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國軍閥選人是出身決定一切,唯獨他例外,張作霖與他關係最鐵

民國時代,各地軍閥多如牛毛,或繼承清朝官軍,或為地方豪強,他們借助血緣和地緣的關係,將自己的軍隊牢牢的握在手中。

軍閥割據圖

湖南軍閥何鍵選人是“非醴勿聽,非醴勿用”,閻錫山則是“學會五台話,就把洋刀挎”,張作霖更直接“媽拉巴子是路條,後腦勺子是護照”,這種使用自己家鄉人來打天下的方式是大部分軍閥的選擇,有一位軍閥例外,他對家鄉人好,但是從不讓家鄉人來自己隊伍,他在歷史上名聲不好,但是張作霖一直願意為他說好話,

甚至把四個女兒送上門任他挑選。

這個軍閥就是大名鼎鼎的“辮帥”張勳,他以12天的清帝宣統復辟而揚名天下,在當時的社會形態下,挨駡是在所難免的,但這個人在江西是非常討人喜歡的,民國時期,北京的江西會館、南昌會館、奉新會館全部是他建的,

江西籍學生和貧苦人士都由他資助,包括江西省第一任省長邵式平、舉世聞名的方志敏、張國燾、許德珩等人。

張勳

另外對奉新老鄉通通送大瓦房一座,缺什麼大帥管,然而他並不讓這些人到自己隊伍裡來做事,他的定武軍並不是他的家鄉子弟兵,

也就是說,張勳和很多軍閥不一樣,他的重鄉情,沒有多少實用的功利目的在裡面。

張勳墓

在有些人眼裡,張勳可能就是個實心眼漢子,與他關係最鐵的是東北王張作霖,曾派人持其四個女兒的照片到張勳家,任張挑選其一當兒媳婦,

也曾在張勳復辟失敗後,一直為他說好話,甚至在張作霖打進北京當選大元帥之後,也不忘為張勳平反。

張作霖的女兒

看更多歷史背景故事,請點擊文章右上角關注,歡迎大家收藏,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