近三年常規賽勝率超過巔峰公牛的存在,達到過極限的勇士有權利認為自己67勝時的狀態比73勝更好,同樣,他們也有理由認為杜蘭特帶來的創造力(尤其是弧頂單挑能力,去年總決賽勇士隊在騎士弧頂除了分球就是巴恩斯打鐵)值得自己用6個勝場來交換。當然,更直接的證據來自於資料——眾所周知,一個賽季82場常規賽,你總有一些勝利(或失敗)來自走運(或者倒楣),而根據http://www.basketball-reference.com的計算,上賽季勇士隊的預期戰績實際應該為65勝(換句話說,走運球多給了勇士7個勝場),而本賽季,他們的預期戰績與實際相當,都是67勝。

2個實際預期勝場差——這就是勇士全隊作出巨大犧牲之後換回的收穫,而杜蘭特,會是促使他們突破極限再向前一步的那個終極推動力嗎?

二:直面勒布朗&勇士驗貨時刻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5年前的那次總決賽對決,現在再把杜蘭特和勒布朗拿出來相比已經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在過去的這些年裡,回到家鄉的勒布朗用他的實際表現彌補著自己當年造成的傷害,更讓自己在NBA的歷史地位在連續的總決賽出勤和冠軍的輝映下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的杜蘭特呢?不斷地受傷,然後在季後賽關鍵戰役中接連打出讓人難以接受的掉鏈子表現,球隊原地踏步……事實上在上個賽季,杜蘭特相較自己的巔峰期已經有了明顯的狀態下滑,這甚至可以從他賴以成名的罰球絕技上都能看得出來,但奇怪的是,樂於討論這一現象的人卻並不算多。

這或許就是巔峰期加盟一支強隊抱團帶來的好處,一般身在雷霆(或者其他戰術簡單的單雙核球隊)這樣的球隊,身為核心往往必須對每一場比賽都全力投入,以至於稍微的鬆懈都會導致戰績的浮動和媒體評價的變化。但加入強隊情況則會非常不同,資料的下降可以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犧牲,效率的變化可以被看做是對戰術是適應的風向標而不是球員本身的能力改變,總之,團隊給球員提供了足夠的護佑,同時也容易給球員帶來更多的藉口。

所以現在的杜蘭特可以在一場季後賽裡只得10分然後躺贏,而無人在意他逐漸失准的幹拔和慢慢退步的一對一。從基礎資料上看,本賽季的阿杜打的比以往更高效。可到了拼刺刀的時候,杜蘭特強行幹拔的命中率卻比上賽季下降了5個百分點,而在距離籃筐10英尺之外的單打中,在對位防守者沒有失位的前提下(防守距離為4英尺之內),杜蘭特本賽季的強打命中率則從上賽季的44.8%降到了41.0%。

誠然,相比原來雷霆隊粗放到近乎赤裸的進攻體系,勇士隊玩法的確更高級也更吸引人——杜蘭特可以yo更多的空手走位,嘗試成為弧頂組織者(甚至在死亡五小中代替格林出任"組織中鋒"),以及更輕鬆流暢的轉換進攻和空位三分,哪怕僅僅從職業體驗來講,勇士能帶給阿杜的也非常可觀(這可能也是他和賈巴爾追求的所謂“更舒服的打球”)。然而,作為一個球隊花大量代價找來解決關鍵問題的球星,杜蘭特送出這樣的資料表現,來搭體系便車的比例顯然更甚於做體系補丁。

這樣我們就不得不拿出當年勒布朗兩次換隊時的狀態作出比較。同樣面對磨合,無論在熱火還是騎士,詹姆斯面對的都是全新的陣容和從零開始的體系搭建。這在當年無論對他還是他的隊友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熱火三巨頭組隊開局9勝8負,斯波差點因此被逼宮幹掉,而在重新加盟騎士後,球隊的開局戰績更是5勝7敗)。而也正是在這樣不斷地調整和修正下,勒布朗逐漸填上了自己技術上的諸多短板,成為了一個在32歲依然能連續8場季後賽單場30+得分的球員。

所以,當杜蘭特5年後重新直面勒布朗時,勇士的體系能否讓他比5年前更遊刃有餘?如果勇士的套路最終被拆解,戰局不可避免的進入核心貼臉互捅時,作為勇士隊實際第一單挑手的杜蘭特,能否讓32歲的勒布朗比他先倒下?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不僅事關兩隊的勝負,更事關杜蘭特在勇士隊存在的價值。

在杜蘭特作為死亡五小真中鋒以後,格林的防守位置明顯靠外了。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格林的籃板球相比去年有明顯的下滑(從9.5降至7.9),而與此同步的,勇士的籃板球相較去年也有了明顯的退步。上賽季,勇士隊場均能贏對方2.3個籃板,而現在只能贏0.6個,更可怕的是他們場均丟11.8個後場籃板已經排名聯盟倒數第一。雖然格林如今場均搶斷從1.4進化到2.0已經達到聯盟頂級,但這樣的選擇能比之前更好嗎?

勇士的答案是:是。作為最近三年常規賽勝率超過巔峰公牛的存在,達到過極限的勇士有權利認為自己67勝時的狀態比73勝更好,同樣,他們也有理由認為杜蘭特帶來的創造力(尤其是弧頂單挑能力,去年總決賽勇士隊在騎士弧頂除了分球就是巴恩斯打鐵)值得自己用6個勝場來交換。當然,更直接的證據來自於資料——眾所周知,一個賽季82場常規賽,你總有一些勝利(或失敗)來自走運(或者倒楣),而根據http://www.basketball-reference.com的計算,上賽季勇士隊的預期戰績實際應該為65勝(換句話說,走運球多給了勇士7個勝場),而本賽季,他們的預期戰績與實際相當,都是67勝。

2個實際預期勝場差——這就是勇士全隊作出巨大犧牲之後換回的收穫,而杜蘭特,會是促使他們突破極限再向前一步的那個終極推動力嗎?

二:直面勒布朗&勇士驗貨時刻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5年前的那次總決賽對決,現在再把杜蘭特和勒布朗拿出來相比已經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在過去的這些年裡,回到家鄉的勒布朗用他的實際表現彌補著自己當年造成的傷害,更讓自己在NBA的歷史地位在連續的總決賽出勤和冠軍的輝映下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的杜蘭特呢?不斷地受傷,然後在季後賽關鍵戰役中接連打出讓人難以接受的掉鏈子表現,球隊原地踏步……事實上在上個賽季,杜蘭特相較自己的巔峰期已經有了明顯的狀態下滑,這甚至可以從他賴以成名的罰球絕技上都能看得出來,但奇怪的是,樂於討論這一現象的人卻並不算多。

這或許就是巔峰期加盟一支強隊抱團帶來的好處,一般身在雷霆(或者其他戰術簡單的單雙核球隊)這樣的球隊,身為核心往往必須對每一場比賽都全力投入,以至於稍微的鬆懈都會導致戰績的浮動和媒體評價的變化。但加入強隊情況則會非常不同,資料的下降可以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犧牲,效率的變化可以被看做是對戰術是適應的風向標而不是球員本身的能力改變,總之,團隊給球員提供了足夠的護佑,同時也容易給球員帶來更多的藉口。

所以現在的杜蘭特可以在一場季後賽裡只得10分然後躺贏,而無人在意他逐漸失准的幹拔和慢慢退步的一對一。從基礎資料上看,本賽季的阿杜打的比以往更高效。可到了拼刺刀的時候,杜蘭特強行幹拔的命中率卻比上賽季下降了5個百分點,而在距離籃筐10英尺之外的單打中,在對位防守者沒有失位的前提下(防守距離為4英尺之內),杜蘭特本賽季的強打命中率則從上賽季的44.8%降到了41.0%。

誠然,相比原來雷霆隊粗放到近乎赤裸的進攻體系,勇士隊玩法的確更高級也更吸引人——杜蘭特可以yo更多的空手走位,嘗試成為弧頂組織者(甚至在死亡五小中代替格林出任"組織中鋒"),以及更輕鬆流暢的轉換進攻和空位三分,哪怕僅僅從職業體驗來講,勇士能帶給阿杜的也非常可觀(這可能也是他和賈巴爾追求的所謂“更舒服的打球”)。然而,作為一個球隊花大量代價找來解決關鍵問題的球星,杜蘭特送出這樣的資料表現,來搭體系便車的比例顯然更甚於做體系補丁。

這樣我們就不得不拿出當年勒布朗兩次換隊時的狀態作出比較。同樣面對磨合,無論在熱火還是騎士,詹姆斯面對的都是全新的陣容和從零開始的體系搭建。這在當年無論對他還是他的隊友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熱火三巨頭組隊開局9勝8負,斯波差點因此被逼宮幹掉,而在重新加盟騎士後,球隊的開局戰績更是5勝7敗)。而也正是在這樣不斷地調整和修正下,勒布朗逐漸填上了自己技術上的諸多短板,成為了一個在32歲依然能連續8場季後賽單場30+得分的球員。

所以,當杜蘭特5年後重新直面勒布朗時,勇士的體系能否讓他比5年前更遊刃有餘?如果勇士的套路最終被拆解,戰局不可避免的進入核心貼臉互捅時,作為勇士隊實際第一單挑手的杜蘭特,能否讓32歲的勒布朗比他先倒下?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不僅事關兩隊的勝負,更事關杜蘭特在勇士隊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