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里河西走廊,積極探索楹聯文化區域一體化發展

千里河西走廊,積極探索楹聯文化

區域一體化發展

觀看甘肅地圖,有一段夾在祁連等山脈之間,狹長且直,形如走廊的地方,格外引人注目。因地處黃河之西,這段狹長地帶被稱為“河西走廊”。

自古以來,千里河西走廊都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敦煌、玉門、嘉峪關,陽關、酒泉、焉支山,涼州、出塞、甘州令,簡牘、壁畫、葡萄酒,

大漠、胡楊、左公柳……一連串的文化符號,依次勾勒出河西地區的博大精深,渾厚底蘊。

就楹聯文化來說,河西也積澱深厚。發現于敦煌藏經洞的唐代“立春之日,貼門左右”的春帖子,被認為是我國春聯發展演進的重要雛形。楹聯發展的黃金時期,從選赴西域的林則徐、左宗棠,到尋訪敦煌的張大千、于右任,再到旅跡河西的黃文中、範振緒等,都曾在河西遺留下許多經典聯語。

而涼甘崇文,代有俊彥,也不乏張澍、牛鑒、張美如、任子宜等楹聯名家。

改革開放以來,河西地區相繼成立了武威市詩詞楹聯學會和涼州、民勤等縣級楹聯團體,但是除武威以外的酒泉、嘉峪關、金昌、張掖等地,卻至今沒有楹聯團體,楹聯文化事業發展,

遇到了客觀制約。如何破解千里河西地廣人稀,聯家分散,發現組織制約較多的困局?日前,甘肅省楹聯學會經過認真考量,決定在河西地區成立推進楹聯文化區域一體發展的協作組織,使之打破河西五市地域藩籬,通過團結和帶動河西各地骨幹聯家,逐步推進各地組織建設,最終實現楹聯文化在河西走廊的繁榮興盛。

在這個思路下,日前,甘肅省楹聯學會會長辦公會議正式決定,成立甘肅省楹聯學會河西楹聯聯誼會,負責省內河西地區楹聯文化一體化推進工作。據悉,這也是我國楹聯界第一個省內區域一體化發展機構。這也是甘肅省楹聯學會考慮河西走廊特點,因地制宜的新思路、新舉措。

我們可以預見,隨著這個區域一體化平臺的建設,長期分散於河西戈壁深處、祁連各邑的楹聯家們,將以此為契機和紐帶,進一步加強聯誼,交流創作,調動大家從事楹聯活動的積極性,真正助力河西楹聯文化氛圍不斷升溫。

而這,也是“楹聯隴軍”深入推進“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大楹聯”戰略,邁出的又一個堅實步伐。

我們期待,千里河西,胡笳飛天,楹聯起舞,霓裳絢爛!

我們可以預見,隨著這個區域一體化平臺的建設,長期分散於河西戈壁深處、祁連各邑的楹聯家們,將以此為契機和紐帶,進一步加強聯誼,交流創作,調動大家從事楹聯活動的積極性,真正助力河西楹聯文化氛圍不斷升溫。

而這,也是“楹聯隴軍”深入推進“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大楹聯”戰略,邁出的又一個堅實步伐。

我們期待,千里河西,胡笳飛天,楹聯起舞,霓裳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