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暖心司機”口播換乘線路、附近景點 網友點贊

“下一站是西南財大,需要乘坐快速公交走二環高架的乘客,準備下車了……”近日,成都一名公交司機用成都話報站的視頻在網上火了。

成都晚報記者瞭解到,這名司機叫劉思榮,他所在的111路公車途經市區30多個網站(單邊),每到一個重要網站都會作語音報站,提醒乘客下站後如何轉車,如何到最近的景點、商場,而這一播報就是11年,劉思榮也被網友稱作“暖心司機”。

A

47秒視頻火了 網友紛紛點贊

這段47秒的視頻顯示,在一輛滿載乘客的公車上,嘈雜聲中一位男子的聲音格外響亮:“下一站是西南財大,需要乘坐快速公交走二環高架的乘客,準備下車了……”作為這輛公車的駕駛員,男子的提醒讓網友感覺溫暖、貼心:“這是一個合格的老司機。

”“這個師傅的車我也坐過,真心講,這個師傅真的棒!”該視頻還被“成都交通運輸”官微轉載了。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二環董家灣北街口站等到了“網紅”司機劉思榮。“神仙樹北路站到了,要到雙流機場的可坐816路、804路;要到創業路出口的可坐211路。

”每逢重要網站,在公車自動播報系統報站後,劉師傅便會左手拿起話筒、右手打方向盤,用成都話提醒乘客下車後如何轉乘公交路線。

“幸虧有劉師傅提醒,要不然我又要倒走多遠!”正準備下站的乘客劉婆婆說。一些年輕乘客則拿起手機偷拍劉師傅,劉師傅看到後笑著說,“只要不擋我的後視鏡,你們隨便拍。”

B

嗓子“冒煙” 一趟車下來得喝一壺水

劉思榮今年59歲,重慶人,1984年退伍後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2004年10月成為一名公交司機。

平頭、雙眼有神、嗓門大,一手拿著一個水杯、一手拿著一個老式手機,說起為何要扯著嗓子給乘客報站,劉思榮聊起剛當上公交司機的一件事……

“當時我開98路公車,從土橋路到萬科路。”劉思榮說,有一次,五六個從浙江來的乘客一上車就問成都有什麼地方好玩?“成都市內最有名的有杜甫草堂、望江樓公園、武侯祠。

”劉思榮回答。之後,不少外地乘客也在車上向他詢問,如何方便快捷地轉車到達景點。“當他們得到滿意答覆後,給我豎起了大拇指。”劉思榮說,沒想到一個公交司機能給乘客提供這麼多服務,於是就想乾脆給乘客報站吧!2006年的一天,票務員因感冒無法提醒乘客,劉思榮開始了他的語音報站服務,一直延續至今。

2006年,劉思榮成為111路公交司機。

“111路經過多年調整後,現在起于火車南站綜合交通樞紐站、止于金科苑站。”劉思榮對111路的網站爛熟於心,這條線來回共有67個月臺,單邊有43公里,高峰時跑個單邊要花費兩個多小時。

劉師傅報站是有前提的,並不是每個站都報。“從時間來看,主要是在早上6點至7點、中午12點30分至下午2點,以及晚上乘客容易犯困的時間段;從月臺來看,主要在金沙公交站、二環光華村街口等20多個大站報站,這些月臺轉乘的乘客非常多。”劉思榮介紹自己報站的前提。另外,當乘客玩手機注意力不集中,他也會大聲報站。

“以前報站經常是扯著嗓子喊,每天嗓子都要‘冒煙’。現在有公車自動播報系統,我就拿著話筒喊。”劉師傅說,他現在每天開車跑3趟,每趟至少要喝一個8磅水壺裝的水,至少上一次廁所。

在播報內容上,劉思榮以前是簡單提醒,目前擴大至介紹下車後的轉乘線路、下車後附近的商場、景點。“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服務,為更多乘客帶來方便。”劉思榮表示,這些提醒與公車自動播報系統播放的內容互為補充。

C

9月份退休 想站好最後一班崗

“開車過程中播報語音,前提是必須保證駕駛安全。”劉思榮說,要到站時,在自動播報系統播放結束後,他會用右手牢牢抓住方向盤,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左手拿起話筒提醒乘客,“這個過程短暫,但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劉思榮說,他入伍後曾在川藏線上跑了多年,駕駛經驗豐富,駕駛公車以來從未發生過交通事故,是個“老司機”了。

“他很負責,做事認真,但他的這種做法,我覺得有點影響開車。”作為劉師傅的同事,成都星辰公司307車隊的陳方如是說。307車隊隊長楊波也告訴記者,僅上個月車隊就收到15次乘客對劉師傅的表揚,“不過,對於劉師傅的這種做法,我們不提倡,畢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在111路調度員范茹蘭看來,劉思榮的語音服務為更多乘客提供了方便,“我們非常肯定他這樣的做法。”車隊還有人心疼他,說他是“瓜娃子、傻兒”,他表示理解,“畢竟大家都是好心,害怕我分神出事。但是,當乘客一問我三不知的時候,肯定是我工作沒有做到位元、服務沒有做到位元。”為此,他還趁著工作之餘,經常一個人去探訪轉乘線路。“成都正處在大建設、大發展過程中,公交線路也經常在調整,我的語音服務需要跟上發展的步伐啊!”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公交近年來推廣了雙語化電子語音報站,不斷提升公交服務品質。成都現有公交司機1.4萬人左右,像劉師傅這樣在確保行車安全的前提下為乘客提醒,是對現有服務的一個延伸,成為成都的又一張城市名片。

劉思榮今年9月就要退休了。他希望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用更貼心的服務站好最後一班崗。

成都晚報記者 李晨 實習生 鐘抒邁 攝影報導

”劉思榮介紹自己報站的前提。另外,當乘客玩手機注意力不集中,他也會大聲報站。

“以前報站經常是扯著嗓子喊,每天嗓子都要‘冒煙’。現在有公車自動播報系統,我就拿著話筒喊。”劉師傅說,他現在每天開車跑3趟,每趟至少要喝一個8磅水壺裝的水,至少上一次廁所。

在播報內容上,劉思榮以前是簡單提醒,目前擴大至介紹下車後的轉乘線路、下車後附近的商場、景點。“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服務,為更多乘客帶來方便。”劉思榮表示,這些提醒與公車自動播報系統播放的內容互為補充。

C

9月份退休 想站好最後一班崗

“開車過程中播報語音,前提是必須保證駕駛安全。”劉思榮說,要到站時,在自動播報系統播放結束後,他會用右手牢牢抓住方向盤,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左手拿起話筒提醒乘客,“這個過程短暫,但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劉思榮說,他入伍後曾在川藏線上跑了多年,駕駛經驗豐富,駕駛公車以來從未發生過交通事故,是個“老司機”了。

“他很負責,做事認真,但他的這種做法,我覺得有點影響開車。”作為劉師傅的同事,成都星辰公司307車隊的陳方如是說。307車隊隊長楊波也告訴記者,僅上個月車隊就收到15次乘客對劉師傅的表揚,“不過,對於劉師傅的這種做法,我們不提倡,畢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在111路調度員范茹蘭看來,劉思榮的語音服務為更多乘客提供了方便,“我們非常肯定他這樣的做法。”車隊還有人心疼他,說他是“瓜娃子、傻兒”,他表示理解,“畢竟大家都是好心,害怕我分神出事。但是,當乘客一問我三不知的時候,肯定是我工作沒有做到位元、服務沒有做到位元。”為此,他還趁著工作之餘,經常一個人去探訪轉乘線路。“成都正處在大建設、大發展過程中,公交線路也經常在調整,我的語音服務需要跟上發展的步伐啊!”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公交近年來推廣了雙語化電子語音報站,不斷提升公交服務品質。成都現有公交司機1.4萬人左右,像劉師傅這樣在確保行車安全的前提下為乘客提醒,是對現有服務的一個延伸,成為成都的又一張城市名片。

劉思榮今年9月就要退休了。他希望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用更貼心的服務站好最後一班崗。

成都晚報記者 李晨 實習生 鐘抒邁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