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了電影《摔跤吧,爸爸》,竟讓幾家人鬧翻了

週末,三個友好家庭按照慣例又聚會了,這次大家選擇的集體活動是觀看當下正在熱播的電影《摔跤吧,爸爸》。

聊電影之前,我們先讓三個小家庭出場亮相。

小張家庭,爸爸媽媽都是農村出身,現為高級白領,公司高管,小孩十歲。

小李家庭,爸爸媽媽都是上海本地人,爸爸做IT行業軟體工程師,媽媽是一個公司的財務經理,小孩八歲。

小顧家庭,爸爸媽媽三線城市出身,後來因為不滿父母的工作安排,出來闖蕩上海灘,現在創業之中,

小孩九歲。

稍等再進入話題,我們先劇透下電影情節。

馬哈威亞·辛格·珀尕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其中兩個女兒有打架摔跤的天賦和潛力,於是腦洞大開,開始教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們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儘管有極大的困難,但最終大女兒挺進英聯邦摔跤比賽並奪冠。

期間趣事多多,但也由此引發了一連串有關職業選擇、輿論、宗教等社會話題的事件。

馮小剛看了之後如是說:“夥伴們是憋著尿看完這部電影的!”

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青少處處長郭榮感歎自己看得熱淚盈眶。

我們的三個小家庭怎麼看呢?

小張家庭:傾盡一生之力,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培養成了世界冠軍,父愛如山啊!一個人兼職了父親和教練的角色,從發現女兒的天賦和潛力,到不顧世俗的反對,全力栽培女兒,走出了落後的小村莊,讓兩個女兒獲得了尊嚴,

改變了既定的生命軌跡,堪稱偉大的父親。

小李家庭:三觀不對啊,父親用“父權”干涉女兒自由,強迫她們練習摔跤,剝奪了女兒選擇人生的權利。

小顧家庭:這個爸爸怎麼能把自己沒有完成的事業夢強加到女兒身上?還強逼她們犧牲了美好的童年,因女兒稍微的反抗就剪掉了作為女性標誌之一的長髮,太暴力的父親!兒女有兒女的自由,孩子們要選擇權,不要被選擇。

看,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出身,不同的視角,就有不同的評價。但這還沒有完,三個家庭還在激烈的辯論中,誰也無法說服誰。

小張爸爸:這是經典且成功的一個職業規劃案例,從結果來看,父親收穫了夢寐以求的世界冠軍,並最終得到了兩個女兒的完全認可,電影的最後,父女三人擁抱在一起,就說明了這是一個成功的團隊,而兩個女兒不僅改變了14歲就嫁人的命運,還先後獲得國家級冠軍和世界冠軍。

小李媽媽:世界冠軍在全球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如果可行性只有1%或者更低,我們還認為這是合理的職業規劃嗎?固然兩個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也有足夠優秀的教練資源,但有天賦就一定能成為冠軍嗎?如果不能獲得冠軍,等待兩個女兒的將是何等冰冷的現實,再去嫁人還會有人要嗎?

小顧媽媽:你看這個父親,多麼殘暴啊,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把女兒仍進冰冷的河水!在訓練中,就如一個惡魔,哪有父親的親情,有的只是他自己的所謂的追求!任何一次的冒險訓練,都有可能導致女兒的夭折或者傷殘,你們不覺得結果的成功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嗎?不能因為他的固執堅持,就逼著女兒去實現他的夢想吧。

小顧爸爸:更關鍵的是,這個爸爸根本就沒有用合理的方式對待女兒,把他的夢想融入女兒的目標之中,有的只是他的不斷逼迫。女兒的妥協還是在參加了朋友的婚宴之後,一種無奈的妥協,或者說對於現實的妥協。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不去摔跤,而是把她女兒送到學校繼續讀書,難道就一定不可以嗎?平淡也是一種幸福啊。如果用近三十年的惡魔般的訓練,只為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有幾位真正愛自己子女的父親,能夠狠下心來呢?所以,這個父親是個惡魔。

小張媽媽:你們太偏激了,也太強調自我的感受了,不敢去挑戰自己!這個父親難道沒有陪著她們一起成長嗎?這個父親難道沒有給她們世界級的教練輔導嗎?你們看到了嗎,這個父親在所謂的殘暴中還是有很多溫情的,比如:把女兒成長的軌跡都編輯成紀念冊了,為了女兒不被開除,委屈地道歉,這要多深沉的愛!對女兒職業發展的實現路徑不僅設計了,而且還強力地輔導她們成功了。這些,還不能說明問題嗎?至於,小概率的問題,這個是一個相對的問題,任何目標都需要我們去克服一些必然的困難,需要我們“渡劫”,如果連勇氣都沒有,連嘗試的過程都沒有,怎麼可能會成功?挫折、挑戰,這本來就是邁向成功的必然過程!

小張爸爸:所以嘛,這位父親不僅為女兒們點撥了職業發展之路,在發掘她們的天賦之後,再給她們知識、技能和人格的教練輔導,在過程中還不斷地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短期目標,堅定中有變通,配得上現實中經典的職業規劃案例。

辯論依然激烈,但是大家都無法說服對方。

讀者朋友們,你們如何看待這部片子中的父親呢,是“暴君”還是偉大的“愛父”?您可在文尾留言欄中,把您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作者:莫揚

(中華網)

電影的最後,父女三人擁抱在一起,就說明了這是一個成功的團隊,而兩個女兒不僅改變了14歲就嫁人的命運,還先後獲得國家級冠軍和世界冠軍。

小李媽媽:世界冠軍在全球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如果可行性只有1%或者更低,我們還認為這是合理的職業規劃嗎?固然兩個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也有足夠優秀的教練資源,但有天賦就一定能成為冠軍嗎?如果不能獲得冠軍,等待兩個女兒的將是何等冰冷的現實,再去嫁人還會有人要嗎?

小顧媽媽:你看這個父親,多麼殘暴啊,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把女兒仍進冰冷的河水!在訓練中,就如一個惡魔,哪有父親的親情,有的只是他自己的所謂的追求!任何一次的冒險訓練,都有可能導致女兒的夭折或者傷殘,你們不覺得結果的成功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嗎?不能因為他的固執堅持,就逼著女兒去實現他的夢想吧。

小顧爸爸:更關鍵的是,這個爸爸根本就沒有用合理的方式對待女兒,把他的夢想融入女兒的目標之中,有的只是他的不斷逼迫。女兒的妥協還是在參加了朋友的婚宴之後,一種無奈的妥協,或者說對於現實的妥協。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不去摔跤,而是把她女兒送到學校繼續讀書,難道就一定不可以嗎?平淡也是一種幸福啊。如果用近三十年的惡魔般的訓練,只為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有幾位真正愛自己子女的父親,能夠狠下心來呢?所以,這個父親是個惡魔。

小張媽媽:你們太偏激了,也太強調自我的感受了,不敢去挑戰自己!這個父親難道沒有陪著她們一起成長嗎?這個父親難道沒有給她們世界級的教練輔導嗎?你們看到了嗎,這個父親在所謂的殘暴中還是有很多溫情的,比如:把女兒成長的軌跡都編輯成紀念冊了,為了女兒不被開除,委屈地道歉,這要多深沉的愛!對女兒職業發展的實現路徑不僅設計了,而且還強力地輔導她們成功了。這些,還不能說明問題嗎?至於,小概率的問題,這個是一個相對的問題,任何目標都需要我們去克服一些必然的困難,需要我們“渡劫”,如果連勇氣都沒有,連嘗試的過程都沒有,怎麼可能會成功?挫折、挑戰,這本來就是邁向成功的必然過程!

小張爸爸:所以嘛,這位父親不僅為女兒們點撥了職業發展之路,在發掘她們的天賦之後,再給她們知識、技能和人格的教練輔導,在過程中還不斷地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短期目標,堅定中有變通,配得上現實中經典的職業規劃案例。

辯論依然激烈,但是大家都無法說服對方。

讀者朋友們,你們如何看待這部片子中的父親呢,是“暴君”還是偉大的“愛父”?您可在文尾留言欄中,把您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作者:莫揚

(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