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深入體驗AmpliFi Mesh Wi-Fi系統

想必不少朋友在家裡使用Wi-Fi時都有這樣的痛點:Wi-Fi信號強度在家中的某些位置大打折扣,甚至出現信號覆蓋死角。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通常的方法是在信號強度偏弱的區域加裝無線中繼器、橋接或者使用電力貓。

不過使用無線中繼或者橋接會降低無線傳輸速率,而且配置起來也比較麻煩。而電力貓則會受到家中電線品質、大功率電器等因素的影響,網路不穩定的問題在所難免。那麼有沒有一種兼顧無線速率和信號覆蓋範圍的解決方案呢?答案是肯定的。這款來自Ubiquiti Networks(優倍快網路)的AmpliFi Mesh Wi-Fi系統就是這樣的產品。

AmpliFi Mesh Point HD規格參數

無線規格:同步雙頻2.4GHz(450Mbps)、5GHz(1300Mbps)

網路標準:IEEE 802.11a/b/g/n/ac

天線:三極化天線×1

最大發射功率:26dBm

無線射頻卡:2

MIMO通道數:6

尺寸:243.83mm×54mm×57.75mm

重量:224g

優點:外觀設計精巧時尚、採用Mesh網路技術、手機應用易上手

不足:不耐髒

套裝價格: 2398元

AmpliFi Mesh Point HD規格參數

無線規格:同步雙頻2.4GHz(450Mbps)、5GHz(1300Mbps)

網路標準:IEEE 802.11a/b/g/n/ac

天線:三極化天線×1

最大發射功率:26dBm

無線射頻卡:2

MIMO通道數:6

尺寸:243.83mm×54mm×57.75mm

重量:224g

顏值擔當

顧名思義,AmpliFi Mesh Wi-Fi系統就是多個元件的結合體,其基礎形態是由AmpliFi HD Mesh Router(文中簡稱AmpliFi路由器)和AmpliFi Mesh Point HD(文中簡稱Mesh擴展器)組成。本次來到MC評測室的也正是AmpliFi路由器和Mesh擴展器各一個。

AmpliFi路由器的外形是一個白色小魔方,整機尺寸為243.83mm×54mm×57.75mm,機身非常小巧。同時其機身外殼由塑膠材質打造,所以它的重量也僅有410克左右。此外,它的機身外殼塗有磨砂塗層,上手的時候能夠給人比較細膩的手感。AmpliFi路由器的機身正面擁有圓形的彩色觸摸顯示幕,

點擊螢幕還可以切換顯示時間、即時網速以及流量統計等資訊。同時,顯示幕的周圍有金屬電鍍裝飾環,提升了機身的整體質感。而在機身背面,AmpliFi路由器擁有4個千兆LAN口、1個千兆WAN口以及1個USB 2.0介面,能夠滿足家庭使用者的日常使用需求。

▲背部設有4個千兆LAN口、1個千兆WAN口以及1個USB 2.0介面

▲配件有一個電源適配器和一根千兆網線。

值得一提的是,AmpliFi路由器機身底部還擁有半透明的防滑底座,並且防滑底座內部加裝的呼吸燈也讓AmpliFi路由器的外觀更加漂亮。所以它不僅是一個路由器,

而且也能夠成為室內裝飾品。

▲機身底部安裝了半透明的防滑底座,並且其內部還設有LED燈。

至於Mesh擴展器,它可以說是一款整體設計非常新穎的產品。首先,Mesh擴展器的外殼同樣是由塑膠材質打造,並且其表面也塗有磨砂塗層。不過和AmpliFi路由器一樣,Mesh擴展器也比較容易沾上灰塵和污漬,所以在清潔有磨砂塗層的外殼表面時會稍顯麻煩。而在機身結構上,Mesh擴展器可以拆分為兩部分,上部分是信號模組,其表面裝有5顆LED指示燈。而下部分則是供電模組。

▲Mesh擴展器的信號模組和供電模組之間採用磁力吸附連接,兩個模組之間的供電和通訊也是通過磁力連接器來完成。

Mesh擴展器的新穎之處就在於,信號模組和供電模組之間採用磁力吸附連接,兩個模組之間的供電和通訊也是通過磁力連接器來完成的。不僅如此,信號模組和供電模組的連接部分還採用了圓弧形設計,其主要作用是便於使用者將信號模組內部的天線調節到信號更強的接收角度。

配置軟體簡單易用

▲AMPLIFI手機App的首頁介面簡潔明瞭,點擊路由器圖示即可對其進行設置。

相信對於路由器有一定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家長控制”是目前多數路由器都會附帶的功能,AmpliFi路由器也不例外。不過與其他路由器不同的是,AmpliFi路由器的“家長控制”功能在AMPLIFI手機App中被命名為“家庭”,並且它的設置步驟也更加簡單方便。例如想要管理家中小孩手機的上網時間,只需要創建一個群組,並點擊小孩的手機圖示即可將它添加進群組內,然後設置想要的“健康時間”便能完成設定。相比許多傳統路由器需要填寫手機的MAC位址,AmpliFi路由器的設置方式要更加簡單直觀。

▲“健康時間”的設定方法簡單直觀

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AMPLIFI手機App中也有一個比較省心的功能。例如,通過AMPLIFI手機App,我們不僅可以調節路由器螢幕和呼吸燈的亮度,並且也可以開啟夜間模式,設置螢幕和呼吸燈的亮滅時間。對於像筆者這種對睡眠環境要求比較苛刻的用戶來說,這個功能可謂非常貼心。此外,AMPLIFI手機App還有一個設備定位功能,它可以讓設備的指示燈閃爍並發出蜂鳴聲。如果我們要找到Mesh擴展器的位置,或者是需要在多個Mesh擴展器中找到需要操作的那個,設備定位功能就可以幫上忙。

▲如果家裡有多個Mesh擴展器,設備定位功能可以説明使用者輕鬆找到需要操作的設備。

內部結構設計新穎

和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路由器對比之後可以看到,AmpliFi路由器和Mesh擴展器的機身均比較小巧,並且它們的功能也比較強大,那麼它們內部採用了怎樣的構造呢?傳統路由器內部一般採用的是單層PCB板設計,元器件以及外接埠都焊接在路由器內部的PCB版上,而AmpliFi路由器內部構造的設計則比較新穎,它採用了3層式設計。其中,第一層是天線模組,安裝有三極化天線;第二層是無線模組,板載了負責5GHz頻段的高通QCA9880無線網路晶片以及負責2.4GHz頻段的高通QCA9563無線網路晶片;第三層則是有線模組,板載了來自博通的AR8327千兆有線網路晶片。

▲AmpliFi路由器內部採用較為新穎的3層PCB板設計

至於Mesh擴展器,它則採用的單層PCB板設計,同樣安裝了三極化天線,並且也板載了分別負責5GHz和2.4GHz頻段的高通QCA9880和QCA9563無線網路晶片。因此,Mesh擴展器在5GHz和2.4GHz頻段下的理論傳送速率與AmpliFi路由器保持一致,從而保證資料傳輸速度的最大化。

▲Mesh擴展器內部結構圖

傳送速率測試

AmpliFi路由器和Mesh擴展器均採用無線Mesh網路技術(我們在5月上刊有對無線Mesh技術的詳細技術解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支援IEEE 802.11a/b/g/n/ac網路標準,並且它們5GHz頻段的理論傳送速率達到1300Mbps,2.4GHz頻段的理論傳送速率也能夠達到450Mbps。那麼在實際測試中,它們的表現如何呢?我們在實測環節來一探究竟。

在性能測試環節,我們除了單獨測試AmpliFi路由器的性能之外,還會將Mesh擴展器安裝在C點所在的房間內,和AmpliFi路由器一起組成AmpliFi Mesh Wi-Fi系統,並測試了該系統的傳輸能力。

▲測試環境圖,A點為近場無障礙,B點為距離約3米隔一堵牆的位置,C點為距離5米隔兩堵牆的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我們主要考察其802.11ac的傳輸速率,因此所有的測試結果都是在5GHz連接下得來。我們選擇了兩台筆記型電腦作為測試平臺,並且還使用了在5GHz連接下擁有1300Mbps理論無線傳送速率的華碩USB-AC68作為測試使用的無線網卡。平臺1和AmpliFi路由器通過千兆有線連接,組成伺服器端;而平臺2安裝華碩USB-AC68無線網卡則與AmpliFi路由器建立無線連接,組成用戶端。測試過程中,平臺1和AmpliFi路由器固定位置,平臺2則轉換測試場地。在測試場地中,A點為近場無障礙,B點為距離約3米隔一堵牆的位置,C點為距離5米隔兩堵牆的位置。

從理論測試成績可以看出,AmpliFi Mesh Wi-Fi系統的性能表現不俗,並且在加裝Mesh擴展器之後,C點的5GHz信號強度也提升至A點的水準。那麼在實際應用中它的表現如何呢?

在同樣的測試設定下,我們測試了平臺2從平臺1上拷貝1.34GB電影檔案的耗時。從測試成績來看,在直線距離約1米的A點,兩種測試情況下的傳輸耗時比較相近,均在25秒左右;而在隔一堵牆相距3米的B點,AmpliFi路由器的單獨傳輸耗時為36秒,而搭配Mesh擴展器後則耗時33秒,平均速度約為41.6MB/s;最後在C點,單獨通過AmpliFi路由器拷貝電影檔案耗時約48秒,而通過AmpliFi Mesh Wi-Fi系統拷貝該電影則耗時43秒。總體來說,AmpliFi Mesh Wi-Fi系統和AmpliFi路由器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也值得稱讚,滿足家庭用戶的日常使用綽綽有餘。

無線Mesh網路相比WDS的優勢

1、安裝靈活,設置簡單。傳統路由器橋接或中繼對於安裝位置和線路要求較高,並且設置複雜。而無線Mesh網路在擴展時只需要電源插座,Mesh擴展器通電並進行簡單設置之後即可使用。

2、可自動切換橋接頻段。傳統路由器和中繼器之間的橋接信號頻段需要手動設置,而Mesh路由器和Mesh擴展器之間的橋接頻段會根據實際的信號強度自動切換橋接頻段,盡可能保證網路連接處於最佳狀態。

3、可以無限制擴展。傳統路由器和中繼器之間通訊會佔用固有頻寬,中繼器越多,用戶可用頻寬越少。而無線Mesh網路則不存在這種問題,因此它可以無限制擴展。

4、可自我成形和自我修復。無線Mesh網路會衡量衡量信號強度、鏈路容量、丟包率等多種指標,選擇最佳傳輸路徑。當某個擴展器停止工作,Mesh網路會為連接網路的設備自動分配其他信號傳輸路徑。

寫在最後

相比傳統路由器,AmpliFi路由器的外觀更加小巧精緻,並且它還擁有一塊顏值與實用性兼備的彩色觸控屏,放在家裡也能夠成為一個裝飾品。同時,AMPLIFI手機App的介面簡單明瞭、功能豐富,並且通過它設置AmpliFi路由器也比較簡單,新用戶也能很快上手。至於信號覆蓋範圍,AmpliFi Mesh Wi-Fi系統可謂是解決居住在大戶型、樓中樓、別墅等中高端家庭用戶的理想解決方案,使用者只需要在信號不理想的位置安裝一個Mesh擴展器,即可實現Wi-Fi信號的全面覆蓋。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目前採用無線Mesh網路技術的產品並不多,使用者的選擇面窄,價格也不夠親民,但我相信在不久之後,這種網路技術會給我們每個人帶來更加方便、流暢的上網體驗。

Mesh擴展器也比較容易沾上灰塵和污漬,所以在清潔有磨砂塗層的外殼表面時會稍顯麻煩。而在機身結構上,Mesh擴展器可以拆分為兩部分,上部分是信號模組,其表面裝有5顆LED指示燈。而下部分則是供電模組。

▲Mesh擴展器的信號模組和供電模組之間採用磁力吸附連接,兩個模組之間的供電和通訊也是通過磁力連接器來完成。

Mesh擴展器的新穎之處就在於,信號模組和供電模組之間採用磁力吸附連接,兩個模組之間的供電和通訊也是通過磁力連接器來完成的。不僅如此,信號模組和供電模組的連接部分還採用了圓弧形設計,其主要作用是便於使用者將信號模組內部的天線調節到信號更強的接收角度。

配置軟體簡單易用

▲AMPLIFI手機App的首頁介面簡潔明瞭,點擊路由器圖示即可對其進行設置。

相信對於路由器有一定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家長控制”是目前多數路由器都會附帶的功能,AmpliFi路由器也不例外。不過與其他路由器不同的是,AmpliFi路由器的“家長控制”功能在AMPLIFI手機App中被命名為“家庭”,並且它的設置步驟也更加簡單方便。例如想要管理家中小孩手機的上網時間,只需要創建一個群組,並點擊小孩的手機圖示即可將它添加進群組內,然後設置想要的“健康時間”便能完成設定。相比許多傳統路由器需要填寫手機的MAC位址,AmpliFi路由器的設置方式要更加簡單直觀。

▲“健康時間”的設定方法簡單直觀

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AMPLIFI手機App中也有一個比較省心的功能。例如,通過AMPLIFI手機App,我們不僅可以調節路由器螢幕和呼吸燈的亮度,並且也可以開啟夜間模式,設置螢幕和呼吸燈的亮滅時間。對於像筆者這種對睡眠環境要求比較苛刻的用戶來說,這個功能可謂非常貼心。此外,AMPLIFI手機App還有一個設備定位功能,它可以讓設備的指示燈閃爍並發出蜂鳴聲。如果我們要找到Mesh擴展器的位置,或者是需要在多個Mesh擴展器中找到需要操作的那個,設備定位功能就可以幫上忙。

▲如果家裡有多個Mesh擴展器,設備定位功能可以説明使用者輕鬆找到需要操作的設備。

內部結構設計新穎

和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路由器對比之後可以看到,AmpliFi路由器和Mesh擴展器的機身均比較小巧,並且它們的功能也比較強大,那麼它們內部採用了怎樣的構造呢?傳統路由器內部一般採用的是單層PCB板設計,元器件以及外接埠都焊接在路由器內部的PCB版上,而AmpliFi路由器內部構造的設計則比較新穎,它採用了3層式設計。其中,第一層是天線模組,安裝有三極化天線;第二層是無線模組,板載了負責5GHz頻段的高通QCA9880無線網路晶片以及負責2.4GHz頻段的高通QCA9563無線網路晶片;第三層則是有線模組,板載了來自博通的AR8327千兆有線網路晶片。

▲AmpliFi路由器內部採用較為新穎的3層PCB板設計

至於Mesh擴展器,它則採用的單層PCB板設計,同樣安裝了三極化天線,並且也板載了分別負責5GHz和2.4GHz頻段的高通QCA9880和QCA9563無線網路晶片。因此,Mesh擴展器在5GHz和2.4GHz頻段下的理論傳送速率與AmpliFi路由器保持一致,從而保證資料傳輸速度的最大化。

▲Mesh擴展器內部結構圖

傳送速率測試

AmpliFi路由器和Mesh擴展器均採用無線Mesh網路技術(我們在5月上刊有對無線Mesh技術的詳細技術解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支援IEEE 802.11a/b/g/n/ac網路標準,並且它們5GHz頻段的理論傳送速率達到1300Mbps,2.4GHz頻段的理論傳送速率也能夠達到450Mbps。那麼在實際測試中,它們的表現如何呢?我們在實測環節來一探究竟。

在性能測試環節,我們除了單獨測試AmpliFi路由器的性能之外,還會將Mesh擴展器安裝在C點所在的房間內,和AmpliFi路由器一起組成AmpliFi Mesh Wi-Fi系統,並測試了該系統的傳輸能力。

▲測試環境圖,A點為近場無障礙,B點為距離約3米隔一堵牆的位置,C點為距離5米隔兩堵牆的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我們主要考察其802.11ac的傳輸速率,因此所有的測試結果都是在5GHz連接下得來。我們選擇了兩台筆記型電腦作為測試平臺,並且還使用了在5GHz連接下擁有1300Mbps理論無線傳送速率的華碩USB-AC68作為測試使用的無線網卡。平臺1和AmpliFi路由器通過千兆有線連接,組成伺服器端;而平臺2安裝華碩USB-AC68無線網卡則與AmpliFi路由器建立無線連接,組成用戶端。測試過程中,平臺1和AmpliFi路由器固定位置,平臺2則轉換測試場地。在測試場地中,A點為近場無障礙,B點為距離約3米隔一堵牆的位置,C點為距離5米隔兩堵牆的位置。

從理論測試成績可以看出,AmpliFi Mesh Wi-Fi系統的性能表現不俗,並且在加裝Mesh擴展器之後,C點的5GHz信號強度也提升至A點的水準。那麼在實際應用中它的表現如何呢?

在同樣的測試設定下,我們測試了平臺2從平臺1上拷貝1.34GB電影檔案的耗時。從測試成績來看,在直線距離約1米的A點,兩種測試情況下的傳輸耗時比較相近,均在25秒左右;而在隔一堵牆相距3米的B點,AmpliFi路由器的單獨傳輸耗時為36秒,而搭配Mesh擴展器後則耗時33秒,平均速度約為41.6MB/s;最後在C點,單獨通過AmpliFi路由器拷貝電影檔案耗時約48秒,而通過AmpliFi Mesh Wi-Fi系統拷貝該電影則耗時43秒。總體來說,AmpliFi Mesh Wi-Fi系統和AmpliFi路由器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也值得稱讚,滿足家庭用戶的日常使用綽綽有餘。

無線Mesh網路相比WDS的優勢

1、安裝靈活,設置簡單。傳統路由器橋接或中繼對於安裝位置和線路要求較高,並且設置複雜。而無線Mesh網路在擴展時只需要電源插座,Mesh擴展器通電並進行簡單設置之後即可使用。

2、可自動切換橋接頻段。傳統路由器和中繼器之間的橋接信號頻段需要手動設置,而Mesh路由器和Mesh擴展器之間的橋接頻段會根據實際的信號強度自動切換橋接頻段,盡可能保證網路連接處於最佳狀態。

3、可以無限制擴展。傳統路由器和中繼器之間通訊會佔用固有頻寬,中繼器越多,用戶可用頻寬越少。而無線Mesh網路則不存在這種問題,因此它可以無限制擴展。

4、可自我成形和自我修復。無線Mesh網路會衡量衡量信號強度、鏈路容量、丟包率等多種指標,選擇最佳傳輸路徑。當某個擴展器停止工作,Mesh網路會為連接網路的設備自動分配其他信號傳輸路徑。

寫在最後

相比傳統路由器,AmpliFi路由器的外觀更加小巧精緻,並且它還擁有一塊顏值與實用性兼備的彩色觸控屏,放在家裡也能夠成為一個裝飾品。同時,AMPLIFI手機App的介面簡單明瞭、功能豐富,並且通過它設置AmpliFi路由器也比較簡單,新用戶也能很快上手。至於信號覆蓋範圍,AmpliFi Mesh Wi-Fi系統可謂是解決居住在大戶型、樓中樓、別墅等中高端家庭用戶的理想解決方案,使用者只需要在信號不理想的位置安裝一個Mesh擴展器,即可實現Wi-Fi信號的全面覆蓋。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目前採用無線Mesh網路技術的產品並不多,使用者的選擇面窄,價格也不夠親民,但我相信在不久之後,這種網路技術會給我們每個人帶來更加方便、流暢的上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