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對龍舟瞭解有多少?聽聽這2位廣州“牛人”怎麼說

今天我們要給

大家介紹兩位“牛人”

一位是拿著相機專注記錄廣州的攝影家

一位是廣府聞名的“龍頭大師”

時間軸上的點點滴滴

戳戳視頻

看看他們又會告訴我們哪些

關於龍舟的精彩事蹟呢

↓↓↓

| 時長04:59 |

https://v.qq.com/x/page/n0508i6icy5.html

攝影家說端午

專注紀實攝影的黃老師

從1986年開始

在媒體工作了25年

拍了幾萬張照片

從入行到退休

執著記錄著廣州城的變化

從黑白膠片到數碼照片

每年端午的扒龍舟活動

他從不遲到、從不缺席

見證了不少重要的時刻

比如這張1994年的照片

是黃老師在濱江路河南的高位拍攝的

時隔19年的龍舟大賽

比賽在珠江航段

看看左旁的人民橋

當年西堤碼頭停滿了很多船

充滿了時代的烙印

這樣的照片還有許多

但對黃老師的攝影生涯來說

拍過多少數量並不重要

而是那些照片背後的故事和價值

能為廣州城的變化留下多少寶貴的憑證

龍頭大王說端午

總說扒龍舟

光是龍舟上的龍頭學問就頗多

黃亦民老師告訴我們在番禺

就有一位遠近聞名的"龍頭大師"

專注做龍頭數十年

用手藝記錄了時代的變遷

今年73歲的梁鎮洪

15歲就入行做龍頭

58年究竟做過多少個龍頭呢?

用事實說話的洪叔

拿出了兩本厚厚的相冊

“龍頭”樣貌的變化

也能看出不同年代

村裡幾百年前遺留的龍頭

跟現在的龍頭就有大大不同

↓↓↓這個龍頭沒有角也沒有大牙↓↓↓

這是洪叔三十年前的複製品

為了防止原品腐爛

保留它的樣子所作

雖然洪叔已年過古稀

他每天雕龍依然一絲不苟

按照不同地方的喜好、要求

做出風格各異的龍頭龍尾

做龍頭很考驗技藝

一刀一鑿都不能出錯

否則會壞了“龍”的氣勢

(洪叔和他做的龍頭,攝影師黃亦民供圖)

這些年

越來越多的人找他做龍頭

洪叔告訴我們

改革開放以後多了很多龍船

劃龍舟的活動很興盛

表達了人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和喜愛

過來人講述

那些年他們走過的端午節

年輕人感受著

時代變遷帶來的禮物

習俗的傳承

少不了文化氛圍的傳遞

更少不了這些匠人的用心和堅持

廣府的端午

你,有什麼獨家記憶?

(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過來人講述

那些年他們走過的端午節

年輕人感受著

時代變遷帶來的禮物

習俗的傳承

少不了文化氛圍的傳遞

更少不了這些匠人的用心和堅持

廣府的端午

你,有什麼獨家記憶?

(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