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珠寶商人到茶園老農——一個愛茶人的扶貧夢

大眾網5月23日濟南訊雨後的南部山區,透著一股涼意,

當我們驅車到達濟南市市中區興隆街道辦事處的井北茶園時,一個身著藏藍色棉服的人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勞動,他就是山東老井茶葉種植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廣傑。

劉廣傑是一名退伍軍人,部隊轉業後進入文化局工作,後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下海經商,

浮沉商海幾十年,他從事過移動運營商、珠寶、茶葉經營等多個行當,掙下了一份令人豔羨的家業。幾年前,路過郭家村發現當地農民的貧苦,他就立下了帶領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理想,後來經過土壤水文分析和專案考察,決定引領當地農民種茶致富。

記者和劉廣傑初次見面,他穿著一雙單布鞋,鞋上還帶著濕潤的泥土,很難把他和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對上號。但就是這個帶點泥土氣息的企業家,成為了郭家窩坡村的扶貧帶頭人。

劉廣傑帶著我們拾階而上,一片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茶樹映入眼簾,

蜿蜒的登山路在茶林間穿行,山泉水叮咚叮咚的流淌,茶香嫋嫋,讓人瞬間置身一個茶的世界。茶園都設有鋼化的棚架,黑色遮陽網可以在光照強時候為茶樹遮擋陽光,從而增加茶葉裡的氨基酸含量減少茶多酚含量,提高茶葉的爽淨口感;同時茶園裡的噴灑設備,能夠在採摘前進行噴灑,沖刷掉茶葉上的灰塵和雜質,茶園的聲波農場設備可以聲波除蟲,
實現茶葉的零農藥殘留。

為了這個帶領村民致富的茶葉王國,劉廣傑已經個人投入了280萬,加上統戰部扶貧專項資金90萬和其它募集資金接近10萬,整個項目已經投入380萬。茶園去年產出幹茶五六十斤,價格從夏茶100元左右一斤到明前茶7000元一斤不等,

賣出去的茶葉收入,還不夠投入的一個零頭。但劉廣傑一直積極的籌集資金,調動關係促進茶園的建設發展,同時,積極通過自己的茶知識儲備,向來茶園的朋友介紹日照強度、農藥殘留和精細化管理對山東茶的影響,傳遞著他樸素的茶知識。

據記者瞭解,目前劉廣傑的井北茶園有108畝,今年預計產量百斤左右,小雪時節他將引入耐寒的岩茶茶種,嘗試在濟南培育山東岩茶,預計三年內可擴展到500畝的規模。我問老劉明明入不敷出,是什麼支撐他這麼幹下去,劉廣傑說:“我可以不賺錢,我也不缺錢,但我要帶著鄉親們走上致富路”。

江北第一茶市的濟南也有了自己的茶園,我們祝願一個愛茶人的扶貧夢儘早實現。

目前劉廣傑的井北茶園有108畝,今年預計產量百斤左右,小雪時節他將引入耐寒的岩茶茶種,嘗試在濟南培育山東岩茶,預計三年內可擴展到500畝的規模。我問老劉明明入不敷出,是什麼支撐他這麼幹下去,劉廣傑說:“我可以不賺錢,我也不缺錢,但我要帶著鄉親們走上致富路”。

江北第一茶市的濟南也有了自己的茶園,我們祝願一個愛茶人的扶貧夢儘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