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放棄“執行總裁”,他回內江帶領村民奔小康

汪東海正在辦公

他曾是某集團公司的執行總裁,

薪酬豐厚。

他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毅然放棄了在外地風生水起的事業,踏上回鄉路。

他是東興區郭北鎮青台村黨支部書記汪東海。在他的帶領下,短短一年內,青台村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凝聚力量,打造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

日前,小編在青台村見到汪東海時,他正在處理村上事務。他戴著一副黑框眼鏡,乾淨的白襯衣外套了一件黑馬褂,看起來更像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

時光回到2016年3月,汪東海毅然放棄風生水起的事業回到青台村,誓要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

剛開始,汪東海信心滿滿,他認為自己管理幾萬人的公司都得心應手,管理這個不足2000人的小村子便是小事一樁。可接手青台村之後,他的自信心很快就被現實摧毀。

汪東海剛上任時,每次組織開會,村幹部和村民積極性都不高,因為村黨組織渙散已久,村幹部的戰鬥力和凝聚力不強。

“青台村的事務繁雜,管理起來比企業難太多。”汪東海告訴記者,員工在企業裡會受利益約束,方便管理,可是同樣的管理方法在村民、村幹部中卻行不通。

思索再三,汪東海決定先抓領導班子建設,再用領導班子做好村民的工作。於是,汪東海四處取經,並召集黨員談心談話、接受黨課教育。與此同時,汪東海還帶領村幹部、黨員外出考察學習,點燃了村幹部的鬥志,他說:“不能只想著靠黨和政府的扶持,

咱們村要學著自力更生。”

班子穩固了,還需要獲得村民的支援擁護才行。汪東海天天往村民家裡跑,摸底細查了9個村小組的基本情況,收集村民的意見和問題,不到一年,汪東海就從160多斤瘦成了120多斤,身體雖然勞累,但他卻用誠意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如今,村裡開會會場紀律良好、群眾參會積極性高。

汪東海組織村民開會

齊心協力,村裡有了水泥路

青台村裡的水泥路平坦寬闊,可在汪東海剛到任時,這裡的道路很爛,村民進城都要走一個多小時才能乘到車。“坐車也十分顛簸,外地的車一般不願意走我們這條路,因為擔心損耗車子。”交通不便是青台村發展的重大阻礙。

為實現組組通公路,

消除青台村發展阻礙,汪東海多次向上級彙報,取得了上級的支持。但資金不足仍是大問題。為自食其力解決資金問題,2016年7月,村裡開始為修路籌集資金,作為村支書的汪東海帶頭捐資1萬元,黨員陳祖前也捐出1200元,村民們受到鼓舞,也紛紛捐款,可這些錢加起來離修路需要的總額還是差一大截。

於是,汪東海繼續頂著烈日,來回奔走於相關部門之間。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8月,青台村道路改建專案得到交通部門的補助和村兩委的土地整改專案支持後,終於開工了。

施工期間,汪東海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與施工方聯繫,遇到道路改建要涉及農戶土地的,他就提前去協調,村民也都積極配合道路改建工作。在修路期間,村民陳祖前不計報酬,常常到現場監督施工方進度和品質。在汪東海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嶄新的水泥路像畫布一般,在青台村緩緩鋪開,路旁還安裝起了一個個太陽能路燈。

2016年12月,路通了、燈亮了,村民的心也亮了。4公里的主幹道、3公里左右的支道都變成了水泥路,車開進來了,孩子上學、村民趕場也方便了,“以前從村裡到東興城區需要兩個小時的車程,現在從青台村到東興城區最多只要30分鐘。”汪東海告訴記者,水泥路的修建方便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也提高了外出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和外地企業前來投資的積極性。

據汪東海介紹,為完善青台村基礎設施建設,他還帶領村民將村兩委辦公場地打造成300平方米的村民活動中心,設置農民夜校、閱讀室和村兩委辦公室等。農民夜校實行多媒體教學,為種植戶普及種植技術,對村民進行法制教育,用先進典型故事、革命年代抗戰電影勉勵村民勵精圖治,奮發圖強。

打造產業支撐,帶領村民致富

完善了村裡的基礎設施,發展支柱性產業成為擺在汪東海面前的首要問題。一天,汪東海無意中發現村裡的藠頭個頭大,於是請來農業專家查看,發現青台村的土壤很適合種植藠頭,他覺得這是個商機。但村裡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小面積種植藠頭,為了讓藠頭種植形成規模,打造出本土品牌,汪東海請來農技專家對品種進行改良,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大大提高了產量。在汪東海與貴州的承包商達成合作意向後,他開始帶動村民擴展藠頭種植規模,截至2017年,村裡的藠頭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150餘畝。由於青台村藠頭個頭大、口感好,且用的有機肥環保無公害,村裡的藠頭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以前種植的藠頭一年只能賣1000多元,現在一畝就要賣6000元,我家四畝地的藠頭一年增收兩萬餘元。”青台村4組村民曾禮經告訴小編。

規模種植藠頭取得良好成效後,不少村民紛紛向汪東海表示想加入到規模種植中來。為了讓規模種植產業的效益惠及更多村民,汪東海請來農業專家考察村裡的自然條件,並召集村幹部、村民代表開會徵集意見,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學習,將市場需求、學習經驗與村裡實際相結合,制定出了因地制宜的產業結構調整方案,並成立了專合社,在全村大規模種植藠頭。

由於藠頭產業過於單一,2017年3月,青台村道路沿途的玉米地種上了4000株李子樹,為了引進先進品種,補給發展短板,汪東海讓村裡的專合社與資中縣雙河鎮一家農業公司合作,引進了12000株果苗,其中包括醜柑、血橙、不知火,在村裡發展了200餘畝柑橘產業。此外,青台村的專合社還與成都一家合作社合作,引進脆紅李3000餘株,實現規模種植100餘畝,實行“村民出土地,承包人出資金,兩委出技術”的形式,按比例分配利潤,直接惠及了幾十戶村民,還促進了本地閒散勞動人員就業。

“青台村的地形狹長,規模種植便於發展沿途觀光種植業,再以種植業帶動旅遊業。”據汪東海介紹,他還將引進更多的品種打造觀光產業,等種植業成熟後,又在果樹基地發展養殖業,提高土地利用率。

如今青台村的經濟水準顯著提升,2016年3月,青台村有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僅剩11戶。汪東海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他計畫在2017年底實現全部脫貧。脫貧只是汪東海的小目標,擁有企業家思維的他並不滿足於此。接下來,他還將與村兩委共同努力,加強政策引導,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和有遠見的商人返鄉創業,加大土地流轉力度。這樣,村民一方面可以用土地入股分紅,還可以就近打工實現增收,用產業發展帶領村民們奔小康。(全媒體記者 唐曉萃 文/圖)

終於開工了。

施工期間,汪東海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與施工方聯繫,遇到道路改建要涉及農戶土地的,他就提前去協調,村民也都積極配合道路改建工作。在修路期間,村民陳祖前不計報酬,常常到現場監督施工方進度和品質。在汪東海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嶄新的水泥路像畫布一般,在青台村緩緩鋪開,路旁還安裝起了一個個太陽能路燈。

2016年12月,路通了、燈亮了,村民的心也亮了。4公里的主幹道、3公里左右的支道都變成了水泥路,車開進來了,孩子上學、村民趕場也方便了,“以前從村裡到東興城區需要兩個小時的車程,現在從青台村到東興城區最多只要30分鐘。”汪東海告訴記者,水泥路的修建方便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也提高了外出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和外地企業前來投資的積極性。

據汪東海介紹,為完善青台村基礎設施建設,他還帶領村民將村兩委辦公場地打造成300平方米的村民活動中心,設置農民夜校、閱讀室和村兩委辦公室等。農民夜校實行多媒體教學,為種植戶普及種植技術,對村民進行法制教育,用先進典型故事、革命年代抗戰電影勉勵村民勵精圖治,奮發圖強。

打造產業支撐,帶領村民致富

完善了村裡的基礎設施,發展支柱性產業成為擺在汪東海面前的首要問題。一天,汪東海無意中發現村裡的藠頭個頭大,於是請來農業專家查看,發現青台村的土壤很適合種植藠頭,他覺得這是個商機。但村裡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小面積種植藠頭,為了讓藠頭種植形成規模,打造出本土品牌,汪東海請來農技專家對品種進行改良,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大大提高了產量。在汪東海與貴州的承包商達成合作意向後,他開始帶動村民擴展藠頭種植規模,截至2017年,村裡的藠頭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150餘畝。由於青台村藠頭個頭大、口感好,且用的有機肥環保無公害,村裡的藠頭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以前種植的藠頭一年只能賣1000多元,現在一畝就要賣6000元,我家四畝地的藠頭一年增收兩萬餘元。”青台村4組村民曾禮經告訴小編。

規模種植藠頭取得良好成效後,不少村民紛紛向汪東海表示想加入到規模種植中來。為了讓規模種植產業的效益惠及更多村民,汪東海請來農業專家考察村裡的自然條件,並召集村幹部、村民代表開會徵集意見,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學習,將市場需求、學習經驗與村裡實際相結合,制定出了因地制宜的產業結構調整方案,並成立了專合社,在全村大規模種植藠頭。

由於藠頭產業過於單一,2017年3月,青台村道路沿途的玉米地種上了4000株李子樹,為了引進先進品種,補給發展短板,汪東海讓村裡的專合社與資中縣雙河鎮一家農業公司合作,引進了12000株果苗,其中包括醜柑、血橙、不知火,在村裡發展了200餘畝柑橘產業。此外,青台村的專合社還與成都一家合作社合作,引進脆紅李3000餘株,實現規模種植100餘畝,實行“村民出土地,承包人出資金,兩委出技術”的形式,按比例分配利潤,直接惠及了幾十戶村民,還促進了本地閒散勞動人員就業。

“青台村的地形狹長,規模種植便於發展沿途觀光種植業,再以種植業帶動旅遊業。”據汪東海介紹,他還將引進更多的品種打造觀光產業,等種植業成熟後,又在果樹基地發展養殖業,提高土地利用率。

如今青台村的經濟水準顯著提升,2016年3月,青台村有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僅剩11戶。汪東海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他計畫在2017年底實現全部脫貧。脫貧只是汪東海的小目標,擁有企業家思維的他並不滿足於此。接下來,他還將與村兩委共同努力,加強政策引導,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和有遠見的商人返鄉創業,加大土地流轉力度。這樣,村民一方面可以用土地入股分紅,還可以就近打工實現增收,用產業發展帶領村民們奔小康。(全媒體記者 唐曉萃 文/圖)