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Parker Harris: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Salesforce的幕後推手

【Salesforce聯合創始人 Marc Benioff(左) 和Parker Harris(右)】

許多初創企業都是從小至大,

有些公司在數年之後非常成功;有些則經營不善甚至面臨倒閉的命運。

有這樣一家企業,在成立之初就預見未來的科技趨勢與潮流,儘管在當時雲計算和軟體即服務的理念尚非主流,但是這家公司開創了軟體服務的新里程碑,16年的堅持,現已成為全球第5大軟體公司,並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排行榜上名列首位,連續四年穩居寶座。

不知道您猜出來沒?它就是SaaS和公有雲鼻祖Salesforce公司!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

就是Salesforce公司聯合創始人Parker Harris的傳奇故事。

“No Software!”的夢想

Parker Harris坐在 Kinkaid(一家位於加州伯林格姆的牛排館)的窗前,注視著眼前的安紮瀉湖,這時,Marc Benioff走了進來。

午餐是Benioff安排的,他是 Oracle 的星級高管,剛帶著一個新的創業理念從印度休假回來。現在,他正想找一位可以合作的工程師實現這一創業理念,而Harris得到了強烈推薦,獲得了這次與Benioff面談的機會。

確實很難想像Harris能夠從矽谷眾多精英中脫穎而出。

因為Harris在北卡羅來納州長大,之後去了佛蒙特州的一所小型文科學院主修英國文學。與Benioff相比,他是那麼不為人知。

沒有任何寒暄,Benioff直截了當地告訴Harris,“是這樣,我想創辦一家公司。開創一種新的軟體服務模式。”

Benioff的想法很簡單:開發一個負擔得起的客戶關係管理(CRM)軟體,並以完全線上的形式提供服務。他想創建CRM軟體,説明銷售人員跟蹤銷售線索和管理用戶端,

就像在Amazon上買書一樣簡單。

當時,大多數 CRM 解決方案都是在公司自己的伺服器上託管的。他們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來安裝非常難用的軟體,且要耗費數百萬美元。Benioff想出售更便宜且品質更好的 CRM,可以構建在網上,或是“雲端”,如此一來,各種規模的公司都可以輕鬆部署。

Benioff問Harris :“那麼,你感覺怎麼樣?對這個事感興趣嗎?”

Harris對這個想法很感興趣。雖然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公司,

但Harris知道這是一個不能錯過的機會。當時,互聯網正呈爆炸式增長趨勢,Benioff的想法可能是革命性的;如果成功,它將顛覆整個軟體行業。即使出現最糟糕的情況,Harris認為,憑藉Benioff在矽谷的關係也可以帶來更多機會。

Harris回答Benioff說,“我們是你在矽谷能找到的最棒的團隊。”

1999年3月,Benioff、Harris以及 Harris 以前公司的另外兩位創始人在 Telegraph Hill 的一間小公寓裡推出了Salesforce.com。

【Salesforce的第一間辦公室在Telegraph Hill的一間公寓臥室裡】

如今,Salesforce 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五大軟體公司,年營業額達到50億美元,市值預計在未來三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它是三藩市最大的技術雇主,在該市約有5000名員工,到2017年,其總部將遷入三藩市新建的高度為1070英尺的 Salesforce Tower中。

每個人都知道Benioff,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CEO。但Harris卻是Salesforce 產品和研發背後的主角,與Benioff一樣負責地在三藩市建立最強大的技術公司。

一個充滿文學氣質的電腦和數學天才

1977年,蘋果發佈了Appll II,成為其打入主流個人電腦市場的第一大產品。

同年,一位北卡羅來納州的8年級學生收到了來自祖父的Apple II,並第一次嘗到了電腦程式設計的滋味。自此,他便開始成為電腦的癡迷者。而這個孩子就是Parker Harris。

作為紡織品銷售員的兒子,Harris長大後愛上了電腦和數學。他在8年級便開始程式設計,並用盒式磁帶存儲程式。此外,他還是Atari的Pong視頻遊戲的狂熱粉絲。

但Harris也對法語和經典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閱讀是他最喜歡的消遣之一。在法國高中畢業後,他便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法語。所以在大學選專業時,Harris放棄了電腦科學,選擇在佛蒙特州米德爾伯裡的一所小型文科學院主修英國文學專業。

但是大學畢業後,Harris回歸了自己真正的愛好:電腦程式設計。他開始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工作,開發可以在Mac上運行的定制法語會計軟體。這件事本身很有意思,只是市場太過狹小。幾年後,25歲的Harris隨著他正在努力擴展版圖的老闆一起搬到了三藩市。

一到三藩市,他眼前滿是全新的機會。最終,他和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Dave Moellenhoff和Frank Dominguez)創建了名為Left Coast Software的Java程式設計公司。

【從左至右依次是:Marc Benioff,Parker Harris、Dave Moellenhoff、Frank Dominguez】

雖然只是一家初創企業,但是Left Coast Software 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們的一個諮詢客戶是 Saba Software(2000年上市的一家人力資源軟體製造商),Saba的CEO Bobby Yazdani對他們三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想把他們挖來。但他們想要從頭開始成長,所以就拒絕了Offer 。

所以當 Benioff 在1998年秋天想尋找有才華的工程師時,Yazdani就推薦了這三位。

但是萬事開頭難,Salesforce的創新模式一開始並沒有完全打動這三個人。

根據Benioff所著的《在雲端(Behind the Cloud)》所述,Moellenhoff 在他們的第一次會議上告訴 Benioff ,“這是一個不現實的想法”。(後來Harris表示,當時Moellenhoff只是故意在和Benioff唱反調)

為了讓他們認同自己的理念,Benioff不得不解釋自己關於“結束傳統軟體業務”的宏偉願景。他說,這不僅僅是更好用、成本更低的產品。它是關於替換長期的安裝過程,並將所有內容轉移到互聯網上的宏偉構想。他想從根本上改變商業模式:不再有長期合同或昂貴的許可交易,只有每月50美元的訂閱費。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Harris想在三藩市工作。當時,坐落在三藩市的科技公司並不常見,因為大多數工程師都在矽谷(穀歌、雅虎和Facebook等公司所在地)工作。

Benioff 告訴Harris, “這也正是我的想法,我們就把Salesforce創建在三藩市。”

所有問題都解決後,三人同意加入Benioff,共同創建三藩市最強大的技術公司。

【Salesforce經濟版圖】

建立互聯網史上最高效的工程團隊

Salesforce 的早期投資者(和CNET聯合創始人)Halsey Minor說,正是Salesforce的開發效率成就了它的不同尋常。他表示,“Harris創造了互聯網史上最高效的開發組織之一”。

這種高效源于公司成立之初。1999年3月的某天,在Salesforce工作的第一周, Harris就把Moellenhoff和Dominguez叫到在Telegraph Hill的辦公室裡,走到白板前寫下“快速、簡單、正確”的6字箴言。Harris說,“這些將成為我們的關鍵價值。”

【Harris早些年在Salesforce的留影】

Harris的6字箴言並不只是說說而已。首先,速度確實至關重要,因為 Salesforce 完全通過網路提供服務,這種模式現在通常稱為軟體即服務(SaaS)。當時,大多數商務軟體都是在員工的電腦上運行,由於互聯網連線速度不像現在這麼快速可靠,所以人們經常反對使用這種服務模式。

克服這種反對意見的唯一方法是讓 Salesforce的服務快如閃電。

其二,簡單也很重要,因為當時的工程師對開發複雜代碼有著天生的自豪感。Harris和團隊知道這樣會放緩開發進程,增加業務擴展的難度。

第三點,正確(第一次就做對)的觀點現在看起來可能有點過時,現在每個人都知道 Facebook 的著名口頭禪,“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快速行動,破除陳規)”。

想要保持絕對的正確性可能會阻礙速度:如果你想快速成長,你就不能花時間來解決很多錯誤。它也反映了企業和消費者服務之間的差異。如果Facebook倒閉,唯一真正受傷害的是Facebook(及其廣告客戶)。如果Salesforce失敗,其客戶將失去銷售和收入。

這6字箴言使得Salesforce能夠多年來一直保持這個歷史悠久的小型工程團隊。直到2004年上市時,Salesforce總共也只有大約25名開發人員,這個數字對於這家年收入接近1億美元的公司來說著實小得驚人。

“巨大的的賭注”

說到Harris最輝煌的成就應該算是,讓公司向“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過程轉型。

在2006年的時候,Salesforce已經迅速壯大,業務擴展、成員增加使得溝通受阻,開發進度明顯放緩,產品更新滯後,人們對其信任也隨之流失。

在此之前,Salesforce 使用了一種稱為“瀑布(waterfall)”的傳統開發流程,它是線性的,並且基於預定的時間表和預算。其可預測性更高,但是效率太低,特別是當開發團隊越來越壯大的時候。

因此,兩名Salesforce工程師Chris Fry和Steve Greene向Harris提出了“敏捷開發”的試行方案。這是一個更反覆運算的方法,依賴小型、跨職能的團隊來縮短開發週期。

“敏捷開發”還有助於公司更容易地推出快速和定期的更新程式,這一點對於任何像Salesforce一樣開展SaaS業務的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使用傳統軟體,客戶在購買和安裝軟體後,只有等到下一個主要版本才能得到預期的部分改進。Salesforce開創的SaaS模式的一大優勢,就在於可以讓客戶獲得穩定的改進。

Harris很喜歡這種“敏捷開發”的想法。但是只有他自己支援這種模式並想要將這種模式進一步付諸實踐。Harris告訴團隊稱,“讓我們打破常規,進行新的嘗試。我們的系統遇到問題了,沒時間再等,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解決它。”

前Salesforce銷售工程師,現Bigcommerce研發高級副總裁Ron Pragides 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賭注,如果Harris發錯了指令,或是工程團隊沒有立即回應, 那麼Salesforce將會步入另一條不同的軌跡中。”

一開始,“敏捷開發”的實施確實遭到了研發團隊的強烈抵觸。事實上,當時該領域的一位知名專家也因為該方案的風險性,拒絕擔任Salesforce的諮詢顧問。

但是Harris頂住壓力,支持Fry和Greene繼續前行。因為他知道,如果他無法盡可能快地加快和簡化Salesforce的開發流程,那麼公司將陷入危險境地。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整個工程團隊停了下來,接受了嚴格的培訓。最終,在短短三個月內,30個團隊的200多名工程師實現了向“敏捷開發”的全面過渡。

這一舉動取得了巨大成功。轉型之後,Salesforce表示,其產品開發時間縮短了60%,而整體生產力上升了38%。

前Salesforce首席行銷官Tien Tzuo(現為Zuora首席執行官)表示,這是Harris作為領導者最偉大的時刻。此舉不僅幫助允許企業業務實現擴展,也幫助Harris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

【“敏捷開發”幫助Salesforce提高了效率】

Harris和Benioff:和諧的陰陽兩面

與Salesforce取得的巨大成功相比,Harris在企業技術圈之外的名聲依然沒有打出去。

有些人甚至將他與Apple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Steve Jobs的研發夥伴),以及 Oracle聯合創始人Bob Miner(資料庫技術架構師)做比較,因為正如Benioff遮掩了Harris的光芒一樣,這兩位技術人員的光芒都被其富有傳奇色彩的創始人所掩蓋。

Harris是一個身高6尺5寸,體重300磅的大塊頭,且個性非常強硬。他是Oracle 創始人Larry Ellison最得意的徒弟。25歲時,他就以30萬美元的年薪成為Oracle最年輕的副總裁,開著一輛引人注目的法拉利 Mondial敞篷車。他可以說是天生的領導者,人高馬大,做事雷厲風行,有時還很傲慢。

【Salesforc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enioff】

Harris卻完全不同,他中等個子,性格沉靜,做事低調,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他在加入Salesforce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大公司經驗。現在,他仍然會在週末去參加孩子們的足球比賽,在場邊歡呼,而其他爸爸甚至都不會注意到他的巨額財富和成功。

Salesforce首任CEO John Dillon(與Benioff發生矛盾後離開公司)表示,“只通過跟他聊天,你永遠無法意識到他是矽谷最成功的工程師之一。” 但也許正是他們截然相反的個性,成就了他們融洽相處的局面。

MileIQ 的首席執行官 Chuck Dietrich(在Salesforce工作過9年,擔任過副總裁) 表示,Parker Harris 是理性的聲音,而Marc Benioff 則是有遠見的人,他們就像陰和陽,互相彌補成就彼此。

Salesforce全球商業銷售總裁Brian Millham 稱,“我認為他們是最佳拍檔,Benioff會為公司樹立願景和目標。Harris則會理性分析實現目標的可行性,他總是說,‘好吧,我們可以實現這一點,但不要指望下個季度就能實現。’”

前任CEO Dillon說,“Benioff很自我,這不一定是壞事,他有很多值得自豪的地方。但他與Harris不是競爭關係,所以在這方面,他們是彼此的完美拍檔。”

早期投資者 Halsey Minor也同意這一說法,他認為,“如果Benioff和Harris一樣,他們的合作可能不會如此成功。好在Harris與Benioff個性相反,他對Benioff起到了互補的作用。”

例如,Dietrich曾經差點與一個主要的無線運營商簽訂了一份價值幾百萬美元的交易,這將成為Salesforce史上最大的交易之一。Benioff對此一直是支援的,但它需要進行很多自訂工作,Harris對此就很理智,他告訴團隊,“不行,這單不能接,因為工作量太大了,它會改變我們的多租戶模式。”

“多租戶”意味著很多客戶共用在 Salesforce資料中心中運行的公共組件。現在這種模式在SaaS 公司很常見,但當時,這種形式卻引發很多大客戶的擔憂。當他們在自己的資料中心中運行時,他們可以控制每個部分,並且在出現錯誤時知道在哪裡查看。“多租戶”模式增加了不確定性。

但Harris知道,過度使用單一交易可能會削弱Salesforce的重點,並導致向其他客戶承諾的功能交付不足。在Harris看來,無論這單交易有多大,更重要的是保持平穩,即使這會讓許多銷售經理因錯失潛在客戶而感到失望。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因為Salesforce的成功從那時起開始顯現。

【在Dreamforce的演講中,Patricker Harris扮成《回到未來》中的博士】

而與此同時,Benioff也在推動Harris實現其對未來的願景。

Harris對此十分認同,他說,“Benioff是個非常有想法的人。有時我會很難跟上他的節奏,我的目標是把想實現的事情組織起來,共同合作讓它有意義,這就需要去容忍這種不一致。”

以Fitbit——活動跟蹤可穿戴設備為例。2008年左右,Fitbit在三藩市的科技展上展示了其首款跟蹤產品之後,Benioff 經常在管理會議上免費發送Fitbits。他在“可穿戴”甚至不是科技領域一部分的時候,就已經將其視為一種未來科技。

自然地,當時的人們根本不明白他在說什麼。

快到2014年的時候,Benioff 和 Harris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產品,一款名為“Wave Analytics”的資料分析平臺,作為 Salesforce未來技術的一部分。 像Fitbit這樣的設備生成的大量資料現在是“大資料”趨勢的重要組成部分,Harris認為這將刺激公司的下一波增長。

Harris說,“Benioff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願景和方向,然後我和他在一起為如何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我們會補充駁斥彼此的想法,目的都是使它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容易滿足的好脾氣

然而,什麼原因促使Harris成為了一個偉大的領導者呢?我想可能只有源於一個簡單的事實,他是一個真正的好人。

在與Harris的朋友和同事進行的幾十次訪談中,描述他的幾個詞彙反復出現:謙卑、低調、好脾氣、平易近人、無私、有愛心、可愛和踏實等。

例如,當我們詢問“敏捷開發”轉型時,Harris會把這一切歸功於Fry和Greene,絲毫不提自己的付出。他說,“所有這些都不是我的功勞,我認為我的功勞在於發現公司裡有遠見的人,或是放權給他們讓他們可以幫助我。”

【Salesforce 人力資源經理Nancy Connery】

Salesforce 首任人力資源經理Nancy Connery說,在早期所有事情一團糟的時候,Harris就會帶著鮮花來到她的辦公室,並對她說,“你的工作真的很辛苦,我只是想感謝你。”

Salesforce基金會總裁Suzanne DiBianca說:“我記得淩晨2點,在一場重要的 Salesforce活動前,我站在凳子上刷天花板,當時Harris也站在我旁邊一起刷。”

Benioff也曾在很多場合被Harris的行為所感動。其中一件發生在2004年 Salesforce上市之前的一天。

Salesforce銷售團隊在Tao(紐約市的一家高檔亞洲餐廳,裡面有一座20英尺的佛像)享用晚餐。當時,大多數早期的Salesforce高管都在二樓的一間包廂裡,共同慶祝公司歷史上這一重要的時刻。

Harris走到Benioff面前,遞給他一個禮物:一個裝裱起來的美國運通信封;這是Benioff用來寫下Salesforce公司第一個 V2MOM(願景,價值,方法,阻礙和措施的縮寫) 的信封;是Salesforce公司從第一天開始做出每個主要決策所遵循的指南;是Benioff從Oracle帶來的先進經驗。

Harris 說,“我把這個信封放在抽屜裡保存了下來。在公司上市之前把它送給你我覺得很酷。”

正是Benioff 和其他三位創始人在第一個 V2MOM 中寫下的內容,展示了Salesforce如何從一開始就重視“正確的人”:第一個價值是“世界級組織”,第一個方法是“聘請團隊”,其他目標也實現了,包括維護“亞馬遜品質”的可用性以及上市。

信封上寫的對於成功的最終衡量是什麼?答案是:“我們都變得富有。”對於這一點,Salesforce 也做的很好。

根據2014年6月的財務報告顯示,Parker Harris 仍然是Benioff之後的第二大個人股東,擁有約280萬股(Benioff擁有近4400萬股,價值約25億美元)。這意味著他的股票價值約1.6億美元。此外,他還獲得了定期津貼和其他補償。在2014年,他從公司獲得了超過400萬美元。

那麼,Harris對公司獲得成功所做出的貢獻,會和Benioff一樣為人稱頌銘記嗎?我想這是他最不在意的事情。他表示,“我很開心!我不需要尋求那種認可。而Benioff 值得所有的認可和稱頌。我覺得真正的財富是我們共同創建的公司,這就是讓我快樂的原因。我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所以這就是我所真正需要的。”

與Benioff一樣負責地在三藩市建立最強大的技術公司。

一個充滿文學氣質的電腦和數學天才

1977年,蘋果發佈了Appll II,成為其打入主流個人電腦市場的第一大產品。

同年,一位北卡羅來納州的8年級學生收到了來自祖父的Apple II,並第一次嘗到了電腦程式設計的滋味。自此,他便開始成為電腦的癡迷者。而這個孩子就是Parker Harris。

作為紡織品銷售員的兒子,Harris長大後愛上了電腦和數學。他在8年級便開始程式設計,並用盒式磁帶存儲程式。此外,他還是Atari的Pong視頻遊戲的狂熱粉絲。

但Harris也對法語和經典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閱讀是他最喜歡的消遣之一。在法國高中畢業後,他便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法語。所以在大學選專業時,Harris放棄了電腦科學,選擇在佛蒙特州米德爾伯裡的一所小型文科學院主修英國文學專業。

但是大學畢業後,Harris回歸了自己真正的愛好:電腦程式設計。他開始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工作,開發可以在Mac上運行的定制法語會計軟體。這件事本身很有意思,只是市場太過狹小。幾年後,25歲的Harris隨著他正在努力擴展版圖的老闆一起搬到了三藩市。

一到三藩市,他眼前滿是全新的機會。最終,他和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Dave Moellenhoff和Frank Dominguez)創建了名為Left Coast Software的Java程式設計公司。

【從左至右依次是:Marc Benioff,Parker Harris、Dave Moellenhoff、Frank Dominguez】

雖然只是一家初創企業,但是Left Coast Software 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們的一個諮詢客戶是 Saba Software(2000年上市的一家人力資源軟體製造商),Saba的CEO Bobby Yazdani對他們三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想把他們挖來。但他們想要從頭開始成長,所以就拒絕了Offer 。

所以當 Benioff 在1998年秋天想尋找有才華的工程師時,Yazdani就推薦了這三位。

但是萬事開頭難,Salesforce的創新模式一開始並沒有完全打動這三個人。

根據Benioff所著的《在雲端(Behind the Cloud)》所述,Moellenhoff 在他們的第一次會議上告訴 Benioff ,“這是一個不現實的想法”。(後來Harris表示,當時Moellenhoff只是故意在和Benioff唱反調)

為了讓他們認同自己的理念,Benioff不得不解釋自己關於“結束傳統軟體業務”的宏偉願景。他說,這不僅僅是更好用、成本更低的產品。它是關於替換長期的安裝過程,並將所有內容轉移到互聯網上的宏偉構想。他想從根本上改變商業模式:不再有長期合同或昂貴的許可交易,只有每月50美元的訂閱費。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Harris想在三藩市工作。當時,坐落在三藩市的科技公司並不常見,因為大多數工程師都在矽谷(穀歌、雅虎和Facebook等公司所在地)工作。

Benioff 告訴Harris, “這也正是我的想法,我們就把Salesforce創建在三藩市。”

所有問題都解決後,三人同意加入Benioff,共同創建三藩市最強大的技術公司。

【Salesforce經濟版圖】

建立互聯網史上最高效的工程團隊

Salesforce 的早期投資者(和CNET聯合創始人)Halsey Minor說,正是Salesforce的開發效率成就了它的不同尋常。他表示,“Harris創造了互聯網史上最高效的開發組織之一”。

這種高效源于公司成立之初。1999年3月的某天,在Salesforce工作的第一周, Harris就把Moellenhoff和Dominguez叫到在Telegraph Hill的辦公室裡,走到白板前寫下“快速、簡單、正確”的6字箴言。Harris說,“這些將成為我們的關鍵價值。”

【Harris早些年在Salesforce的留影】

Harris的6字箴言並不只是說說而已。首先,速度確實至關重要,因為 Salesforce 完全通過網路提供服務,這種模式現在通常稱為軟體即服務(SaaS)。當時,大多數商務軟體都是在員工的電腦上運行,由於互聯網連線速度不像現在這麼快速可靠,所以人們經常反對使用這種服務模式。

克服這種反對意見的唯一方法是讓 Salesforce的服務快如閃電。

其二,簡單也很重要,因為當時的工程師對開發複雜代碼有著天生的自豪感。Harris和團隊知道這樣會放緩開發進程,增加業務擴展的難度。

第三點,正確(第一次就做對)的觀點現在看起來可能有點過時,現在每個人都知道 Facebook 的著名口頭禪,“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快速行動,破除陳規)”。

想要保持絕對的正確性可能會阻礙速度:如果你想快速成長,你就不能花時間來解決很多錯誤。它也反映了企業和消費者服務之間的差異。如果Facebook倒閉,唯一真正受傷害的是Facebook(及其廣告客戶)。如果Salesforce失敗,其客戶將失去銷售和收入。

這6字箴言使得Salesforce能夠多年來一直保持這個歷史悠久的小型工程團隊。直到2004年上市時,Salesforce總共也只有大約25名開發人員,這個數字對於這家年收入接近1億美元的公司來說著實小得驚人。

“巨大的的賭注”

說到Harris最輝煌的成就應該算是,讓公司向“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過程轉型。

在2006年的時候,Salesforce已經迅速壯大,業務擴展、成員增加使得溝通受阻,開發進度明顯放緩,產品更新滯後,人們對其信任也隨之流失。

在此之前,Salesforce 使用了一種稱為“瀑布(waterfall)”的傳統開發流程,它是線性的,並且基於預定的時間表和預算。其可預測性更高,但是效率太低,特別是當開發團隊越來越壯大的時候。

因此,兩名Salesforce工程師Chris Fry和Steve Greene向Harris提出了“敏捷開發”的試行方案。這是一個更反覆運算的方法,依賴小型、跨職能的團隊來縮短開發週期。

“敏捷開發”還有助於公司更容易地推出快速和定期的更新程式,這一點對於任何像Salesforce一樣開展SaaS業務的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使用傳統軟體,客戶在購買和安裝軟體後,只有等到下一個主要版本才能得到預期的部分改進。Salesforce開創的SaaS模式的一大優勢,就在於可以讓客戶獲得穩定的改進。

Harris很喜歡這種“敏捷開發”的想法。但是只有他自己支援這種模式並想要將這種模式進一步付諸實踐。Harris告訴團隊稱,“讓我們打破常規,進行新的嘗試。我們的系統遇到問題了,沒時間再等,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解決它。”

前Salesforce銷售工程師,現Bigcommerce研發高級副總裁Ron Pragides 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賭注,如果Harris發錯了指令,或是工程團隊沒有立即回應, 那麼Salesforce將會步入另一條不同的軌跡中。”

一開始,“敏捷開發”的實施確實遭到了研發團隊的強烈抵觸。事實上,當時該領域的一位知名專家也因為該方案的風險性,拒絕擔任Salesforce的諮詢顧問。

但是Harris頂住壓力,支持Fry和Greene繼續前行。因為他知道,如果他無法盡可能快地加快和簡化Salesforce的開發流程,那麼公司將陷入危險境地。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整個工程團隊停了下來,接受了嚴格的培訓。最終,在短短三個月內,30個團隊的200多名工程師實現了向“敏捷開發”的全面過渡。

這一舉動取得了巨大成功。轉型之後,Salesforce表示,其產品開發時間縮短了60%,而整體生產力上升了38%。

前Salesforce首席行銷官Tien Tzuo(現為Zuora首席執行官)表示,這是Harris作為領導者最偉大的時刻。此舉不僅幫助允許企業業務實現擴展,也幫助Harris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

【“敏捷開發”幫助Salesforce提高了效率】

Harris和Benioff:和諧的陰陽兩面

與Salesforce取得的巨大成功相比,Harris在企業技術圈之外的名聲依然沒有打出去。

有些人甚至將他與Apple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Steve Jobs的研發夥伴),以及 Oracle聯合創始人Bob Miner(資料庫技術架構師)做比較,因為正如Benioff遮掩了Harris的光芒一樣,這兩位技術人員的光芒都被其富有傳奇色彩的創始人所掩蓋。

Harris是一個身高6尺5寸,體重300磅的大塊頭,且個性非常強硬。他是Oracle 創始人Larry Ellison最得意的徒弟。25歲時,他就以30萬美元的年薪成為Oracle最年輕的副總裁,開著一輛引人注目的法拉利 Mondial敞篷車。他可以說是天生的領導者,人高馬大,做事雷厲風行,有時還很傲慢。

【Salesforc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enioff】

Harris卻完全不同,他中等個子,性格沉靜,做事低調,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他在加入Salesforce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大公司經驗。現在,他仍然會在週末去參加孩子們的足球比賽,在場邊歡呼,而其他爸爸甚至都不會注意到他的巨額財富和成功。

Salesforce首任CEO John Dillon(與Benioff發生矛盾後離開公司)表示,“只通過跟他聊天,你永遠無法意識到他是矽谷最成功的工程師之一。” 但也許正是他們截然相反的個性,成就了他們融洽相處的局面。

MileIQ 的首席執行官 Chuck Dietrich(在Salesforce工作過9年,擔任過副總裁) 表示,Parker Harris 是理性的聲音,而Marc Benioff 則是有遠見的人,他們就像陰和陽,互相彌補成就彼此。

Salesforce全球商業銷售總裁Brian Millham 稱,“我認為他們是最佳拍檔,Benioff會為公司樹立願景和目標。Harris則會理性分析實現目標的可行性,他總是說,‘好吧,我們可以實現這一點,但不要指望下個季度就能實現。’”

前任CEO Dillon說,“Benioff很自我,這不一定是壞事,他有很多值得自豪的地方。但他與Harris不是競爭關係,所以在這方面,他們是彼此的完美拍檔。”

早期投資者 Halsey Minor也同意這一說法,他認為,“如果Benioff和Harris一樣,他們的合作可能不會如此成功。好在Harris與Benioff個性相反,他對Benioff起到了互補的作用。”

例如,Dietrich曾經差點與一個主要的無線運營商簽訂了一份價值幾百萬美元的交易,這將成為Salesforce史上最大的交易之一。Benioff對此一直是支援的,但它需要進行很多自訂工作,Harris對此就很理智,他告訴團隊,“不行,這單不能接,因為工作量太大了,它會改變我們的多租戶模式。”

“多租戶”意味著很多客戶共用在 Salesforce資料中心中運行的公共組件。現在這種模式在SaaS 公司很常見,但當時,這種形式卻引發很多大客戶的擔憂。當他們在自己的資料中心中運行時,他們可以控制每個部分,並且在出現錯誤時知道在哪裡查看。“多租戶”模式增加了不確定性。

但Harris知道,過度使用單一交易可能會削弱Salesforce的重點,並導致向其他客戶承諾的功能交付不足。在Harris看來,無論這單交易有多大,更重要的是保持平穩,即使這會讓許多銷售經理因錯失潛在客戶而感到失望。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因為Salesforce的成功從那時起開始顯現。

【在Dreamforce的演講中,Patricker Harris扮成《回到未來》中的博士】

而與此同時,Benioff也在推動Harris實現其對未來的願景。

Harris對此十分認同,他說,“Benioff是個非常有想法的人。有時我會很難跟上他的節奏,我的目標是把想實現的事情組織起來,共同合作讓它有意義,這就需要去容忍這種不一致。”

以Fitbit——活動跟蹤可穿戴設備為例。2008年左右,Fitbit在三藩市的科技展上展示了其首款跟蹤產品之後,Benioff 經常在管理會議上免費發送Fitbits。他在“可穿戴”甚至不是科技領域一部分的時候,就已經將其視為一種未來科技。

自然地,當時的人們根本不明白他在說什麼。

快到2014年的時候,Benioff 和 Harris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產品,一款名為“Wave Analytics”的資料分析平臺,作為 Salesforce未來技術的一部分。 像Fitbit這樣的設備生成的大量資料現在是“大資料”趨勢的重要組成部分,Harris認為這將刺激公司的下一波增長。

Harris說,“Benioff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願景和方向,然後我和他在一起為如何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我們會補充駁斥彼此的想法,目的都是使它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容易滿足的好脾氣

然而,什麼原因促使Harris成為了一個偉大的領導者呢?我想可能只有源於一個簡單的事實,他是一個真正的好人。

在與Harris的朋友和同事進行的幾十次訪談中,描述他的幾個詞彙反復出現:謙卑、低調、好脾氣、平易近人、無私、有愛心、可愛和踏實等。

例如,當我們詢問“敏捷開發”轉型時,Harris會把這一切歸功於Fry和Greene,絲毫不提自己的付出。他說,“所有這些都不是我的功勞,我認為我的功勞在於發現公司裡有遠見的人,或是放權給他們讓他們可以幫助我。”

【Salesforce 人力資源經理Nancy Connery】

Salesforce 首任人力資源經理Nancy Connery說,在早期所有事情一團糟的時候,Harris就會帶著鮮花來到她的辦公室,並對她說,“你的工作真的很辛苦,我只是想感謝你。”

Salesforce基金會總裁Suzanne DiBianca說:“我記得淩晨2點,在一場重要的 Salesforce活動前,我站在凳子上刷天花板,當時Harris也站在我旁邊一起刷。”

Benioff也曾在很多場合被Harris的行為所感動。其中一件發生在2004年 Salesforce上市之前的一天。

Salesforce銷售團隊在Tao(紐約市的一家高檔亞洲餐廳,裡面有一座20英尺的佛像)享用晚餐。當時,大多數早期的Salesforce高管都在二樓的一間包廂裡,共同慶祝公司歷史上這一重要的時刻。

Harris走到Benioff面前,遞給他一個禮物:一個裝裱起來的美國運通信封;這是Benioff用來寫下Salesforce公司第一個 V2MOM(願景,價值,方法,阻礙和措施的縮寫) 的信封;是Salesforce公司從第一天開始做出每個主要決策所遵循的指南;是Benioff從Oracle帶來的先進經驗。

Harris 說,“我把這個信封放在抽屜裡保存了下來。在公司上市之前把它送給你我覺得很酷。”

正是Benioff 和其他三位創始人在第一個 V2MOM 中寫下的內容,展示了Salesforce如何從一開始就重視“正確的人”:第一個價值是“世界級組織”,第一個方法是“聘請團隊”,其他目標也實現了,包括維護“亞馬遜品質”的可用性以及上市。

信封上寫的對於成功的最終衡量是什麼?答案是:“我們都變得富有。”對於這一點,Salesforce 也做的很好。

根據2014年6月的財務報告顯示,Parker Harris 仍然是Benioff之後的第二大個人股東,擁有約280萬股(Benioff擁有近4400萬股,價值約25億美元)。這意味著他的股票價值約1.6億美元。此外,他還獲得了定期津貼和其他補償。在2014年,他從公司獲得了超過400萬美元。

那麼,Harris對公司獲得成功所做出的貢獻,會和Benioff一樣為人稱頌銘記嗎?我想這是他最不在意的事情。他表示,“我很開心!我不需要尋求那種認可。而Benioff 值得所有的認可和稱頌。我覺得真正的財富是我們共同創建的公司,這就是讓我快樂的原因。我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所以這就是我所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