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城“三年千億產業振興計畫”成為轉型新“引擎”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韓城訊在龍門古渡,總投資8.5億元的禹門口黃河公路大橋正在加緊建設,這是陝西省第一個落地的PPP項目,西北地方跨徑最大的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即將飛架黃河聯通秦晉。

在芝川古渡,總投資20億元的國家文史公園建成開放,人流如織,“黃河魂”大型燈光水景音樂秀震撼上演,僅“五一”三天接待遊客達82萬人次。在高新區,維康水素水全自動無菌生產線高效運行,年產水素水達1億袋,產值達26億元,這是韓城千億健康產業的首個核心示範項目,從啟動到投產僅用了100天時間。在經開區,15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產業研究院相繼掛牌,
20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正在抓緊建設,一大批核心技術領先的重大專案或建成投產,或開足馬力大幹快上。其實,這些僅僅是韓城“三年千億產業振興計畫”的一個縮影。

韓城市委書記李智遠在韓城市黨代會上做講話發言。

轉觀念調結構 實施振興計畫

2015年初,面對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等不利局面,韓城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討論,統一思想,調整產業結構,“破冰突圍”。該市圍繞新材料、新經濟、新產業高起點謀劃實施“三年千億產業振興計畫”,以重大專案為支撐,以產業轉型為引領,著力構建“五大千億產業集群”“六大核心景區”“現代農業十大基地”。這項部署的實施,不僅一舉扭轉了韓城經濟斷崖式下滑的嚴峻形勢,

有效破解了經濟止跌防失速、防下滑,而且極大地調優了韓城能源經濟主導、工業一枝獨秀的產業結構。截止2016年底,累計實施重點項目近500個,完成投資716億元,今年正在實施的重點項目達423個,年度投資580億元。到今年底,“三年千億產業振興計畫”完成投資可達1300億元,為韓城加快發展、追趕超越奠定堅實基礎。

韓城市常務副市長張喜(圖左二)與該市龍門鎮黨委書記劉偉(圖前排中)等相關領導幹部在該市李村督導精准扶貧工作。

韓城新興產業示範基地。

多舉措大招商 創造“韓城速度”

圍繞把“三年千億產業振興計畫”落到實處,韓城大力實施“百支隊伍千名幹部進萬家企業”招商行動,堅持全民招商、專業招商、專家招商、機構招商多措並舉,僅2016年就簽約專案169個,總投資達1300億元,核心技術全國領先的水素水、裝配式建築等15個項目建成投產,沃特瑪新能源汽車電池、遠大住工PC、西部燈光音響生產基地等54個轉型項目推進順利。今年成功舉辦了“黃河與珠江對話”高峰論壇、深韓健康產業創新論壇等大型活動10餘場,簽約項目80個,總投資高達1500億元,新引進台州新能源電動車產業聯盟、中車四方空軌、華為大資料中心、中京光電產業園、新加坡納米纖維材料、航空產業園及航空小鎮等項目,即將舉行的西洽會暨絲博會上將又有一批新項目落戶韓城。

圍繞專案建設的快速推進,韓城市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以及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要素保障領導小組和手續審批、征地拆遷、環境優化、資金保障四個工作組,建立了“市委統攬全域、四大班子集體決策、市級領導分頭落實”和“市委全面領導、政府全力主抓、人大、政協全力支持、公檢法司全力保障、社會各界全力推進”的高效推進機制,制定了《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和集群招商十條政策的意見》等10余項配套措施。兩年來,先後創造了5個月建成年消化150萬噸鋼鐵的杭蕭鋼構項目、6個月建成年產值30億元的偉力遠大PC項目、8個月建成產品賣到中西亞的騰龍陶瓷專案等多個“韓城速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達到27.6%,今年一季度增速高達41.2%。

全國首條空軌·韓城市懸掛式單軌交通司馬遷祠至古城段專案開工儀式。

2017中國·韓城“一帶一路”國際藝術燈光節開幕式新聞發佈會現場。

創新多種機制 促成項目建設

圍繞保障生產要素,韓城市設立了創業貸、助保貸、融資擔保等7支億元創業基金和2個百億元產業引導基金,搭建了政鑫擔保、政銀保、中小企業應急轉貸三大融資平臺,先後解決企業融資200多億元。堅持政府重資產、企業輕資產,緊盯行業領軍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研院校,購買、孵化、引進科研成果,陶瓷空心微珠、高純氧化鋁、藍寶石等多個高新技術項目加快推進。實施“百名博士碩士進韓城”計畫,引進200多名各類專業人才。大力推行PPP模式,總投資455億元24個PPP專案進入國家專案庫,其中8個已落地建設,中建、中鐵和陝水、陝建等大型國企成為韓城項目建設的主力軍。

簽約項目80個,總投資高達1500億元,新引進台州新能源電動車產業聯盟、中車四方空軌、華為大資料中心、中京光電產業園、新加坡納米纖維材料、航空產業園及航空小鎮等項目,即將舉行的西洽會暨絲博會上將又有一批新項目落戶韓城。

圍繞專案建設的快速推進,韓城市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以及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要素保障領導小組和手續審批、征地拆遷、環境優化、資金保障四個工作組,建立了“市委統攬全域、四大班子集體決策、市級領導分頭落實”和“市委全面領導、政府全力主抓、人大、政協全力支持、公檢法司全力保障、社會各界全力推進”的高效推進機制,制定了《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和集群招商十條政策的意見》等10余項配套措施。兩年來,先後創造了5個月建成年消化150萬噸鋼鐵的杭蕭鋼構項目、6個月建成年產值30億元的偉力遠大PC項目、8個月建成產品賣到中西亞的騰龍陶瓷專案等多個“韓城速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達到27.6%,今年一季度增速高達41.2%。

全國首條空軌·韓城市懸掛式單軌交通司馬遷祠至古城段專案開工儀式。

2017中國·韓城“一帶一路”國際藝術燈光節開幕式新聞發佈會現場。

創新多種機制 促成項目建設

圍繞保障生產要素,韓城市設立了創業貸、助保貸、融資擔保等7支億元創業基金和2個百億元產業引導基金,搭建了政鑫擔保、政銀保、中小企業應急轉貸三大融資平臺,先後解決企業融資200多億元。堅持政府重資產、企業輕資產,緊盯行業領軍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研院校,購買、孵化、引進科研成果,陶瓷空心微珠、高純氧化鋁、藍寶石等多個高新技術項目加快推進。實施“百名博士碩士進韓城”計畫,引進200多名各類專業人才。大力推行PPP模式,總投資455億元24個PPP專案進入國家專案庫,其中8個已落地建設,中建、中鐵和陝水、陝建等大型國企成為韓城項目建設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