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性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共用單車是國民素質的驗金石

共用單車的盛行將國民素質的低劣性暴露無遺,隨處可見的破敗不堪,成就了共用單車市場的一段 “佳話”,同時也促使了投資者以及業界人士對於單車盈利模式的普遍擔憂。

隨著ofo以及膜拜等單車平臺前段時間的成功融資,更加刺激了共用單車之間的爭鬥,從而給消費者留下了 “豐沃”的土壤環境,行業亂象屢禁不止,進一步加大了平臺的運營成本。

共用單車各顯神通,只為大肆圈佔用戶

與此同時,由於平臺方們迫切需要結束這場戰鬥,

給投資者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因此各種補貼措施也相繼推出,酷騎前十次騎行免費、ofo每逢週五、週六、周天均免費(同時充值20,送5元,充值100送100)、阿裡投資永安行與ofo,只要芝麻信用超過650,就可免交押金。

這一切的舉措都是為了圈佔用戶,讓我想起了剛開始網約車之間的交戰套路,彼此之間的崛起方式如出一轍,然而通過資本輸血模式打下的天下註定“不堪一擊”,

不但籠絡不到忠實的客戶群,更加嚴重的現實就是低廉的收益無法覆蓋高昂的運營成本。;

知名財經專家吳曉波在文章說到:共用單車就是一個笑話。業界也普遍存在一種聲音:共用單車是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共用單車繁榮背後的破敗不堪,運營成本劇增

共用單車不僅僅是腹背受敵那麼簡單,而且要填補一系列的法律空缺,比如:前段時間南京兩男子因為共用單車就大打出手、還有31歲的馮先生因為ofo共用單車下坡騎行身上多處受傷嚴重。這些平臺方都難辭其咎。

另外,共用單車的破壞情況也是不忍直視,從來自全國30多個城市的回饋情況來看,這種現象如果不加約束還將蔓延,橫在路當中、放在自家家裡、藏在草叢中、上私家鎖,

這些行為都算好的情況。還有用戶簡直就是喪心病狂,將單車扔進河裡,看它漂流而下、掛在樹上,仿佛在說自己很有power、對單車進行截肢,在坐墊上藏別針,各種怪招層出不窮。

如果僅僅通過法律來約束這種行為,我想共用單車絕對沒有存活的可能,前段時間就有一個北京小夥光天化日之下損壞單車,誰知不但不停卻交警勸告,反而趾高氣昂與過路大爺較勁,

揚言要收拾大爺,那麼試想一下在沒人的情況下共用單車又該何去何從?

法律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單車的破壞局面,但仍舊治標不治本,還需要廣大使用者從內心深處主動燃起對單車的重視態度,然而從目前來看,這種自發愛惜貌似是天方夜譚,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網路教育。

共用單純想要實現盈利,必須尋找新的增值服務

或許阿裡的這種通過芝麻信用與騎行掛鉤的方式能夠最大化的減少單車的損壞率,畢竟這類人群無論是教育水準還是消費水準都不低,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有劣跡可能會影響個人信用問題,因此,ofo此舉或許能夠改變現有市場格局,實現彎道超車。

共用單純的損壞以及私占問題將是一個長期的話題,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一定要將這種違法行為上升到法律以及道德的雙層高度,這樣才能有效的降低單車的破壞率。當然,平臺方也要尋求更加寬泛的增值服務,以獲得更大的市場核心價值,這樣才能在共用單車市場做到長治久安。

(驅動中國 文)

共用單純想要實現盈利,必須尋找新的增值服務

或許阿裡的這種通過芝麻信用與騎行掛鉤的方式能夠最大化的減少單車的損壞率,畢竟這類人群無論是教育水準還是消費水準都不低,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有劣跡可能會影響個人信用問題,因此,ofo此舉或許能夠改變現有市場格局,實現彎道超車。

共用單純的損壞以及私占問題將是一個長期的話題,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一定要將這種違法行為上升到法律以及道德的雙層高度,這樣才能有效的降低單車的破壞率。當然,平臺方也要尋求更加寬泛的增值服務,以獲得更大的市場核心價值,這樣才能在共用單車市場做到長治久安。

(驅動中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