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壞情緒是有毒的!

“壓力山大”是現代人經常說到的一個詞,幽默中帶著無奈,長期壓力會進一步導致各種負面情緒,比如焦慮、抑鬱、沮喪、憤怒、自我否定……最終導致生理的改變,甚至摧毀健康。

當壓力長期過重的積累,

身體便將這些情緒問題轉化為生理問題。鄭重的宣告“壓力”的存在。生理問題一般以便秘或腹瀉、消化不良 、依賴藥物、失眠或者睡眠品質不佳、易過敏 、脫髮、反復濕疹或蕁麻疹或帶狀皰疹、肥胖、出現缺B鋅鈣鎂等狀況。

面對壓力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呢?

什麼是情緒?

其實所謂的情緒,通常是指由外來的刺激所引起的人體生理反應,這種反應可以是紛亂的、興奮的或是激動的、緊張的一種情緒,

這種情緒狀態的產生是和我們的意識、經驗及內臟機能有著密切關係的,比如生理變化,有心跳、內分泌的增減,還有臉部的表情等,同時一個人的情緒和他的歷程、認知是有關係的。也就是說每個不同的個體所處的情境不同,他對這個情緒的感受、解釋包括處理方法也是不一樣的,當然也受文化的影響。這個大家都明白,不同文化背景會影響到每個人,
對於同樣情緒變化的表達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說,生活習慣、外部環境對人體的影響是比較顯而易見的,大家都是可以很明確看得到的,但是性格、情緒的影響是內在的,是比較難以捉摸的,也是容易被人忽視的。

有數以千計的研究表明,人體的心理因素也就是我們的思想和情緒,對免疫系統有著重大的影響。我們都是做臨床醫學的,哪怕我們對於一個毒性情緒的理解,

也會跟臨床疾病發生關聯,今天我講的情緒主要是跟我們的慢性疾病和免疫有關的。

什麼是壓力?

壓力就是你的頭腦或者身體對一個真實的或假想的威脅事件或變化所產生的反應。很多研究表明我們的態度、情感、行為,對健康是有著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的。

什麼樣的壓力水準對於我們來講是合適的?壓力的分類可以分為積極壓力和消極壓力。

所謂的積極壓力,就是說當你遇到一個水準足夠高的壓力,以激勵你進入行動把事情做完,這種我們把它理解為是積極壓力。比如,我現在跟大家分享情緒與疾病的關係這一話題,這對於我來講,也是一種壓力,但是這個壓力可以促使我很積極的來完成這個課程,跟大家溝通,那麼這個壓力就是積極的壓力;什麼是消極壓力呢?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不良應激,壓力的水準太高或太低,
身體或是頭腦就會就開始出現消極反應,我們認為這個反應就是一個不良的反應,也就是不良應激。其實無論是壓力太高或太低,對我們人體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另外,不良的壓力,是很容易誘發心臟病的,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其實是很容易產生心臟毒素的,很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的。

上圖羅列了一些,但不止是這些。比如怨恨、不能寬恕、憤怒、報復、嫉妒、抑鬱、情緒激動、害怕拒絕等等。有很多人其實並不善於拒絕別人,雖然他很不高興、不願意,但很害怕去拒絕,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障礙。有時候別人會覺得你這是一種很nice的表現,但事實上這是有問題的。另外還有虐待,包括對自己身體的遺棄,對精神的遺棄,孤獨冷漠……這些都是可以產生不良情緒的。

同樣的壓力源,在不同的人體,產生的反應一定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一個壓力源可能導致一個強烈的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少量腎上腺素和皮質醇;而在另一方面,另一個壓力可能產生相反的模式——同樣在這個個體身上,可能會產生大量的腎上腺素、皮質醇,只是產生少量的兒茶酚胺。所以,這就是不同的壓力或情緒產生不同疾病的基礎。不同的壓力對免疫系統造成的影響,主要依賴於精確地混合,也就是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包括皮質醇,它們持續的時間、時機,包括對荷爾蒙和交感神經的反應是交叉起來才出現的反應。

現在我們問自己一個問題——當我們用自己的話攻擊自己的時候,會怎麼樣?會不會有傷害呢?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去考慮。有一點可以和大家分享,我們通常沒有辦法去控制壓力的來源,但是我們可以控制如何去反應。換句話說,即使我們可能無法控制他人的言行可能傷害我們,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

疾病與毒性情緒之間的關係

蛋白質——當一個個體在壓力的影響下,蛋白質的分解會增加38%,製造會降低28%,把這兩種加起來的話,就是蛋白質的產量會下降66%!這會導致更多的肌肉轉化成為脂肪,由此可以聯想到醫生在做一些體重控制的時候,一定要去關心一下個體的壓力狀況。如果本身壓力很大的話,對體重的控制也會比較困難,所以適當的關心個體壓力,對體重控制是有好處的。

重金屬——當壓力水準上升也就是當皮質醇水準升高的時候,它會阻礙人體去結合祛除有毒重金屬的一種自然的能力。人體本身有一種自然的祛除重金屬的能力,但壓力情況下這種能力就會下降,這樣就導致個體更容易受到重金屬的污染,從而產生一些相關的疾病。

癌症——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會有一些情緒的問題,比如說長期的慢性壓力和不良情緒,之間的相關度是非常高的。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其實當我們體內皮質醇升高的時候,就會抑制自然殺傷細胞,有一個實驗表明,給有癌症的老鼠注射皮質醇,會導致癌細胞擴散,擴散程度與皮質醇的量成正比。在應對人和事物,應對壓力的時候,通常過度否定、回避,非常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把自己的基本需求也壓抑掉,這種壓抑的狀況,會嚴重削弱人體的自然抗癌症作用的能力。

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壓力呢?

首先我們要“採取行動應對”,然後要“避免壓力陷阱”。比如說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儘量不去多想,保持滿意、開心、自豪的情緒,這也是一種壓力的應對。有一種情況使我們感覺到非常的無助、沮喪、憤怒,不容易解決,這種情況我們會把它稱為“壓力陷阱”,也就是指“得不到解決的壓力”,這其實是一種無形的殺手。

壓力應激是很多疾病的首要病因,包括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疾病等,所以對我們來講,就是雖然很難做到,但是也要嘗試去做,壓力放在那裡,要盡可能的去解決它,如果你一直讓它懸而未決,久而久之就很難避免心腦血管、消化系統以及心理方面的疾病。

有一個實驗,把老鼠放在一個籠子裡面,這個籠子有不同的設計——在其中一個籠子裡,當給老鼠電流的時候,這個老鼠它會跳起來,可以按到籠子裡的橫杠,一按電擊就消失了;而另一個籠子裡的老鼠是無助的,受到同樣的電擊,但在它的籠子裡並沒有橫杠,也就是說它不能阻止電流,只能一直被電流刺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把癌細胞植入這些老鼠的皮下,只有27%的無助感的老鼠可以抵制腫瘤細胞生長,相比之下可以控制電擊組的老鼠,對癌細胞的控制可以達到63%,另外,沒有接受電擊的老鼠控制腫瘤細胞生長比例是54%。

同樣,我們在壓力狀況下,傷口的癒合也是這樣的,長期被照顧的癒合率是17%,正常情況下是55%,這就讓我們聯想到,那些被長期照護的人,他躺到床上,雖然被人照護,但其實是不開心的,傷口的癒合慢,免疫力低。比如老年癡呆的病人有無助感,結果就會導致明顯的抑制傷口的癒合。

壓力與死亡率。有一個研究表明從42歲到60歲的2428名無助感的男性,6年半後檢查健康狀況發現無助感分數高的男子的死亡率是分數低的男子的死亡率的3~4倍。這是一個男性的研究,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研究。

抑鬱症。抑鬱症對健康影響的危險程度是和高血壓、吸煙、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有同樣的傷害。實驗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患心臟病的概率可以達到80%,沒有抑鬱症的患者患心臟病的概率是20%,同樣的,患有抑鬱症的患者心臟病發作的死亡率是非抑鬱症患者心臟病發作死亡率的4倍。

抑鬱症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在糖尿病患者當中,有兩成的患者是患有抑鬱症的,也就是說糖尿病與抑鬱症相關性是非常高的。

壓力與婚姻。有一個10年的研究,從結婚的時候就開始做這樣的實驗,如果這10年之間壓力荷爾蒙都比較高的夫婦,他們的離婚率達到34%,這是在美國《臨床與諮詢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在這些夫婦結婚的初期,就採取他們的血液樣本做壓力檢測,10年後,再查他們的婚姻狀況,發現在10年當中在開始的時候荷爾蒙、腎上腺素比較高的那些夫婦離婚率已經達到34%,其實在最初的研究時那些壓力性荷爾蒙高的夫婦當中,即使他們不爭論,暗示在他們的生活中有一種慢性模式的壓力。這些發現告訴我們在微觀世界裡親近的人際關係可以轉化為健康,婚姻品質其實是一個比任何常見的預後健康更好的指標。

情緒是內心感受在身體裡表現出來的狀態。在我們的工作中、生活中,任何變動都有可能產生不良情緒,都有可能是不良情緒的來源,是可預測或不可預測的事。比如說生活的變動,工作中的不如意,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等都會給我們帶來或大或小的情緒反應。其實任何一種情緒,都伴隨著一系列變化。首先是痛苦,痛苦產生後就不諒解,然後不斷的指責別人或是指責自己,在怨恨、憤怒的情緒裡面翻滾,“我為什麼要饒恕你呢?我已經忍了你那麼久了! ”,甚至有些女性有很多這樣的經歷,她說:“我永遠不會忘記哭泣”,也有人會說我不相信我的同事“他是卑鄙的人”。這種怨氣其實不停的在提醒我們過去的事情,或者是在提醒我們比較消極的記憶,造成我們情緒的一個變化。

當情緒爆發,其實就像鍋碗瓢盆引發了整個房間發生了拳擊、爭鬥,我們的身體、語言,都會充滿著一種暴力。這其實是一個環——不諒解、怨恨、暴力、憤怒到產生仇恨,外在的暴力,最終的謀殺。如果在任何一個環節把它阻斷的話,這個環就不會形成。

壓力這麼高的前提下,能做什麼?

與壓力相處是我們終生的課題。通常的一些方法,比如宣洩,通過聊天、唱歌、跳舞,這也是年輕人選擇較多的方法;還有一種是轉移,也就是多一些愛好;另外還有放鬆,比如練習呼吸;還有催眠和果汁酵素斷食,這個需要一些專業的技巧。這些都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可採取的一些方法。再有就是通過瞭解自己、接納自己,自我調節來緩解壓力,包括要怎麼樣去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在壓力的環境下,我們體內免疫系統是會被下降、甚至被摧毀。

飲食習慣影響情緒的好壞

如上述觀點,當壓力長期過重的積累,身體便將這些情緒問題轉化為生理問題。鄭重的宣告“壓力”的存在。生理問題一般以便秘或腹瀉、消化不良 、依賴藥物、失眠或者睡眠品質不佳、易過敏 、脫髮、反復濕疹或蕁麻疹或帶狀皰疹、肥胖、出現缺B鋅鈣鎂等狀況。

很多事情無法改變時,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內容,從而改善腸道健康,來應對壓力產生所帶來的諸多問題。阻止健康問題的加重。

上圖羅列了一些,但不止是這些。比如怨恨、不能寬恕、憤怒、報復、嫉妒、抑鬱、情緒激動、害怕拒絕等等。有很多人其實並不善於拒絕別人,雖然他很不高興、不願意,但很害怕去拒絕,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障礙。有時候別人會覺得你這是一種很nice的表現,但事實上這是有問題的。另外還有虐待,包括對自己身體的遺棄,對精神的遺棄,孤獨冷漠……這些都是可以產生不良情緒的。

同樣的壓力源,在不同的人體,產生的反應一定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一個壓力源可能導致一個強烈的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少量腎上腺素和皮質醇;而在另一方面,另一個壓力可能產生相反的模式——同樣在這個個體身上,可能會產生大量的腎上腺素、皮質醇,只是產生少量的兒茶酚胺。所以,這就是不同的壓力或情緒產生不同疾病的基礎。不同的壓力對免疫系統造成的影響,主要依賴於精確地混合,也就是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包括皮質醇,它們持續的時間、時機,包括對荷爾蒙和交感神經的反應是交叉起來才出現的反應。

現在我們問自己一個問題——當我們用自己的話攻擊自己的時候,會怎麼樣?會不會有傷害呢?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去考慮。有一點可以和大家分享,我們通常沒有辦法去控制壓力的來源,但是我們可以控制如何去反應。換句話說,即使我們可能無法控制他人的言行可能傷害我們,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

疾病與毒性情緒之間的關係

蛋白質——當一個個體在壓力的影響下,蛋白質的分解會增加38%,製造會降低28%,把這兩種加起來的話,就是蛋白質的產量會下降66%!這會導致更多的肌肉轉化成為脂肪,由此可以聯想到醫生在做一些體重控制的時候,一定要去關心一下個體的壓力狀況。如果本身壓力很大的話,對體重的控制也會比較困難,所以適當的關心個體壓力,對體重控制是有好處的。

重金屬——當壓力水準上升也就是當皮質醇水準升高的時候,它會阻礙人體去結合祛除有毒重金屬的一種自然的能力。人體本身有一種自然的祛除重金屬的能力,但壓力情況下這種能力就會下降,這樣就導致個體更容易受到重金屬的污染,從而產生一些相關的疾病。

癌症——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會有一些情緒的問題,比如說長期的慢性壓力和不良情緒,之間的相關度是非常高的。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其實當我們體內皮質醇升高的時候,就會抑制自然殺傷細胞,有一個實驗表明,給有癌症的老鼠注射皮質醇,會導致癌細胞擴散,擴散程度與皮質醇的量成正比。在應對人和事物,應對壓力的時候,通常過度否定、回避,非常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把自己的基本需求也壓抑掉,這種壓抑的狀況,會嚴重削弱人體的自然抗癌症作用的能力。

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壓力呢?

首先我們要“採取行動應對”,然後要“避免壓力陷阱”。比如說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儘量不去多想,保持滿意、開心、自豪的情緒,這也是一種壓力的應對。有一種情況使我們感覺到非常的無助、沮喪、憤怒,不容易解決,這種情況我們會把它稱為“壓力陷阱”,也就是指“得不到解決的壓力”,這其實是一種無形的殺手。

壓力應激是很多疾病的首要病因,包括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疾病等,所以對我們來講,就是雖然很難做到,但是也要嘗試去做,壓力放在那裡,要盡可能的去解決它,如果你一直讓它懸而未決,久而久之就很難避免心腦血管、消化系統以及心理方面的疾病。

有一個實驗,把老鼠放在一個籠子裡面,這個籠子有不同的設計——在其中一個籠子裡,當給老鼠電流的時候,這個老鼠它會跳起來,可以按到籠子裡的橫杠,一按電擊就消失了;而另一個籠子裡的老鼠是無助的,受到同樣的電擊,但在它的籠子裡並沒有橫杠,也就是說它不能阻止電流,只能一直被電流刺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把癌細胞植入這些老鼠的皮下,只有27%的無助感的老鼠可以抵制腫瘤細胞生長,相比之下可以控制電擊組的老鼠,對癌細胞的控制可以達到63%,另外,沒有接受電擊的老鼠控制腫瘤細胞生長比例是54%。

同樣,我們在壓力狀況下,傷口的癒合也是這樣的,長期被照顧的癒合率是17%,正常情況下是55%,這就讓我們聯想到,那些被長期照護的人,他躺到床上,雖然被人照護,但其實是不開心的,傷口的癒合慢,免疫力低。比如老年癡呆的病人有無助感,結果就會導致明顯的抑制傷口的癒合。

壓力與死亡率。有一個研究表明從42歲到60歲的2428名無助感的男性,6年半後檢查健康狀況發現無助感分數高的男子的死亡率是分數低的男子的死亡率的3~4倍。這是一個男性的研究,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研究。

抑鬱症。抑鬱症對健康影響的危險程度是和高血壓、吸煙、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有同樣的傷害。實驗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患心臟病的概率可以達到80%,沒有抑鬱症的患者患心臟病的概率是20%,同樣的,患有抑鬱症的患者心臟病發作的死亡率是非抑鬱症患者心臟病發作死亡率的4倍。

抑鬱症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在糖尿病患者當中,有兩成的患者是患有抑鬱症的,也就是說糖尿病與抑鬱症相關性是非常高的。

壓力與婚姻。有一個10年的研究,從結婚的時候就開始做這樣的實驗,如果這10年之間壓力荷爾蒙都比較高的夫婦,他們的離婚率達到34%,這是在美國《臨床與諮詢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在這些夫婦結婚的初期,就採取他們的血液樣本做壓力檢測,10年後,再查他們的婚姻狀況,發現在10年當中在開始的時候荷爾蒙、腎上腺素比較高的那些夫婦離婚率已經達到34%,其實在最初的研究時那些壓力性荷爾蒙高的夫婦當中,即使他們不爭論,暗示在他們的生活中有一種慢性模式的壓力。這些發現告訴我們在微觀世界裡親近的人際關係可以轉化為健康,婚姻品質其實是一個比任何常見的預後健康更好的指標。

情緒是內心感受在身體裡表現出來的狀態。在我們的工作中、生活中,任何變動都有可能產生不良情緒,都有可能是不良情緒的來源,是可預測或不可預測的事。比如說生活的變動,工作中的不如意,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等都會給我們帶來或大或小的情緒反應。其實任何一種情緒,都伴隨著一系列變化。首先是痛苦,痛苦產生後就不諒解,然後不斷的指責別人或是指責自己,在怨恨、憤怒的情緒裡面翻滾,“我為什麼要饒恕你呢?我已經忍了你那麼久了! ”,甚至有些女性有很多這樣的經歷,她說:“我永遠不會忘記哭泣”,也有人會說我不相信我的同事“他是卑鄙的人”。這種怨氣其實不停的在提醒我們過去的事情,或者是在提醒我們比較消極的記憶,造成我們情緒的一個變化。

當情緒爆發,其實就像鍋碗瓢盆引發了整個房間發生了拳擊、爭鬥,我們的身體、語言,都會充滿著一種暴力。這其實是一個環——不諒解、怨恨、暴力、憤怒到產生仇恨,外在的暴力,最終的謀殺。如果在任何一個環節把它阻斷的話,這個環就不會形成。

壓力這麼高的前提下,能做什麼?

與壓力相處是我們終生的課題。通常的一些方法,比如宣洩,通過聊天、唱歌、跳舞,這也是年輕人選擇較多的方法;還有一種是轉移,也就是多一些愛好;另外還有放鬆,比如練習呼吸;還有催眠和果汁酵素斷食,這個需要一些專業的技巧。這些都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可採取的一些方法。再有就是通過瞭解自己、接納自己,自我調節來緩解壓力,包括要怎麼樣去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在壓力的環境下,我們體內免疫系統是會被下降、甚至被摧毀。

飲食習慣影響情緒的好壞

如上述觀點,當壓力長期過重的積累,身體便將這些情緒問題轉化為生理問題。鄭重的宣告“壓力”的存在。生理問題一般以便秘或腹瀉、消化不良 、依賴藥物、失眠或者睡眠品質不佳、易過敏 、脫髮、反復濕疹或蕁麻疹或帶狀皰疹、肥胖、出現缺B鋅鈣鎂等狀況。

很多事情無法改變時,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內容,從而改善腸道健康,來應對壓力產生所帶來的諸多問題。阻止健康問題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